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油库在经营过程中,机动车辆可能引起碰撞、碾压等人身伤害事故,若不注意,可能导致车辆伤害事故。
(11)由于油管线无静电接地连接、油罐车无静电接地或静电接地不良等原因,造成静电积聚可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12)在非密闭发油过程中,大量油蒸气从卸油口逸出,当周围出现烟火、火花时,就会产生爆炸燃烧。
(13)泄漏的油品容易造成人员的中毒窒息,如清理不及时彻底或应急措施不完善,泄漏的油品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14)发油泵房如通风不足,防火、防爆措施达不到要求,可能因积聚的油蒸气与空气混合成爆炸气体,遇火源而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15)发油泵等如因防爆性能达不到安全要求,电气线路设置不合理,可能使油品遇火源而发生火灾、爆炸。
(16)若有人在装卸油品现场吸烟或违章动火,或使用铁器和铁制工具敲击管道或阀门、设备等,或有人在有易燃液体挥发蒸气的环境中使用不防爆手机、呼机和其它电气用具,都会引起以上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燃爆。
(17)付油鹤管、连通软管及其他输油管道存在缺陷,或导静电设施失效等均可能诱发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18)付油机泵等存在缺陷,还可能导致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19)卸油泵与装油泵的操作运行中,油泵与输油管线的联接法兰、阀门等,由于使用不当、维护不好和其它机械损坏而发生跑、冒、滴、漏油现象,再遇有各种电气、雷电,静电火花或人为明火等均会发生燃烧事故,其原因有:
(20)输油泵在运行过程中会由于各种原因发生振动,若操作人员失于检查或维护保养不到位,泵体及其连接的阀门或管件会产生裂纹或密封损坏,而发生输油的跑、冒、滴、漏且气化集聚,油品或油
气混合物遇火源可能导致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
(21)操作阀门,由于长时间的开、关会使的密封间隙变大,压盖不紧,若维护不及时,输油时会发生油品的跑冒滴漏,量大时也会与周围空气混合集聚,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23)若设计有误,计算不当,选型不准,对泵的额定流量和输送管道的直径选配不当,或管道质量不好,内壁粗糙,造成输油管中的流速超过额定限速,使输油品产生静电荷,当静电荷积累到一定量,若泵体、阀门和管道无防静电接地或防静电接地装置损坏或不符合规定阻值,便会产生静电火花,如遇以上爆炸性混合气体,便会点燃引爆,发生爆炸事故。
(24)输油泵需配用电机,夜晚上班,需要照明,有时检修拆装泵体,阀门等也需局部照明,这些电气用具和线路均须是合格的防爆型的,它们的安装、使用、维护、检修均须按防爆规范要求进行,假若选用时不是防爆型,电气线路不是按防爆规范施工,则会产生各种电气火花,再遇以上爆炸性混合气体,后果可想而知的。
(25)若卸油和装油时是在雷雨天气,卸油泵房和装油泵棚无防雷装置或不在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内,防雷装置损坏或不符合规定阻值要求,则会遭到雷电的袭扰而引起燃爆事故。
3.4电气装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电气设备是油库设备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外接供电系统、配电系统、控制系统和油库防爆电气设备4部分。如油库的电气装置安装、使用及维护保养达不到安全要求,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触电事故等。
(1)油库防爆电气选型安装不规范和电线安装不符合防爆要求,易引起着火爆炸。
(2)电器设备、线路存在缺陷,使用或检修中绝缘损坏漏电,未安装漏电保护设施或漏电保护设施损坏,检修作业安全距离不够,停送电失误等均有可能发生触电危险性。
(3)接地措施失效或电器设备线路绝缘损坏,线路短路,或者没有按规定设置漏电保护器以及防爆场所电器设备、线路、照明不符合防爆要求,均有可能产生电器火花而引发火灾爆炸。
(4)如库内安装的自动温度及液位检测系统、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等未配置有应急供电电源,当因突然停电而不能运行时,发生意外后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或中毒、窒息事故。
(5)库内内燃发电机或消防泵房的柴油机的废气排出口未安装有阻火器,或与爆炸危险区域防火距离不足,可能会在其运行时,排出火星,遇爆炸性油气混合物而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6)在对库内照明设备等检修或其他高处检修作业时,若防护设施缺陷或未有防护措施等,有发生高处坠落的危险。
(7)库内变配电间与爆炸危险区域距离不足,可能因电气开关等的启动而产生电气火花,遇爆炸性混合气体而发生火灾爆炸。
3.5建构筑物及相关辅助装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建构筑物及相关辅助装置主要包括办公室、付油处罩棚、润滑油销售间、围墙、库内道路和绿化等。油库的建构筑及相关辅助装置如在设计、施工、使用及维护、保养过程中,未按相关规范进行,可能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机械伤害事故等,并在事故发生后,可能使事故后果扩大化。
(1)未按相关规范进行设计,罩棚、办公室及辅助用房采用的耐火材料等级未能满足安全要求,发生火灾时,可能造成罩棚坍塌,使事故后果扩大化。
(2)各种转动设备外露转动部位、安全防护装置不完善或操作
人员违章作业或因检修取下防护装置而未复位,人体接触运转件均有可能发生机械伤害的危险。
(3)当水封井中含有油污,在抽放至库外时,如采用排水沟排放,则可能因库外存在火源点燃油污而导致回燃。
同理,库区雨水或污水排放,采用排水沟同样存在上述危险。 (4)从业人员未经过安全培训,或未考核合格,可能会因人员失误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5)安全标志缺乏或不醒目,人为失误的可能性增大。 (6)设施维护缺陷,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或使事故后果扩大。
(7)防护墙(隔离墙)不符合规范要求,管理失误时,可能让闲杂人员随意进库动火、用火,或盗窃而导致事故发生,设备损失。
3.6人员失误和管理失误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6.1人员失误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人员失误主要发生在设计、制造、安装、维修阶段,可以称为现行失效,指由于失误或违规,措施失效,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人员失误的隐患主要包括不能执行系统要求的动作,不正确的操作性为(包括时间选择错误),或者进行损害系统功能的操作。而造成对系统进行不正确的输入可能与一个或多个形成因素(PSFs)有关,如设备和工艺的操作不合理,培训不当,通讯联络不正确等等。不正确的操作形成因素可导致错误的感觉、理解、判断、决策以及(或)控制失误,进而导致对系统产生不正确的输入。对油库来讲,对系统的不正确的输入可能导致的事故主要是泄露和火灾,而根据对油库事故原因的统计,22.8%的事故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所以在油库日常运行中要加强和完善安全管理,控制和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为失误的发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