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评析类试题,考生可从甲、乙、丙三个同学的观点与哪种就业观相符或相违背,并要指出其具体的做法。
(2)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就“两难”问题的解决,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应如何做,本题的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有关知识,问题指向是就“两难”问题的解决,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应如何做,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政府实施就业和坚持的就业方针、企业应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等角度来回答。
5.材料一 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11月11日网络零售平台阿里巴巴集团都举行大规模的促销活动,“双11”也成为全球最大的购物狂欢节。过去的5年,中国社会零售总额涨了1.8倍,而网络零售总额则飙涨了19倍。有经济评论家认为,中国电子商务的春天已经到来。
材料二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大背景下,电商无疑是产业经济领域最闪亮的明星,越来越多传统企业开始觉醒。复杂变化的经济环境驱使着传统商家革新自身的商业模式,争先恐后地进驻电商领域。现如今的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仍处于混战厮杀的粗放格局中,怎样才能在“春天”中占得先机,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感到迷茫和无助。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和消费的知识,分析“电子商务的春天”对我国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从经营方面为传统企业摆脱“迷茫和无助”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和水平。中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提高了人们的消费水平。②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者的网购热情推动网络零售业的快速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2)①转变观念,制定科学的经营战略,革新自身的商业模式。②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依靠科技和管理,形成网络竞争优势。③在网络竞争中,诚实守信,依靠质量和信誉,树立企业形象。
【解析】本题以“电子商务的春天”和传统企业在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迷茫和无助为背景材料,从经济生 活角度设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的知识,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难度中等。
5
(2)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其从经营方面为传统企业摆脱“迷茫和无助”提出合理化建议,本题的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知识,问题指向是从经营方面为传统企业摆脱“迷茫和无助”提出合理化建议,属于建议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靠科技和管理,形成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等方面来组织答案。 6.2017年1月,《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发布,商务部预计2020年交易额将达40万亿。但 是目前立法滞后和监管空白让电子商务发展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通过电商立法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开放、共享、诚信、安全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迫在眉睫。对此,电子商务法起草领导小组组长表示:“电子商务法的核心是促进电子商务健康持续发展。电子商务立法应按照政府最小干预原则,推动实现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共治有机结合,既体现规范,又给电商创新发展留有空间。”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开展电子商务立法的必要性,并回答如何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健康持续发展。
【答案】必要性: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等弊端,需要国家通过法律手段等进行宏观调控。②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电子商务立法为市场规则提供法律依据。
措施:①国家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电子商务行业的监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 ②电子商务行业要加强自律,遵纪守法,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③消费者要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针对电子商务交易中遇到的假冒伪劣、欺骗等,要敢于维权。
【解析】本题以电子商务立法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宏观调控、市场秩序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我国开展电子商务立法的必要性,考生可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等弊端,需要国家通过法律手段等进行宏观调控;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良好的市场规则来维护,电子商务立法为市场规则提供法律依据等角度进行说明。如何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考生可从国家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电子商务行业的监
6
管;电子商务行业要加强自律,遵纪守法,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消费者要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针对电子商务交易中遇到的问题要敢于维权等角度进行说明。
【点睛】文综政治主观题解答时要有“主体”意识。一般而言,政治主观题再谈到某某事情如何看待,某某事情应该如何做时,都要考虑涉及到了哪些主体,这一点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主观题中体现的最为明显。回答经济生活主观题时,一般要考虑到的主体有:国家(政府)、企业、消费者(生产者);回答政治生活主观题时,一般要考虑到的主体有:公民、政府、人大、中国共产党、政协。
7.2015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正式施行。这是环境保护法的一次全面修订,修改和新增了一些重要内容。比如:进一步明确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规定公民应当采用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受理;针对目前环保领域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等问题,进一步加大对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企业在保护环境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环境保护法的上述修订内容如何促进企业履行环保责任。
【答案】①环境保护法的上述修订,是国家利用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体现,有利于克服市场失灵,推动企业加强 环境保护。
②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有利于引导企业加大环保科技的自主创新力度。 ③鼓励公民转变消费方式,有利于引导企业生产低碳环保产品。
④完善诉讼规定和加大处罚力度,会增加企业违法成本,承受巨大的法律风险。
改和新增的重要内容角度来分析说明: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有利于引导企业加大环保科技的自主创新力度;鼓励公民转变消费方式,有利于引导企业生产低碳环保产品;完善诉讼规定和加大处罚力度,会增加企业违法成本,承受巨大的法律风险。 【点睛】措施类主观题的解答步骤:
7
一、抓主体:
解答措施类的主观题,关键是明确措施的实施者(主体),有几个措施的实施者答案就有几个角度,在表述措施的时要以题目设置的情景,站在不同主体的角度回答不同内容,所答内容符合主体身份,一定要注意各司其职。 二、确定知识范围:
要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是从经济生活中找措施,还是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或是生活与哲学中找措施,确定了知识范围,才能找到正确的答题方向。 三、找措施:
(1)从教材中找措施。要认真回想教材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随意乱想。 (2)从材料中找措施。
①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措施
②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正确做法,那么只需要对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加以概括并且结合教材内容组织答案就可以了。
(3)从当前时政热点、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中找措施。 四、联材料
明确了主体、答题的知识范围,找到具体措施后,要联系材料,组织答案,把教材中的基本理论与题目中的实际材料相结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