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孤独症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分析及应对策略
全州特殊教育学校 林慧萍
[摘 要] 孤独症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不仅严重影响对孤独症儿童的教育训练和儿童日常生活以及日常生活技能的习得,而且可能会危及儿童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安全。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孤独症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问题是一切教育训练活动的基础。本文认真分析导致孤独症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的诸多因素和其行为背后的功能,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 攻击性行为 分析 对策
[Abstract] aggressive behavior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not only seriously affect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and children's daily lives and daily life skills acquisition, and children may be at risk to themselves or others lives. Therefore,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deal with aggressive behavior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the problem is all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ctivities. In this paper, a careful analysis led to the aggressive behavior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in a number of factors, the coping strategies.
[Key words] analysis of aggressive behavior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Countermeasures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也称儿童的侵犯性行为,是指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儿童攻击性行为常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等。有研究表明在孤独症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部分孤独症儿童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不仅严重影响对孤独症儿童的教育训练和儿童日常生活以及日常生活技能的习得,而且严重的可能会危及儿童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安全。所以对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进行有效的干预是至关重要的。
一、 孤独症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表现
孤独症儿童会无端的辱骂身边的人,会用手脚头攻击他人,咬人,以虐待他人的方式发泄情绪;当孤独症儿童的要求被拒绝或被要求做他不喜欢做的事时,他会哭闹,乱扔东西,撕毁课本,推翻课桌,板凳;当孤独症儿童寻求别人关注时,扔、摔东西,撕扯书籍、报刋等;当孤独症儿童表示接纳时,用打、抓、咬、吐、掐、踼等方式。
二、孤独症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分析
在笔者几年的学习实践中,通过调查研究和孤独症儿童及家长的交流了解到孤独症儿童出现攻击性行为的种种原因归纳起来既有孤独症儿童自身的原因,也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管理的原因。
(一)孤独症儿童自身原因
- 1 -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1.孤独症病症所致
有研究认为孤独症是由大脑的发展、神经化学和遗传因素等方面的异常导致的。 在2007年12月的《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发表了自闭症的遗传基础得到证实的文章,科学家们给出了迄今为止最有力的证据,证明了遗传基因对孤独症的成因起着关键的作用。有的研究者认为,孤独症儿童大脑中枢神经(包括前庭系统和周边神经)的感觉刺激调整功能受损,也就是脑干无法将各种感觉感受器接收并传达来的所有感觉刺激完成初步的调整作用,乃至大脑皮质无法加以统整、判断认知而做适度的行为反应,进而使儿童在新事物、新环境面前无所适从导致他们情绪的紧张。面对这种情况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孤独症儿童往往会用攻击性行为来应对环境的改变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2.缺乏沟通技能
许多孤独症儿童存在语言障碍或者无语言,同时他们又存在严重的沟通技能障碍。孤独症儿童有沟通的要求和需要,却缺乏正确的表达要求和需要的方式方法。当他们想要表达需求时,他们往往会采取他们熟悉的有问题的行为来达到他们沟通的目的。有些孤独症儿童通过自己的经验懂得,只要他们表现出问题行为如自伤行为攻击性行为时,他们就能得到周围人们的关注从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有研究表明,沟通要求常常是孤独症儿童维持行为问题的基础。某天中午,教师们与孤独症儿童在吃饭的时候,一名孤独症儿童忽然又跳又叫,又哭又闹,教师大声让其坐下,该儿童听指令坐下后,不到2秒又站起来跑到离他最近的老师那打了老师几下并把老师的碗里的火腿抢走了。原来该儿童特别喜欢吃火腿,当他看到老师碗里的火腿时就想要吃,但他又无法用语言表示,只得又跑又跳,又哭又叫,但是教师并没有把火腿给他而是让他坐下,于是该儿童就采取了更为强烈的攻击教师并抢夺火腿方式来达到满足自己的需求。
3.由于孤独症儿童自身疾病带来的痛苦与不适引发的
有研究资料表明孤独症问题与其他发展障碍儿童的自虐行为或者攻击性行为的背后,可能有着不同的生理和医学方面的问题。孤独症儿童会因身体局部的疼痛或不适而自己大打自己身体的某一部位或伤害他人。经检查这些儿童患有中耳炎或牙齿疼痛,慢性肠胃病。某天中午,睡午觉时,一名孤独症儿童忽然哭闹起来,教师过去安抚并没有效果反而被该儿童踢打。教师控制住该儿童后,检查接触儿童身体发现该儿童有感冒发烧症状。
