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丙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则甲的名称为_____,乙一种单质,若乙六、实验题
25.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丙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2)如果乙是一种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则甲___________(填“肯定”或“可能”)是
丙的反应现象之一是黑色变成亮红色,则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1)若在实验室中制得一瓶二氧化碳,你选择的反应原理是(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 (2)装置F中可以盛放试剂__________,用来检验二氧化碳,装置F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欲制取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在F中放入__________,需要的装置顺序:_____→_____→____。(填装置字母)。 七、计算题
26.如图是已破损的维生素C(简写Vc)说明书部分信息。已知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请回答:
(1)Vc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 (2)Vc的化学式为_____;
(3)V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4)小辉的妈妈每天服用该Vc片剂,小辉建议妈妈可食用西红柿来代替Vc片,若100g西红柿含Vc30mg,则小辉妈妈每天要食用西红柿_____g即可达到服用上述Vc片的效果。 八、科学探究题
27.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做探究酸、碱、盐化学性质的实验。如图所示是张南和小岗两位同学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张南同学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小岗同学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②_______。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张南和小岗两位同学实验后的两支试管的溶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倾倒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现象,张南和小岗两位同学想探究此烧杯中溶液溶质的成 分,并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张南同学猜想溶质成分是Na2SO4、NaCl 小岗同学猜想溶质成分是Na2SO4、NaCl、Na2CO3
小棒同学猜想的溶质成分是Na2SO4、NaCl、NaOH、Na2CO3 你的猜想是①______。
张南猜想的理由是②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1)小岗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取烧杯中溶液样品(以下简称“样品”)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的现象。他由此得出自己猜想正确的结论。请对小岗同学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进行评价③______。
(实验探究2)小棒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取样品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无色酚 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他由此得出自己猜想正确的结论。
(评价与交流)张南和小岗两位同学经过讨论,觉得小棒同学选择试剂不正确,即不能得出 正确的结论。
张南、小岗、小棒三位同学经过讨论,决定进行另一项验证实验,实验由张南操作。 (实验探究3)张南同学取小棒同学实验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先向此溶液中滴加足量的④
________(填化学试剂),出现了白色沉淀的现象,溶液仍为红色,过滤,再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了明显现象,得出样品含有Na2SO4、NaCl、NaOH、Na2CO3的结论。
(反思与结论)通过实验探究1和实验探究2得出的经验是:用化学实验的方法验证物质的成分时,若所加试剂与一定存在的物质和可能存在的物质反应产生相同的现象或所加试剂与⑤______,不能验证溶质的成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二、多选题 题号 答案 三、填空题
21.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分子(微粒)之间有间隔 NaOH 22.Mg2+ Na2SO4 +4 6个氨分子 H2O
16 17 18 19 20 BD AC AC AD C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C B A D D C A B C A C D D D 四、推断题
23.2KClO3五、流程题
24.蒸发 熄灭 淡蓝色 大 B 过氧化氢 分解反应 可能 C+2CuO六、实验题
25.CaCO3+2HCI=CaCl2+H2O+CO2↑ 氢氧化钙溶液或澄清石灰水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浓硫酸 A F D 七、计算题
26.3:4 C6H8O6 40.9% 200g 八、科学探究题
27.2NaOH+CuSO4=Cu(OH)2↓+Na2SO4; 无色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Na2SO4、NaCl、NaOH; 张南实验中的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可溶性硫酸钠,小岗实验中的氯化钡和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可溶性氯化钠,硫酸钠和氯化钠不反应,所以二者的混合溶液中只有氯化钠和硫酸钠; 不准确,若溶质的成分是Na2SO4、NaCl、NaOH,加入的BaCl2溶液和Na2SO4溶液反应也会产生白色沉淀;(或不准确,Na2SO4和Na2CO3溶液都能和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由于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有硫酸钠,所以无法证明是否有Na2CO3。) 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或氯化钙溶液或硝酸钙溶液) 两种(或不同种)可能存在的物质反应,产生相同的现象。
2Cu+CO2↑
2KCl+3O2↑ S+O2
SO2 2O5 3Fe+2O2
Fe3O4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CO、H2的化学性质相似,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因为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不能用清洁球经常用力擦洗铝制炊具 D.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
2.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一氧化碳从氧化铁中还原出铁,所以冶炼金属一定要用一氧化碳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所以隔絶氧气和水一定可以防止铁生锈 D.化学反应通常有能量变化,所以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
3.面值100元新版人民币上的数字“100”采用光变色防伪油墨印刷,垂直看为绿色,倾斜看为蓝色。在防伪油黑中含有MgF2,其中F的化合价是( ) A.+1
B.+2
C.-1
D.-2
4.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红磷的用量对测定结果有影响 B.若测定结果偏小可能是装置气密性不好 C.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D.可以用铁丝代替红磷完成实验
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红磷燃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