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CCNA 学习笔记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9 7:33:2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路由选择---现在分布层都是用的三层交换机,要起路由协议的,才能将下面的各VLAN连在一起,因为VLAN之间是不能直接通信的。 3、将网络划分成多个广播/组播域 4、介质转换,兼容不同的介质类型 5、提供安全性服务 6、远程接入

*路由

*工具的实现,比如访问列表、包过滤和排序

*网络安全和网络策略的实现,包括地址翻译和firewall *重分布路由协议 *在VLAN之间进行路由 *定义广播域和组播域

核心层功能

1、快速的传输数据

*在设计核心层时一定要实现高可靠性

*在设计时一定要时刻想着传输速率、核心层的延迟应当非常小 *选择收敛时间短的路由协议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NAT核心思想:将私网地址转换成公网地址。

NAT technology enables private IP networks that use nonregistered IP addresses to connect to a public network.

·私网地址范围:

10.0.0.0 - 10.255.255.255 172.16.0.0 - 172.31.255.255 192.168.0.0 - 192.168.255.255

·NAT常用于下述情形:

1.没有足够的公网IP连接到Internet 2.当更换ISP需要重新编址

3.合并两个使用重叠地址空间的内部网络 4.使用单个IP地址支持基本的负载分担

·优点:

1.节省了公网IP地址

2.能够处理编址方案重叠的情况 3.网络发生改变时不需要重新编址 4.隐藏了真正的IP地址

·缺点:

1.NAT引起数据交互的延迟

2.导致无法进行端到端的IP跟踪 3.某些应用程序不支持NAT 4.需要消耗额外的CPU和内存

NAT的三种实现技术:

·使用NAT做地址转换时,可以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

1、静态:内部地址被预选映射到指定的外部地址,内部地址和外部地址是一一对应的。

2、动态:内部地址可以使用地址池中的外部地址。多个内部地址共享几个外部地址。

(内部=私网) (外部=公网)

3、PAT(Port Add translation):多个内部地址共享一个外部地址,通过 端口号多路复用。

<静态内部源地址转换>

1)配置IP地址,将R2变成PC机(no ip routing),做为内部服务器使用

2)在R1上定义NAT的内口/外口 interface Ethernet0/0

ip address 12.1.1.1 255.255.255.0 ip nat inside

interface Serial0/1

搜索更多关于: CCNA 学习笔记 的文档
CCNA 学习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lyvc0on9y1xkfw974s0_1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