(二)孤独症儿童家庭原因 1. 家庭的过分溺爱
许多孤独症儿童家长因为孩子的病症而自责、内疚,总觉得孩子十分可怜,应该得到比其他儿童更多的关爱,于是处处迁就、事事满足而过分保护、迁就孩子,这样一来就很容易造成对孩子的溺爱。当孩子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时,有的家长因没有妥当的方法而错误地强化了学生的不当行为。
- 2 -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2. 家庭的养而不教
抑郁在患有孤独症的孩子的家长当中很常见。有时抑郁的时间不长,有时却持续很久。抑郁的孤独症儿童家长会伤害到孩子。对于每个完全缺乏孤独症知识的家长来说,孤独症的症状既难捉摸又不容易对付。家长会因为孩子过分的奇特行为而感到失望,在感情上疏远孩子,忽视孩子的问题和特殊需求。他们对孩子的态度忽冷忽热或漠不关心。当孩子表现出攻击性时,他们往往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这就使孩子失去了控制自己攻击性冲动的机会,他们更容易培养出具有攻击性的儿童。
3. 家庭内部的不协调
由于孤独症儿童在多方面的发展都有缺陷,往往需要紧密的照顾及训练,以致令父母感到心里交瘁。此外,由于照顾他们需要很多时间,还要面对沟通障碍造成的挫败感和身心压力,有时会令主要的照顾者(多数是母亲)跟配偶或子女之间的关系紧张而易生摩擦,又孤独症儿童本身也许亦得不到兄弟姊妹的谅解,因而家中各成员的情绪和关系都会受到影响。反过来这种紧张的家庭关系又会影响到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行为,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孤独症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三)学校(康复中心)原因 1.教师素质影响
教师对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特点的不了解和排斥态度会触发孤独症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教师在教育训练中没能切实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制定训练计划、没能找到适合学生接受的教育训练方法、没能在教育训练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提出合情、合理的要求,没有密切留意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及时和灵活地更改活动内容或重新安排学习流程,减少他们因学习上遇到困难。甚至当孤独症学生出现焦虑不安自伤行为时没有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反而错误地奖励了学生的不当行为,其后果就是引起学生的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2.教师对不同儿童采取不同态度
孤独症儿童大多长相漂亮可爱,这些漂亮的孤独症儿童更容易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宠爱。而那些有攻击性行为的孤独症儿童则会令教师感到厌烦和无奈。因为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孤独症儿童需要教师具有更多的爱心和耐力,去面对和处理他们的问题行为,而教师在开始的时候往往没有那么快找到正确的有效的处理孤独症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方法。这常常会让教师感到疲惫不堪而对孤独症儿童失去信心和耐心。于是教师就会对这些存在攻击性行为的儿童采取冷漠排斥的态度。教师的这种态度反而会更容易引发孤独症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3.不合理的教学环境安排
孤独症儿童由于自身病症的特点,对教学环境有特殊的要求。不合理的教学环境安排
- 3 -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如教室的采光通风不好,教室的功能分区不够明确,周边环境嘈杂;教学没有明确的学习程序、活动模式。孤独症儿童对周围事物和环境的变化会感到困惑不解,导致他们情绪的紧张甚至会出现攻击性行为。有一段时间,笔者所在的康复中心附近在进行装修噪音特别大,一名孤独症儿童听到噪音就表现出烦躁不安,哭闹尖叫和打人的行为。
三、孤独症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功能分析
人们产生行为的根本原因是需要,应该肯定人的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有其特定的目的或动机。所以孤独症儿童表现出的种种行为问题对他们来说都是有功能和价值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行为动因,而相同的行为表现的背后可以有不同的行为功能,隐藏在行为背后的功能是错综复杂。
(一)满足沟通的要求
孤独症儿童缺乏沟通技能,当他们要表达自己的需要和要求时,只要他们表现出问题行为如自伤行为攻击性行为时,他们就能得到周围人们的关注从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二)引起社交注意
孤独症儿童社交技能缺乏,于是就用攻击性行为来引起他人的注意。就像正常儿童,在缺乏父母或老师关怀的情况下,同样会做出一些攻击性行为来引起父母或老师的注意。
(三)满足反抗逃避的要求
孤独症儿童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有时候是在教育训练中为了回避做他感到不愉快的事或感到有困难的事,或是为了从一个他感到不愉快或感到困难的环境中逃脱出去。
(四)抑制身体的不适
孤独症儿童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可能是为了减轻自己生理病症所带来的不适和痛苦。
四、应对策略
要矫正孤独症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需要分析攻击性行为出现的原因和其背后打功能采取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
(一)矫正满足沟通的要求的攻击性行为
提高沟通能力。高功能孤独症儿童表达能力较强,沟通手段和方式较多。当他们出现攻击性行为时,教师应积极鼓励他们不拘形式的将心中的感受表达出来,促使他们与人沟通,并逐步引导他们通过主观努力去解决行为问题,从而逐步达到以沟通促进情绪自我控制的目的。对于一般功能的儿童,也同样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如使用沟通板、图卡、手势以及简单字词等表达内心要求、愿望,与教师进行合理的沟通,从而以沟通缓解内心压力和不快,进而逐步控制或稳定情绪。
(二)矫正引起社交注意的攻击性行为
忽略与强化。当孤独症儿童是为了因其他人注意而出现攻击他人 咬人、打人、踢人。时,如果教师和家长急着哄他或试图抱起他等,他可能会发的更厉害。因此,在没有影响
- 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