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容易滞留在地表、水沟、下水道及坑凹处,并贴着地面流向远处,往往在预想不到的地方遇火引起火灾爆炸而不能及时扑救。汽、柴油的易扩散、流淌性增大了火灾爆炸危险性,还增加了人员的中毒、窒息的危险。
(5)油罐由通气管与大气相通,在油罐气相空间内,汽油蒸发与空气形成油气混合物,当达到爆炸极限范围时,遇火源(明火、静电火花、电火花、撞击火花、雷电等)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6)采用自动化仪器仪表对油罐液位及付油量进行自动控制或显示报警时,当仪器仪表发生故障,可能引发接油罐车满溢,如遇静电火花、明火等火源时,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7)汽、柴油罐通气管管口设置不合理,挥发性油气在地面或建筑物顶面集聚,达到爆炸浓度,有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
(8)油罐的焊接如存在缺陷,可能使其使用寿命比预期的要短,在预期使用寿命内,可能发生油料泄漏遇明火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9)油罐、输油管线防腐工程存在缺陷,在预期使用寿命内可能发生油料的泄漏遇明火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10)汽、柴油受热后,温度上升,体积必然膨胀,若遇容器内油品充装过满或管道输油后未完成排空,而又无泄压设施,很容易因体积膨胀使容器或管道破裂受损而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11)通气管不安装阻火器或阻火器存在质量缺陷,则起不到阻火作用,可能由于外部飞火或雷电,引发油罐火灾爆炸。
(12)油罐池、管沟内没有回填干净的沙子或者细土,如形成空洞,一旦发生油品泄漏,在空洞内可能会形成爆炸性油气混合物,检修时遇火源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13)当储油设施或管道发生泄漏,油料在防火堤内遇火源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14)管道通过法兰连接,法兰则属于易发生泄漏的设备。另外,
法兰间由于密封垫圈的原因使法兰导电性下降,因此如果不采取金属导线跨接,则不能很好地起到将输油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静电泄入大地而发生危险。
(15)凡进入塔、罐等限制性空间内进行检修、清理,若置换不彻底,氧含量降到13%~16%,有发生人员中毒或窒息的危险。
(16)由于汽油、柴油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性,一旦出现大量油品泄漏,不但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还有可能发生油品中毒事故。
A.汽、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吞咽油品可导致急性肾脏损害。吸入其雾滴或液体呛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汽、柴油及其废气可引起人眼、鼻刺激症状甚至头晕、头痛等。
B.汽、柴油的外泄,其蒸汽有可能随风四处扩散,而跑出来的油液体也可能顺地势向四周蔓延。油气密度比空气重,容易滞留在地表、水沟、下水道及坑凹处,并贴着地面流向远处,往往在预感不到的地方造成毒性危害。
(17)油罐及输油管道由于设计、制造、安装缺陷或使用不当,而使油罐及其管道破裂,油品泄漏后遇火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18)未采用除静电设施、设备或除静电设施、设备失效,产生静电火花,遇油气爆炸性混合物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19)库内消防设备、设施等配备不足,或设备、设施失效,可能在事故发生后没有得到有效的抢险控制而加大损失。
(20)进行油罐清洗作业时,由于无法彻底清除油蒸气和沉淀物,残余油蒸气遇到静电、摩擦、电火花等都会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21)电气老化、绝缘破损、短路、私拉乱接、超负荷用电、过载、接线不规范、发热、电器使用管理不当等均可能引起火灾事故。
(22)油库在生产运营过程中,除了火灾、爆炸危险性、有毒物质等危害外,还存在其它危险、有害因素,如工人巡视及设备检修等过程中存在机械伤害、触电、高处坠落等危险因素。
(23)各油库的储罐高度为一般均在10m以上,根据《高处作业分级》(GB3608-93),操作人员在罐顶进行作业属于二级~三级高处作业,有发生坠落、跌伤等危险。
(24)各油库存在机泵等运转设备,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机械伤害的危险。
(25)油库存在带电的设备、装置等,若接地或接零保护装置失灵失效时,人触及带电体漏电部位,有发生触电的危险。
(26)管线裂缝或破裂可造成油气泄漏,泄露的油气遇点火源很可能火灾。管线泄漏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A、管道材质缺陷或焊口缺陷隐患,引发的事故多数是因焊缝和管道母材中的缺陷在油品带压输送中引起管道破裂,造成漏油事故,据统计约30%管道漏油事故是由焊缝和母材缺陷引起的。
B、管道腐蚀穿孔,是由于防腐质量差,施工时防腐层受到机械损伤,土壤中含水、盐、碱及地下杂散电流腐蚀等原因导致的,严重的可造成管道穿孔,引发漏油事故。
C、管道施工温度与正常输油温差之间存在一定的温差,造成管道沿其轴向产生热应力,这一热应力易造成管道变形,弯头内弧里凹,形成折皱,外弧率变大,管壁因拉伸变薄,也会形成破裂,引发漏油事故。
D、地基沉降、地层滑动及地面支架设失稳,造成管线扭曲断裂。 E、快速开泵和停泵,或突然断电,会造成管内压力剧烈变化,产生水锤效应,对管线造成冲击,使管线剧烈振动,有可能使输油管破裂。
F、气温高引起油料膨胀,使输油管内压力增大,在有些情况下可胀破管线(特别是管道与法兰的连接处)。
G、第三方破坏,包括外力碰撞,可导致管道破裂。
H、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滑坡、塌陷、雷雨等都可能对管
道造成破坏,在雨季期间,雨水冲刷引起地面管道不均匀变形,可引发管道泄漏事故。
3.3.3付油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油库在付油作业及与其相配套的设备设施、控制系统等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主要事故为火灾、爆炸事故、车辆伤害事故、触电事故及油品中毒事故。
(1)汽车尾气带火星,付油泵防爆电气故障等均有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
(2)接油车辆违章驾驶、付油场所地面积聚油污和积水,油库内照明不好等,有造成车辆伤害事故和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
(3)付油连通软管导电性能差、雷雨天卸油或付油速度过快、付油失误等,有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
(4)库内厨房等使用的明火,遇油气爆炸性混合物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5)在接油汽车油罐气相空间内存在油气爆炸性混合物,当遇到火源时,可能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6)携带火种进入油库内,进库人员吸烟,或在库内一边进行付油作业,一边进行施工,施工产生的碰撞火花,发动机未熄火就进行付油操作,违章动火等均可能诱发油料火灾爆炸事故。
(7)付油场所、付油泵房通风不足,容易产生爆炸混合气体,遇点火源时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8)在付油过程中,如果付油设备失效或人员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油品泄漏或满溢,当人员吸入过量油品时,可能会发生油品中毒。而当油品遇火源时,则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9)发油时,若油管破裂、密封垫破损、接头、紧固螺栓松动等原因使油品泄漏至地面,遇明火即可发生燃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