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整理)人工培育鳝种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6 3:35: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精品文档

人工培育鳝种

(一)鳝种池的选择

鳝苗经过25~30天饲养后,鳝体粗壮活泼,体长可达30~40毫米,此时的小鳝应世时分养,才能促使其生长发育,提高成活率,达到预期的口的。鳝苗的摄食量存在差异,且鳝苗个体问存在着互相残杀现象,个体大的可能会咬伤或咬死个体小的,有时还会直接把小些

的吞食。所姒,人工养殖黄鳝,最好把大、中、小不同规格的个体分池饲养。在转池前,要认真选择鳝种池。 1、鳝种池的大小

以选择面积15—20平方米、池浑50—60厘米、水深20~5厘米的池子为佳。最好是东西走向,长和宽之比为3:1或2:1。 2、鳝种池的位置

要选择避风向阳,交通便利,靠近无污染的新水源,池子有自然落差,池水能排能灌,不需用电力抽排水的位置。这种环境对鳝种运输和改善水质均有利。

3、鳝种的质量

黄鳝具有特殊的逃跑功能,所必池壁要坚实,最好用砖砌,池底用三台土或水泥抹面。池底要保留5~10厘米厚的消过毒的淤泥,池壁的高度要超过最高水位30-50厘米,以避免鳝种遇洪水或暴雨时溢漫而逃逸或池埋倒塌。鳝种池要做到不渗水、不漏水,以确保池水一定肥度,促进天然饵料繁衍,为鳝种提供天然活饵。 (二)鳝种密度与分池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密度投放

鳝种的密度应根据池子大小、自然水源、饲肥来源、经济状况、养殖技术以及管理能力来定。密度过大,活动空间过小,鳝种生长相对慢些,成活率会降低;反之,密度过小,即使鳝种生长较快.但浪费水体,增加牛产成本,犀终影响经济效益。生产中,如各方而条什均具备,每平方米水面投放鳝种最佳尾数是150到180尾,最多小超过200尾。同个池子同时间放养鳝种的规格应一致,一旦规格相差过大,将会出现大吃小现象。 2、分池

分池最好在傍晚人工投饲即鳝苗集中摄食时进行,用细密捞网将身体健壮、抢食能力强昔捞出,过数后放人新的培育池中饲养。养殖池般分亲鳝繁殖池、曲种培育池和成鳝饲养池三大类型。亲鳝繁殖池和成鳝饲养池可以以合并轮用。在成鳝产卵孵化期间.最好在池内投放一些柳树须根作黄鳝的产卵巢,让成熟的雌鳝在须根上产卵,待卵子孵化出幼鳝以后,再把幼鳝一并用细网眼的网捞取出,经过数后故人另外小池中单独培养。繁殖池和饲养池主要靠人工投喂饲料,要与苗种池严格分开;可以肥水为主,培育水质,生产大量水蚤和其他水生生物,为鳝种提供适口的天然生物饵料。

(三)饲养管理

l、喂养

分池后的鳝种饲养方法与鳝曲阶段相似,但饲料颗粒可大磐,同时可逐渐引诱其摄取一些活的饵料。一般当天转池的鳝种小要喂,待第二天爿开始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投喂饲料。投喂时,最好先喂些生蚯蚓、蝇蛆、粉末状的配合饲料;随着鳝体的增大,可喂些煮熟的米糠、麦麸、瓜果、菜屑、米饭等酸甜食物及动物血粉拌和的混合饲料。后期喂地小蚯蚓、小蝇蛆和剁碎的动物内脏等,或把这些鲜活饲料打戚浆,与鳗种配台饲料搅匀后投喂。投喂量是鳝种体重的8%~lO%,每天分上、下午各喂1次(上午8-9点钟,下午2-3点钟)。鳝种经过30-40灭的饲养,体长可达55—60毫米。为了提高鳝种规格,还可再进行次分养,每平方米水面按80~100尾投放,这时可以投喂更大些的蝇蛆、蚯蚓及其他动物饲料,也可单投鳗种的配合饲料。鲜

