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计算模型
4.1单元与节点
计算模型中全桥共划分为61节点,58个单元。确定计算模型时主要根据主桥梁段划分情况来确定,每一悬浇段为一个单元。施工阶段分析考虑挂篮移动,混凝土浇注,预应力钢筋张拉以及施工临时荷载的变化等。 0号梁段长2m,两个“T构”的悬臂各分为9段梁段,累计悬臂总长38m。全桥共有一个2m长的主跨跨中合拢梁段和两个2m长的边跨合拢梁段。两个边跨现浇梁段各长4m,梁高相同。
4.2预应力体系
纵向预应力钢束共设置了顶、底板束和腹板束,采用Strand1860钢材,设计张拉应力1395Mpa.
部分预应力筋如图
顶板横向预应力沿轴线每60cm布置一束,钢束均采用φ15.24-3钢绞线,设计张拉吨位586kN,用扁锚体系锚固,采用两端张拉方式,竖向预应力钢筋采用φ32的精轧螺纹粗钢筋,设计张拉吨位为673kN,采用梁顶一端张拉方式锚固。
5 / 18
5.施工阶段模拟
桥箱梁按两个“T”对称悬臂浇筑施工,0号梁段采用搭设托架现场浇筑完成,其余梁段采用挂篮悬臂浇筑,两边跨各4m现浇梁段采用搭设支架现浇,边跨合拢段长为2m,中跨合拢段长为2m。全桥共分为26个施工阶段。
悬臂法(FCM)的施工顺序一般如下:
施工桥面 布置永久支座,张拉下部钢束 施工合龙段(Key Seg.) 施工边跨(FSM工法) 施工完第一中间跨,移动挂篮 移动挂篮到下一个桥梁段 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张拉钢束(需两天) 拼装模板,布置钢筋和钢材(需五天) 在零号块上布置挂篮 架设零号块的临设并设置临时固结措施 分阶段施工下部工程 施工下部工程 同时进行 制作及拼装挂篮
收 尾 6 / 18
具体施工顺序为: 浇注桥墩
浇注0#块,张拉预应力筋,加挂篮
7 / 18
浇注1#块,张拉预应力筋,移动挂篮
浇注2#块,张拉预应力筋,移动挂篮
挂篮待前一块浇注完毕并张拉预应力筋后,向下块移动。8 / 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