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0:52:0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积极动手操作愿望 2.培养小组意识建立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辨认由多个正方体搭成的图形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课前准备:

每组四块大小相等的正方体积木、投影仪。 教学过程: 环节 情 景 创 设 问 题 探 究 与 体 验 感 悟 4.完成连一连 5.做一做 实 践 “练一练” 1.完成第一题。 1.审题。根据图形进行想象,连一连 2.发挥想象力,说一说从上面、正面、 9 / 16

教师活动 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长方体的倾听回答 三个面的名称(举起一个长方体)。可是机灵狗没学会,谁愿意教一教他? 学生活动 1.指导学生模仿书上的积木图排列, 1.观察后交流。 2.现在请一些同学来说一说,你是2.生:我是站在机灵狗的位置,看到了站在哪个位置观察的?看到的是什么形状?为什么呢? 3.发现站在其中的两个位置看到的形状是一样的。谁来说说? 3.是在上面和正面看。 4.由学生独立完成并且同桌交 5.弄清题意。搭积木,小组观察、交流。 三个横着排列的正方形。 生:我站在笑笑的位置,看到积木的上面和侧面, 生:你说得不对。图上的积木很高,笑笑根本就看不到上面 应 用 2.完成第2题 3.成第3题。 4.完成第4题。 侧面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动手操作、观察并交流。 3.(1)填图号。 (2)搭一搭。 4.动手连线。 集体交流。

教学后记: 本节课,大部分学生能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能正确指出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但要给学生提供观察、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来参与的时间不够。

第三单元 加与减

第一课 捐书活动 教材分析

教材用图表的形式呈现了两个小学捐书的情况,从而创设出“捐书活动”的情境,启发学生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列出数学问题,并独立列出算式,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并自己尝试算出得数,然后在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的方法。教材还提供了三个数连加的两种列竖式的方法,教师要进行格式的指导。

学情分析

1、 学生在一年级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运算,在本册第六单元又学习了万以内数(三位数)的加法运算。本课正是在两个知识点基础上继续学习的。

2、 大部分学生具备根据已有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利用旧知,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能独立正确进行计算。但同样也有部分学生需要进行学习后反复练习才能正确计算。

3、 在本节课中,学生能够有较多的独立思考空间,以及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学习目标

1、能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及进行简单的估算,说出估算的方法。 2、结合情境,探索三位数连加的多种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3、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0 / 16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一个问题要请教大家,你们愿意帮忙吗?我们数学经常要进行单元考试是不是,这些试卷都我们老师们轮流着自己出,自己印的哦,接下去的这个单元要轮到蓝老师去印试卷,我在想,试卷是每个小朋友都要有一份的,可我不知道我们二年级到底有多少个小朋友,但我知道我们二年级有五个班,你觉得老师大概要印多少份试卷才够呢呢?

一、提供材料 提出问题 1、出示图片:(一堆书)

师:这是什么,(书),我们学校的少先队大队部就举行为贫困地区儿童的捐书活动,这是我们学校四、五、六年级同学捐的课外书,你知道有多少本吗?(学生说)大家都说不出来吧,老师也估不出来,想知道大概有几本吗?那怎么办?蓝老师有办法啊?我去大队部去找一个人!

2、看看、说说 :找出数学信息

结果啊,姜老师给我这样一个东西,(课件出示)出示统计表:航埠小学四、五、六年级捐书活动情况统计)。

仔细观察这张表格,看看你能从中找出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汇报) 3、提出问题

师:根据以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又该怎样列式?(同桌互相先说说)反馈:直接说出问题并同时列式,其它小朋友可要注意听了,如果回答对了,请你用掌声鼓励一下好吗? 4、分类引出新问题

师:现在小朋友们提出了很多的问题,也列了一些式子,观察这些式子,哪些式子的计算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我们还没学过?

师:哦,你们同意这位小朋友的说法吗?那这些学过的算式你们都会做了吗?真的?好,那我们选取其中一个加法来算一下。算之前,老师要问一下,两个三位数相加,我们一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反馈:反馈,拿一个小朋友的展示一下。

好,看来二个三位数相加,小朋友们真得会了,那我们就把它也擦了,剩下的这是三个数……(连加) 三、解决问题 1、估算:

师:老师记性不好,谁还记得这个式子是根据哪个问题列出来的吗? 板书问题:四、五、六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师:刚才一大堆书我们大家都估不出大概有多少,因为信息不够,现在,老师给了我们这张统计表,我们能不能估一下这三个年级一共大约捐了这么多的书吗?

可能估的结果会有: 100+100+90=290

100+100+100=300

110+100+90=300 120+100+100=320

11 / 16

反馈:注意学生的讲法,并提问:根据刚才小朋友们的估算,你觉得哪些结果是少估的,哪些结果是多估的呢?

根据小朋友们的回答:我们知道,正确的结果肯定比290大,比……小,也就是在290到320之间。 2、我们刚才估算了它的大概结果,那我们把它结果大概估出来有什么用呢?(有时,不要求准确结果的,我们也可以估一个大概结果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估”的过程,得出结果的大致范围。

3、算一算:(学生独立演算)

但是,我们学校最终要把这些书捐到灾区去,那得有一个准确的数据,可不能是一笔糊涂帐是不是。 师:那你有办法算出正确的结果吗?哦,这么多小朋友都会啊,那让我们在草稿本上试着来做一做好吗? (学生独立尝试):请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在练习本上算一算。(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尝试情况,对有特点的进行收集)

如果已经有同学尝试算完了一种方法:试试你还能想到第二种方法吗?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己根据情况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3、四人小组交流:

请把你的方法在四人小组中介绍一下,来看看你组里的同学的方法跟你想的一样吗?你能看懂他的算法吗?

[设计意图]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对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进行探究。并在其中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合作学习能力。

4、全班汇报: 第一种:两个数相加

方法1、118+104+95 1 1 8 2 2 2

=222+95 + 1 0 4 + 9 5 =317(本) 2 2 2 3 1 7

师:根据题目的意思,118加104表示是四、五年级共捐书多少,再加95就表示……(请学生回答),你的方法和这个一样吗?这种计算方法我们以前学过吗?看来,有时旧知识可用来解决新问题的是吗? 方法2、 1 1 8

+ 1 0 4 2 2 2 + 9 5 3 1 7

师:你是怎么想到这种方法的?以前学过的吗?如果让它和刚才的那种方法比较一下,你觉得你的这处方法怎么样? 方法3、 1 1 8

1 0 4 + 9 5 3 1 7

师:和这个小朋友一样做法的举手,这种方法你以前学过了吗?哦,没学过也能想得到啊,还敢试一下,真

12 / 16

2020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lvox8fwfu9s4tl8lgrm6o2vt5lzqa00csw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