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历史命运》,《河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首先,因为社会主义的胜利,不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在东方俄国和中国等。其次,从敌对势力方而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打破了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进行垄断的旧秩序,必然引起帝国主义势力的惊恐万状、极端仇恨和异常激烈的反扑。再次,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之所以表现出曲折性,还由于其优越性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并受到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因而有时可能会挫伤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感情,从而影响其发展速度,甚至使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出现偏移。
——张照峰《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问题》,《济宁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清;对中国国情缺乏深刻认识;党内领导层的民主生活不正常;国际形势的严峻和历史包袱的沉重。
——郭淑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在分析这种曲折性的原因时,人们往往强调了外部因素的作用,缺乏对内在原因的探究。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内因才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这种根本原因就是事物的内在矛盾。因此,研究社会主义发展曲折性的根本原因,应当从社会主义本身的内在矛盾中去寻找。毛泽东同志早已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笔者认为,这些基本矛盾既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又是社会主义发展曲折性的内在根源。
——马尔《论社会主义发展曲折性的内因》,《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
三、如何在新的形势下,不断战胜曲折,向前发展
首先,确立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发展战略。其次,解决好与资木主义的共存、竞争问题。再次,把发展经济摆在突出位臵,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后,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间的关系。
——常卫兵《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曲折性》,《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1期
展望21世纪的社会主义发展前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首先要
9
正确认识.目前社会主义的低潮。其次,要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现状和处理好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再次,要深人研究和分析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现状,面对苏联、东欧剧变,各国共产党和左翼政党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理想和价值取向,对社会主义的看法日趋现实和成熟。最后,要充分认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对世界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李树陈《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进程的哲学思考》,《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不动摇;必须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保持高度警觉。
——裴笑冰《对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再思考》,《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第一,确立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战略。第二,努力把经济搞上去,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第三,继续探寻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统一的、固定的模式。第四,解决好与资本主义的和平共处、和平竞赛问题。
——陈剑敏《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2期
搞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有效发展生产力;必须处理好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郑健蓉《社会主义的回顾与展望》,《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2期
跟紧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主动汇人全球化潮流,抓住“后发优势”机遇不放;坚持和平外交政策,反对“西化”“分化”图谋。
——虞玲红《科学认识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曲折》,《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四、对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这个问题的哲学思考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的发展也受这一规律的制约。从对现存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实践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的前途仍然是光明的。
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但其光明的前途是在曲折的过程中实现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
10
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常卫兵《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曲折性》,《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1期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间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在曲折中前进是一条普遍规律。在世界历史上,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变革都要经过曲折、反复的斗争,每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都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的发展也是如此。 世上万事万物不可能完美无缺,尤其是新生事物,在它成长早期也难免会带上它脱胎而出的旧事物的痕迹,在它发展的各个阶段,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间题,这种问题就是事物的缺陷性。但这种缺陷性对事物的整体来说是次要方面,它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不起决定性作用,是一种非本质、非主流的方面。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新生事物也是如此。
——李树陈《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进程的哲学思考》,《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0世纪80代末90年代初,东欧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纷然易臶,苏联的解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举世瞩目的成就,都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各国无产阶级政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即,一是对待马克思主义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不能搞教条主义;二是对本国的基本国情和时代特征要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把握,对本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要正确定位;三是两者之间要有正确的结合,形成正确的路线和政策,并通过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重新认识社会主义进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许玥《谈重新认识社会主义问题的重要意义》,《昌吉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与曲折性的统一,其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而道路则是迂回的、曲折的。世界上从来没有直线前进发展的事物。自然界如此,社会生活同样如此。
——虞玲红《科学认识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曲折》,《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事物由肯定、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发展的过程,表现为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条基本规律。恩格斯和列宁把它形象地比喻为螺旋式上升。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这样一个不断扬弃、不断前进上升的过程。奴隶社会否定了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否定了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否定了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则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辩证的否定而出现。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上升的、前进的,但它发展的道路却不是直线上升、笔直前进的,而是通过迂回曲折
11
的途径波浪式前进的,有起有伏,有进有退,社会的发展也是如此。从历史上看,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变革,无不经历了曲折反复的发展过程,每一个社会制度,无不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封建制度代替奴隶制度是这样,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也是这样。例如1640年开始的英国的资产阶级苹命,到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专政的稳定,其间经历了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从1789年爆发到1875年第三共和国成立,经历了整整86年,中间交织着进步与反动、共和与帝制、革命与反革命、内战与外战、征服外国与投降外国,几经折腾,动荡不宁。就整个资本主义制度来讲,从建立到成热大体经历了二三百年时间,如果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萌发到在世界上占统治地位,则经历了五六百年,这种用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的革命,尚且经过了女如此长期和曲折复杂的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成热就更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了。
——吴开胜 余治利 杨碧刚《21世纪的社会主义仍将是一个艰苦探索曲折前进的历史进程》,《理论观察》2001年第5期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产生和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社会主义的发展也不例外。在历史上,既有巴黎公社革命的失败,也有第二国际后期修正主义的泛滥。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背景下,只有把必然性与曲折性统一起来,才能坚信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梁栋《辩证地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大趋势》,《理论与现代化》2001年第3期
(历史学院李佳整理)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