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周练(2)
一、基础知识
1.加粗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压黔境(jīn) B.雪皑皑(ái) C.千锤百炼(chuí) D.草毯泥毡(zhān) 2.对下面几句诗的韵脚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A.下、兵、明、程、神 B.明、程、神 C.兵、明、程、神 D.下、明、程、神 3.没有运用比喻的两项是( ) A.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 B.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C.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D.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4.《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中心句是( ) A.军民鱼水一家人 B.战士双脚走天下 C.敌人弃甲丢烟枪 D.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5、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瑶民(yáo) 歇脚(xī) 军阀(fá) 缴租(jiǎo) ....B.苛捐(kē) 欺侮(wǔ) 攀谈(pān) 煮粥(zhōu) ....C.盛饭(shéng) 峭壁(qiào) 骨碌(gū) 咀嚼(jué) ....D.点缀(zhuì) 澎湃(bài) 疲倦(juàn) 倾斜(qīng) ....二、各组均有一个错别字,请在错字下画线,并在括号内订正 A.悬涯峭壁 野马奔驰 酣然入梦 浑身紧张 ( ) B.不可捉摸 故弄悬虚 刺入饥骨 苛捐杂税 ( ) C.杀生成仁 勇敢无畏 大显身手 歪风邪气 ( ) D.美好景致 大义凛然 寒风凛洌 扶危济困 ( )
三、阅读《老山界》片段,回答问题。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 ,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 。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 , 像 , 。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何会“忽然醒来”?为何“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2.按原文在横线上填入语句。
3.本段文字既说“寂静”又写出许多声响,对这种写法的正确理解应是 [ ]
A.前后矛盾 B.以动写静 C.静中有动 D.动中有静
4.“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把这句话中的“又是”改为“还有”行不行、为什么?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在如此艰难的环境里,红军战士却能欣赏“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又能用耳朵来欣赏那“不可捉摸的声响”。对此,你有何感想?
6.本段文字按触觉、视觉、听觉分为三个层次,试用“||”在文中标出。 7.连用几个“像”或“好像”描写你熟悉的景物,表达自己对景物的感受。
周练(2)答案
一、 1、A 2、C 3、B 、 D 4、D 5、B
二、 A 崖 B 玄 C 身 D 冽
三、1.要点:冻醒了或是饿醒了等等,因为太疲劳,所以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2.略 3.B
4.不行。“又是”表现了声音的“不可捉摸”,反映了一种特有的自然现象和人的主观感受,改为“还有”,意味着确有几种声音,与“不可捉摸”就矛盾了。
5.要点:(1)感受到红军战土不畏艰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联系自身实际谈如何继承革命传统,发扬红军精神。 6.半夜里面??睡不着。||天上??像一口井。||上边??睡着了。 7.如:一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旁,像雪,像玉,像飞溅的浪花。
周练(2)答案
一、 1、A 2、C 3、B 、 D 4、D 5、B 二、 A 崖 B 玄 C 身 D 冽
三、1.要点:冻醒了或是饿醒了等等,因为太疲劳,所以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2.略 3.B
4.不行。“又是”表现了声音的“不可捉摸”,反映了一种特有的自然现象和人的主观感受,改为“还有”,意味着确有几种声音,与“不可捉摸”就矛盾了。
5.要点:(1)感受到红军战土不畏艰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联系自身实际谈如何继承革命传统,发扬红军精神。 6.半夜里面??睡不着。||天上??像一口井。||上边??睡着了。 7.如:一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旁,像雪,像玉,像飞溅的浪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