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现代汉语中惯用语句的隐喻特征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5 9:02: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现代汉语中惯用语句的隐喻特征

作者:马虹 朱海燕

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08期

摘要:在隐喻理论之中,将隐喻看成特定的修辞方式,其属于一种比喻的手法,隐喻也被人们称为是暗喻。在此,分析了现代汉语中惯用语的本体隐喻,探讨了现代汉语中惯用语的隐喻特征,隐喻在现代汉语惯用语中发挥的功能很多,其不仅能够让惯用语变得更为精准与生动,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推动语言不断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汉语;惯用语;隐喻 一、前言

当代隐喻理论之中所讲的认知隐喻是将隐喻看成是我们认知、行为以及语言等各项活动的基础,同时还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方式。所谓隐喻,其在本质上讲是通过某种特定事物,理解另外一种事物。按照认知语言相关理论,我们能够将隐喻看成是以下三部分组成,其分别为源域、目标域以及映射。而隐喻便是从源域到目标域对应的映射。所谓源域指的是来源于人们生活之中相关经验或者有关知识等,目标域则指的是人们较为陌生的一些知识或者理论,这些事物间经由联想都具备一定相似点,所以,将这些事物加以联系从而实现映射。 二、现代汉语中惯用语的本体隐喻 (一)将人当成是源域

在语言之中最为基本的形式便是隐喻以及逻辑,我们对于某些事物进行定义过程中,通常都会将自己当成是对其它事物进行衡量的重要参考,就好像是人类拥有“腰”,类似的山同样也拥有“腰”;人类拥有“腿”,同样桌子也拥有“腿”。这一现象便为近取诸身,这种规律也是比喻之中最为关键的取喻规律。所以,在现代汉语之中不少的隐喻均包含有非常浓郁人文内涵,将人类所拥有的一些特征应用与现代汉语之中,这样便能够把一些抽象词语内在含义能够更为浅显加以展示。

(二)将动物、植物当成是源域

现代汉语之中,将植物当成是源域的例子非常多,特备是将动物当成是源域的现代汉语词语,更是非常多。例如,由于草较为矮小,而且基本上都是贴着地面进行生长的,因此,在现代汉语之中经常将草隐喻为路,如“不吃回头草”便是隐喻“不走回头路”。而由于稻草具有特定高度,能够被拽拉,所以,当我们处在相对困难的境遇时,在看到稻草之后便像是抓住了希望,如“抓住救命稻草”便是隐喻人们看到了希望。

搜索更多关于: 现代汉语中惯用语句的隐喻特征 的文档
现代汉语中惯用语句的隐喻特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ldtj2x41n9vfqx3d4pq7px008twst015au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