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西 科 技 大 学 自 然 辩 证 法 概 论 结 课 论 文
航天科技发展引起对科技自主创新的深思
[摘 要]玉兔成功登月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航天技术的高精尖,这离不开中国航天研发团队的科技自主创新,科技自主创新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已被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摆在 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本文作者通过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启示出发探讨了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关键词]航天科技 科技创新 自主创新 机制
1科技自主创新的意义
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嫦娥三号“玉兔”月球车已成功着陆月球,中国成为继继美苏之后第三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更进一步证实中国航天率先从中国制造走向了中国创造,获得世界的肯定。中国航天技术获得世界的瞻仰,源自科研团队的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科技进步的 灵魂,对于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创新必须自主,然而我国很多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目前普遍偏低,缺乏竞争力弱,主要在于产品质量差、技术含量低、新产品开发慢。虽然有些企业通过技术引进等方式,促进了产业的技术改造,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缺乏核心技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对外技术依赖的程度较高等问题和矛盾在近年来开始凸现。这种现象如果不能扭转,将使得中国众多行业未来不仅面临发展权问题,还将面临生存权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克服这些困难,只有坚定地切实地实施科学发展、科技自主创新、科技创新的战略方针,这是我们解决所有问题、克服所有困难的关键。促进科技自主创新,切实增强各行业科技 自主创新能力,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这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推进我 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我国科技自主创新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 2.1科技自主创新缺乏竞争力
虽然目前我国大多数行业普遍重视科技创新,也开展了科技自主创新活动。然而,科技创新活动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及部分高新技术企业,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成为纯粹的加工制造型企业。很多企业的关键技术的开发应用水平较低,主导技术以引进和模仿为主,缺少核心技术和重要专利。产品以低技术、低附加值为主,缺少国际品牌:而高新技术产业基础相对薄弱,总体规模偏小,其新产品研制开发能力普遍不强。产业核心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2.2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各行业的部分企业由于规模小,难以承受较高的人才引进成本,也无法为科技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次对人才的认识还不到位。“重设备更新,轻人才引进,重眼前效益,轻人才培训,重市场营销,轻科研开发”的现象还较严重。目前,创新人才尤其是专门创新人才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行业的科技自主创新活动。另外,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也是妨碍企业科技自主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创新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加上研发成果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投资
- 1 -
广 西 科 技 大 学 自 然 辩 证 法 概 论 结 课 论 文
者在投入资金时犹豫不决;其次,政府对于科技创新的政策性拨款和税收优惠等外部激励机制不完善。支持科技自主创新政策的落实力度有待提高等也影响了各行业科技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2.3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到位
由于企业之间、企业与相关部门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在科技创新领域的联系、沟通与合作不足。致使科研院所项目偏重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以便提职称和申报奖励, 而与企业的市场需求难以有效对接;二是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缺乏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科研成果通过技术市场转让技术或以技术投资入股的渠道不畅,造成技术成果转化率偏低, 甚至出现“专利不少、效益不好”的局面。另外在政策指导、信息咨询、人员培训、企业诊断、融资中介、人才引进。以及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等科技综合服务方面有待进一步做深、做细、做透:科技自主创新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在专利保护、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宣传力度等都有待加强。
3促进科技自主创新的措施 3.1激发自主创新的内动力
我国多数行业目前总体技术创新力不强。 最根本的原因是人们自主技术创新意识淡薄,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不够,自我研发生产能力薄弱。核心问题是缺乏有效的面向市场的运行机制。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其根本目的是追求年润最大化,企业的营利性是其开展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因此,增强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关键是要确立企业 自主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激发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要使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体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必须实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加快企业制度创新的步伐,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
3.2完善产学研市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研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水平。从本质上讲,科技创新是一种经济社会行为,是科技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的过程,必须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成果应用的主体、研发投入的主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以创新为核心,以应用为关键,通过产学研的结合,实现三方人力、物力、财力的最佳结合和我国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 加快应用型科研设计机构进入大中型企业的步伐, 加快创新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的进程, 缩短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周期,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效益。海尔的成功,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技术创新与市场紧密相结合。张瑞敏说:“与著名跨国大公司相比,海尔的比较优势就是速度,我们会比那些老牌跨国公司以更快的速度满足市场要求。”
3.3增强自主创新的自信心
我们很多方面只是立足于跟踪模拟国外, 自主创新意识不强,自信心不足。大部分企业是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模拟仿制来发展产业的。由于市场竞争压力大, 利润率低,很多企业引进技术后缺乏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这需要企业增强 自主创新的信心,企业发展壮大后把主要精力放在掌握核心技术上,苦练内功,提高研发能力。如汽车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产业, 相当多的人对
- 2 -
广 西 科 技 大 学 自 然 辩 证 法 概 论 结 课 论 文
自主品牌的汽车没有信心,但吉利等企业靠几亿元进入了汽车制造业,实现了多项技术的突破,打破了汽车界的习惯思维,实现了多项自主创新。应当看到,我国企业在经历了引进到模仿再到自主研制,进入自主创新与开发阶段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和条件,我国企业完全有能力进行自主创新,有能力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
4科技为自主创新创造条件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由于科技自主创新需要以新技术的引进或自主开发为基础,因而科技信息是各行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前提。这些信息不仅包括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流程等信息,还包括引进技术的成熟程度、有关条件、配套能力、预期效益以及开发更新所依赖的技术标准、要求、设备、人员、成本等方面的信息。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信息也在不断更新,这就要求我们对新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信息不断地开发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是我国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流的科学研究离不开一流的科学信息,对于创新的主体来说,在创新的不同阶段,需要各类专业基础、学术论文、学术期刊、科技动态,竞争性分析、市场分析,专利申请、查新查证,统计资料等众多信息资源,可以说,科技信息为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保障作用。信息化是当代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化能促进科技自主创新、加强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创造良好效益、支撑自主研发的技术平台,借助研发信息化平台建设,提高研发效率、促使企业采取全球产品开发模式以及推动行业创新等。
5结 语
科技的发展会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而科技自主创新是一个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之源和生命线,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贯彻落实“ 科教兴国”战略。增强创新意识,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依靠科技信息支撑作用,加快科技自主创新步伐,不断提高各行业科技自主创新能,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 1 ] 孙玉涛,刘凤朝.国家创新能力成长机理研究(第一版).科学出版社.2011-6-1
[ 2 ] 王宗军.创新能力与技术战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与技术战略研究[ J ] .人民出版社.2011-11-2
[ 3 ] 余伟.创新能力培养与应用(第一版).航空工业出版社.2008-3-2 [ 4 ] 操龙灿.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及模式研究[ D ].2 0 0 6
[ 5 ] 柳宏志.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企业家经营能力与思维创新研究[ D ].2 0 10 .
- 3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