活饲料日投喂量占体重的6%~8%,其中配合饲料占2蹦~3%,上、下午各投喂1次。在饲养阶段要常向池中加注新水,使池水保持黄绿色,并要做好鳝种阶段的疾病防治工作。经过几个月的精心饲养,到年底体长一般都能达到120-200毫米,体重5~10克,最大可选20克左右。

2、调节水质

黄鳝同多数鱼类一样,都喜欢生活在清浩、囊活和含氧丰富的水体中。为了保证鳝池有一个良好的水质环境,应泼人为调节鳝池水质。从鳝苗到鳝种,需每隔5~10天加注1次新水,每移:为2~3厘米;酷暑季节每隔3~5天加注1次新水,每次加水5~10厘米。鳝池加水要分改进行,这样不仅有利于改善水质,扩大黄鳝的生活空间,增加池水溶氧量,也有利于鳝种的生长发育。加注新水时,最好选择在晴天水温较高时进行。应采取量少勤灌的注水法,加注新主要分散,且时间要缩短,以防小鳍长时问顶水而消耗能量,从而影响鳝种体质和冲浑池水。为r改变鳝池水质,还可在鳝池中放养一些漂浮性和挺水性高等水生植物(如水浮莲、水葫芦、蒲草等);还可在鳝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池中投放少齄滤食性鱼类(如白鲢、花鲢等),它们可直接摄取水中的浮游生物,从而达到挣化水质的目的,为鳝种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3、控制水温

每年的7~9月份天气炎热,自然露天的浅水池子的水温有时可升到38—40℃,最高可达到45℃左右;为了预防鳝池水温过高引起鳝种被捷伤或烫北,可在鳝池山用1/3或l/2面积的水体放养一些水生植物,如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蒲草、莲藕、菱白、,水芜萍、水浮萍等,以起到遮挡阳光、降低水温和泥温、保持池中土质松柔和空隙度、调节池水酸碱度的作用。蒲草、茭白还可给黄鳝创造自然穿游的环境,消除体表黏液,加快其生长速度。平时鳝池水深应保持在10~1 5厘米,在盛夏高温季节,水位要加探到20—21厘米,并要常加清凉的水(井水最好,但一次不要加过多,避免黄鳝困水凉而感冒)。也可在鳝池中放些树墩、大瓦片或大石块t以利黄鳝栖息避暑。还可在鳝池周围栽些火叶树小,或栽些扁豆、丝瓜、葡萄,人工搭槊让淇攀爬遮阳,起到降温作用。总之,要人工采取不同的降温方法,把池水温度降到25-28'C最为理想,促使黄鳝小夏眠而延 4、日常管理

实践中,培育鳝种就如同培植农作物小秧苗一样,贾格外精心,不得有拄毫麻痹松懈思想。黄鳝苗种幼小且嫩弱,抵抗力差,对外界不良自然条件适应性差。只有加强日常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才能确保鳝种健壮,提高鳝种成活率。要确保饲料新鲜、适量。4-6月份和9-10月份的天然水温特别适合黄鳝摄食,应注意加大投饲量,进行强化培育,尽量满足鳝科食量的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需要。在饲养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坚持“精养、细喂、勤管”。鳝池要定期加换新水,确保池水新鲜,使池水保持肥、嫩、活、爽,以保证鳝种发育成长。

日常管理中,除上述事项外,还要坚持经常巡池,细心观察黄鳝捅食动态游动状况和生长情况。在夏、秋两季,每当遇到气候突变、天气闷热、气压低下时.,更更加提高警隔,增强责任心。一旦发现鳝种出穴,竖起身体前半部并把头伸出水面,即证明池水已缺氧,必须及时加注新水。要经常清除池中过多的野杂草和污物,以利鳝种生长发育:中午和晚上巡池时,要注意鳝种活动和撮食情况,如发现不讵常现象应立即采取措施,做到有病及时治疗,把损失减到最小限度。

精品文档

搜索更多关于: (整理)人工培育鳝种 的文档
(整理)人工培育鳝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m4tg5239c6i8ss1c8w102tjb2iy3i014k8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