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污染对象的常用消毒方法
1、地面、墙壁、门窗:对细菌繁殖体和病毒的污染,用0.2%~0.5% 过氧乙酸溶液或1000mg/L~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泥土墙吸液量为150 ml/m2~300 ml/m2,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 ml/m2。对上述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 ml/m2~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min。有芽胞污染时应用0.5%~1.0%过氧乙酸溶液或3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喷洒量与繁殖体污染时相同,作用时间不少于120min。
2、空气:房屋经密闭后,对细菌繁殖体和病毒的污染,每立方米用15% 过氧乙酸溶液7 ml(1 g/m3),对细菌芽胞的污染用20 ml(3 g/m3),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加热蒸发,薰蒸2 h,即可开门窗通风。或以2% 过氧乙酸溶液(8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30min~60min。 3、衣服、被褥:被细菌繁殖体或病毒污染时,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min,或用流通蒸汽消毒30 min,或用250mg/L~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不耐热的毛衣、毛毯、被褥、化纤尼龙制品等,可采取过氧乙酸薰蒸消毒。薰蒸消毒时,将欲消毒衣物悬挂室内(勿堆集一处),密闭门窗,糊好缝隙,每立方米用15% 过氧乙酸7ml(1g/m3),放置瓷或玻璃容器中,加热薰蒸1h~2h。被细菌芽胞污染时,也可采用过氧乙酸薰蒸消毒。薰蒸消毒方法与被繁殖体污染时相同,用药量为每立方米15% 过氧乙酸20ml(3 g/m3);或用高压灭菌蒸汽进行消毒。
4、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稀薄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每1000 ml可加漂白粉50g或2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2000ml,搅匀放置2h。无粪的尿液每1000ml加入干漂白粉5g或次氯酸钙1.5 g或1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100 ml混匀放置2h。成形粪便不能用干漂白粉消毒,可用20% 漂白粉乳剂(含有效氯5%),或5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2 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h。
5、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15 min~30 min,或流通蒸汽消毒30 min。也可用0.5% 过氧乙酸溶液或250mg/L~500 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后,再用清水洗净。 6、家用物品、家俱、玩具:可用0.2%~0.5% 过氧乙酸溶液或1000mg/L~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洗消毒。布制玩具尽量作焚烧处理。
7、手与皮肤:用0.5% 碘伏溶液(含有效碘5 000 mg/L)或0.5%氯己定醇溶液涂擦,作用1 min~3 min。也可用75%乙醇浸泡1 min~3min。必要时,用0.2% 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或用0.2% 过氧乙酸棉球、纱布块擦拭。
编辑版word
8、污水消毒
疫点内的生活污水,应尽量集中在缸、桶中进行消毒。每10 L污水加入1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溶液10 ml,或加漂白粉4 g。混匀后作用1.5 h~2 h,余氯为4mg/L~6 mg/L时即可排放。
*常用消毒剂使用方法
1.漂白粉
为常用消毒剂。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其杀菌作用决定于次氯酸钙中含的有效氯的量。由于其性质不稳定,使用时应进行测定,一般以有效氯含量≥25%为标准,少于25%则不能使用。用于饮水、污水、排泄物及其污染环境,但不适宜对衣服、纺织品、金属品和家具进行消毒。澄清液:常用500g粉剂加水5升搅匀,即成10%澄清液。常用浓度为0.2%。用于浸泡、清洗、擦拭、喷洒墙面(每m2地面、墙面用200~1000ml)。 乳剂:20%乳剂用于粪、尿、痰、剩余食物的消毒。
粉剂:用于排泄物、分泌物等消毒。将排泄物1/5~2/5量的干漂白粉加入后,搅拌均匀,放置1~2小时即可。容器再用0.5%澄清液浸泡1~2小时后清洗。粉剂还可用于潮湿地面消毒,每m2用20~40g。
2.简易含氯消毒剂
次氯酸钙类:漂精片(200mg /片),漂粉精(60-80%)。
三氯异氰尿酸类:泡腾消毒片(500mg/片),能在水中自溶,使用方便;每瓶100片,有效期1年,易保存。紧急救援现场环境消毒首选。
次氯酸钠类:液体制剂,一般产品含有效氯5%,有效期3-12月。有去污效果,医院清洗消毒使用比较多。
二氯异氰尿酸钠类:粉剂,优氯净(60%以上),农用多,有机氯,溶解性好,配成消毒液用于环境消毒。
编辑版word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编辑版wor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