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眉内容
111??mv2? mv12?mv1?2?mv2?2 mv1?mv1222?=5m/s ??0 v2解得:v1P2向右滑动时,假设P1保持不动,对P2有:f2?u2mg?4m(向左) 对P1、M有:f?(m?M)a2 a2?f4m??0.8m/s2
m?M5m此时对P1有:f1?ma?0.80m?fm?1.0m,所以假设成立。
?,由mgR?(2)P2滑到C点速度为v21??3m/s ?2 得v2mv22P1、P2碰撞到P2滑到C点时,设P1、M速度为v,对动量守恒定律:
? 解得:v?0.40m/s mv2?(m?M)v?mv2对P1、P2、M为系统:f2L?代入数值得:L?1.9m
1211?2?(m?M)v2 mv2?mv2222v2滑板碰后,P1向右滑行距离:S1??0.08m
2a1?2v2P2向左滑行距离:S2??1.125m
2a2所以P1、P2静止后距离:?S?L?S1?S2?0.695m
2008年(北京卷)
24.(20分)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小滑块A和B, A沿光滑水平面以速度v0与静止在平面边缘O点的B发生正碰,碰撞中无机械能损失。碰后B运动的轨迹为OD曲线,如图所示。
(1)已知滑块质量为m,碰撞时间为?t,求碰撞过程中A对B平均冲力的大小; (2)为了研究物体从光滑抛物线轨道顶端无初速下滑的运动,物制做一个与B平抛轨迹完全相同的光滑轨道,并将该轨道固定在与OD曲线重合的位置,让A沿该轨道无初速下滑(经分析A在下滑过程中不会脱离轨道),
a.分析A沿轨道下滑到任意一点时的动量PA与B平抛经过该点时的动量PB的大小关系; 页脚内容
页眉内容
b.在OD曲线上有一点M,O和M两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求A通过M点时的水平分速度和竖直分速度。
v0 A B O M D
111
24、(1)mvA+mvB=mv0, mvA2+ mvB2= mv02,解得:vA=0,vB=v0,对B有:F?t
222mv0=mv0,所以F= ,
?t
1
(2)a.设该点的竖直高度为d,对A有:EkA=mgd,对B有:EkB=mgd+ mv02,而
2P=2mEk ,所以PA 12g2v022 b.对B有:y= gt,x=v0t,y=2 x,在M点,x=y,所以y= ,因轨迹相 22v0g同,所以在任意点它们的速度方向相同,对B有:vxB=v0,vyB=2gy =2v0,vB=5 v0,对A有:vA=2gy =2v0,所以vxA=vxBvA/vB= 25 45 v0,vyA=vyBvA/vB= v0。 55 二、电场 2002年理综(全国卷) 30.(27分)有三根长度皆为l=1.00 m的不可伸长的绝缘 轻线,其中两根的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 O点,另一端分别挂有质量皆为m=1.00×10 kg的带电小球A和B,它们的电量分别为一q和+q,q=1.00×10C。A、B之间用第三根线连接起来。空间中存在大小为E=1.00×10N/C的匀强电场,场强方向沿水平向右,平衡时 A、B球的位置如图所示。现将O、B之间的线烧断,由于有空气阻力,A、B球最后会达到新的平衡位置。求最后两球的机械能与电 页脚内容 -2 -7 6 页眉内容 势能的总和与烧断前相比改变了多少。(不计两带电小球间相互作用的静电力) 右图中虚线表示A、B球原来的平衡位置,实线表示 烧断后重新达到平衡的位置,其中α、β分别表示细线OA、A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A球受力如右图所示:重力mg,竖直向下;电场力qE,水 平向左;细线OA对A的拉力T1,方向如图;细线AB对A的拉力T2,方向如图。由平衡条件 T1sinα+T2sinβ=qE ① T2cosα=mg+T2 cosβ ② B球受力如右图所示:重力mg,竖直向下;电场力qE, 水平向右;细线AB对B的拉力T2,方向如图。由平衡条件 T2sinβ=qE ③ T2cosβ=mg ④ 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 α=0 ⑤ β=45° ⑥ 由此可知,A、B球重新达到平衡的位置如右图所示。与原 页脚内容 页眉内容 来位置相比,A球的重力势能减少了 EA=mgl(1-sin60°) ⑦ B球的重力势能减少了 EB=mgl(1-sin60°+cos45°) ⑧ 页脚内容 A球的电势能增加了 WA=qElcos60° B球的电势能减少了 WB=qEl(sin45°-sin30°) 两种势能总和减少了 W=WB-WA+EA+EB 代入数据解得 W=6.8×10-2 J ⑨ ⑩ 11 ○ 12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