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中应用微生物水质改良剂试验
李雄辉陈海冲区维林
(广东佛山市高明区水产技术推广中心528500) 一
,试验场地的选定
在荷城,西安,更楼三个镇(街道)选定一些养殖规 模较大,管理技术水平较高的鳜鱼场和罗非鱼场.主要 试验场地池塘总面积18.4亩,分3个试验场:张学名优 示范场,西安塘肚鳜鱼场和更楼平塘罗非鱼场.每个试 验组设2口同一主要养殖品种的塘:其中1口使用”金葵 子”水质改良剂试验塘(简称金葵子塘)和1口对照塘. 试验品种有红罗非鱼和鳜鱼.试验时间为2003年10月到 2004年6月,共8个月. 二,试验方法
1.试验池塘的要求要求有机肥在投放入塘前用 生石灰发酵处理过,杀灭有害生物和降低耗氧量;饵料 鱼在投放入塘前进行消毒工作,杀灭细菌和寄生虫.确 保不因有机肥,饵料鱼而带进外来有害生物,以至突发 疾病使用药物,影响微生物制剂的效果.
2.微生物制剂的用法用量首次使用先将池塘水 消毒杀菌,清除其它占优势种群细菌,消毒后2~3天待 药效消失就进行微生物制剂全池泼洒.在晴天上午,使 用微生物制剂时摇匀后对鱼塘水20倍容积,全池泼洒, 配合开增氧机1小时.首次使用微生物制剂加大约一倍 用量,以后每15天左右泼洒一次,根据养殖密度和水质 情况适当增减.其中”金葵子”水质改良剂首次用量为 4千克/亩,以后每次用量为2千克/亩.
3.水质分析方法定期对鱼塘水质使用9804系列 多参数水质现场快速分析测量仪进行现场测定pH值,溶 氧,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
4.日常管理坚持每天早,午,晚巡塘,观察天
气变化,鱼的活动情况和池塘水质变化,以及检查鱼的 吃食和病害情况,及时调整好饲料质量和数量,晴天中 午开增氧机1~2小时,定期抽样测定鱼的生长情况,并 做好塘头记录.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
1.光合细菌在池塘中的效应期变化由于微生
物是靠其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对有机物,铵盐等利用来净 化水质的,只有当菌体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净化效果 才会比较明显,因此生物作用效果短期内不明显,一般 使用后第三天见有效果,到第八天达到高峰期,之后逐
渐下降,15天后失效.光合细菌对温度适应范围较广 (10~40℃),以25~30℃为最适生长温度.当光合细菌 在池塘中形成优势种群后,就能够大量利用氨氮,亚硝 酸盐,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特别是在长期阴雨多云,水 温较低的天气(3,4月份),与对照塘比较,其稳定水体 的效果更加明显.
2.使用微生物制剂后,池塘水体的改良情况 (1)水体稳定性.鳜鱼试验池塘进行清塘消毒后, 只施放了一次基肥来培育水色,实行封闭式养殖.成鱼 养殖期间,使用了微生物制剂的试验塘水色青绿或黄绿 色,水体pH和溶氧含量比较稳定.试验期间早上9:o0 左右测定水质时,水体的pH值维持在6.84以上,溶氧含 量维持在3.88毫克/升以上.另外,试验塘出现过水体 短期黄浊的现象,是由于当时养殖密度高,并且投放了 大量饵料鱼的缘故.而对照塘的水色暗绿,水体的pH值 和溶氧含量受天气影响而变化大,pH值最低在6.75,溶 氧含量最低在2.91毫克/升,必须依靠长时间开增氧 机,少量多次换水和适量施肥来调节水质. (2)水体有毒物质含量.据现场水质分析仪对池塘 水质长期测量的数据分析可知:坚持长期使用微生物制 剂后,池塘的氨氮含量下降可高达94%,亚硝酸盐含量 下降可高达95%,长时间维持在安全浓度范围内(氨氮含
量≤0.6毫克/升,亚硝酸盐含量≤0.2毫克/升)的较低 水平.而对照塘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升高,虽然 通过多次少量的换水可以降低其含量,但随着塘鱼的粪 便,剩饵,生物尸体等有机物的积累和水体溶氧不足时 的不完全分解,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也就回升. (3)池塘底质.池塘抽干水捉鱼时,我们发现使用 了微生物制剂的塘底表层淤泥呈黄褐色,而对照塘的塘 底淤泥呈黑褐色.这说明微生物制剂的确能够生物降解 池塘底层的有机物(剩饵,粪便,生物尸体等),降低了 化学耗氧量,相对增加了水体溶氧.另外,更楼镇平塘 村的罗非鱼养殖场一直实行鱼猪立体式养殖,使用有机 肥作为红罗非鱼的饲料.试验前池塘水体较肥,每天都 发生红罗非鱼浮头现象,使用微生物制剂后底质得到改
良而不再有浮头现象发生.平均每天少开了2.5小时以 上的增氧机,而且换水也减少. 3.使用光合细菌后,塘鱼的生长情况 (1)生长速度.本次试验表明:使用微生物制剂 后,鳜鱼对饵料鱼的利用率提高,早批鳜鱼摄食鲮鱼的 饲料系数为3.3,晚批鳜鱼摄食鲮鱼的饲料系数为4.3, 比同期对照塘的鳜鱼饲料系数降低0.5以上. (2)病害防治.根据养殖户反映,使用微生物制剂
可以解决因水质差引起的鳜鱼闭口不摄食问题,而且病 害的发生也比对照塘和其它养殖场大大减少,期间只发 生过因饲料鱼带进的少量寄生虫感染而造成的病害,但 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后迅速痊愈.这也就解决了以往 因为大量使用药物引起的药物残留问题. (3)成活率和产量.使用微生物制剂后,早批鳜鱼 的成活率提高8%,亩产量提高61千克;晚批鳜鱼的成活 率提高7%,亩产量提高36.5千克.红罗非鱼的成活率提 高不明显,但亩产量提高32.5千克. 4.有利于罗非鱼安全越冬2004年春节以来, 我区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天气,使池塘水温大幅下降,以 至池塘中下层水温一度降至6~C,造成各镇(街道)罗非 鱼大量死亡,养殖户经济损失严重.然而,我们发现在 更楼平塘村鱼猪综合养殖的罗非鱼场,其试验塘里的红 罗非鱼(比一般罗非鱼更怕寒冷)安全越冬,而旁边的对 照塘却冻死了2000多千克罗非鱼. 5.对养殖成本与效益的比较分析
(1)鳜鱼池塘.西安鳜鱼场和名优示范场养殖效益 统计见表1:①使用光合细菌后平均每千克鳜鱼的药物 费用仅仅是0.04元,平均每千克鳜鱼的微生物制剂费用 也不No.40元,而不使用光合细菌的鳜鱼池塘每千克鳜 鱼药物费用一般在0.7元以上.②饵料系数降低0.5,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