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十课第一框懂得犯罪后果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4:43: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第四单元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 第十课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第一课时懂得犯罪后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犯罪的危害与主要特征,知道刑罚的种类,理解刑法打击犯罪的意义。

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树立犯罪是最严重的违法行为的意识,自觉守法,以守法为荣、以犯罪为耻。

3、运用目标:培养明辨罪与非罪的能力,用所学知识分析犯罪的危害,远离犯罪。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犯罪的主要特征。

难点:理解刑法打击犯罪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案例探究法、情景表演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四、教学资源

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P103~109;《教师教学用书》P128~140相关内容;《学习指导》P46~60相关内容;PPT课件。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资料;印发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选);指导学生根据主要剧情排练情景剧“拦劫”。

学生:提前阅读教材有关的案例与材料;排练情景剧“拦劫”。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教学内容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1)复习违法的含义与种类。 (2)案例导入。 2.教师活动

(1)复习提问: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分几类?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凡是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包括违宪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用PPT出示)

(2)请学生上台表演情景剧“拦截抢钱”,用PPT出示主要剧情:“这是我的地盘,赶紧把钱拿出来,不然有你的好看。”边说边举起手中的刀和仿真枪。不到18岁的王欢和自己的三个伙伴,组成了一个小团体,除去上网外,他们就是在距学校门前一百多米处拦截学生要钱,不给就打,甚至动手搜身、抢夺。一旦上网将抢来的钱花尽,他们便又开始针对学生下手。 提出问题:王欢与伙伴的行为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有什么特点?要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在学生表演、讨论的基础上,归纳:王欢与伙伴的行为是抢劫,是犯罪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用PPT出示) 板书:懂得犯罪的后果。 3.学生活动

(1)用第九课所学习的知识回答问题,温故而知新。 (2)表演与观看情景剧“拦截抢钱”,讨论、回答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研习新课(29分钟) 第一目:了解罪与罚。(19分钟) 1.教学内容

(1)犯罪的概念、特征。 (2)刑罚的概念、种类。 2.教师活动

(1) 探究活动一:小凡盗窃。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03活动框中的案例,思考、讨论PPT出示的问题:小凡的盗窃金额并不大,却被判了刑,原因何在?究竟什么样的行为才能构成犯罪?犯罪的危害性有哪些?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分析指出如果仅凭盗窃数额,小凡不应该构成犯罪,但是,小凡盗窃了残疾人的财产,造成了导致残疾人双腿截肢的严重后果,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符合犯罪的特征。由此可见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用PPT出示),犯罪是最严重的违法行为,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着严重的危害。用PPT出示下图:

(2)探究活动二:犯罪的特征。

指导学生逐一阅读教材P104~105的正文、链接、点评、活动框的内容,思考、讨论PPT出示的问题: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用图表归纳犯罪的特征。

接着请学生阅读教材P105活动框的内容,就“伟海父母的行为有社会危害性吗?法院的判决正确吗?为什么?”展开辩论,并进行引导,最后总结指出,“大义灭亲”行为虽然从表面上不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甚至具有“亲社会性”,但刑法仍然认为它具有社会危害性,将它作为犯罪处理,原因在于我国法律不承认“家法”,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私自处死他人;行为人对违法犯罪的亲属,私自处死同样构成故意杀人罪,但量刑时可以从轻处罚。(用PPT出示) (3)探究活动三:刑罚的定义、特点和种类。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06刑罚体系图、正文和链接,展开讨论,了解刑罚的定义、我国刑罚的特点和种类,并认识到刑罚较之其他处罚法具有最大的严厉性,是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它不仅可以剥夺罪犯的财产和资格,还能限制或剥夺罪犯的自由甚至生命。(用PPT出示)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重点讲解刑罚中的主刑。用PPT出示下图: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4)板书:罪(同时板书犯罪的定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当罚性;罚;含义、特点、种类。 3.学生活动

(1)探究活动一:小凡盗窃。

阅读教材P103活动框中的案例,思考、讨论问题,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发言;懂得犯罪是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会留下终身难以洗刷的污点;了解犯罪的含义及其危害性。

(2)探究活动二:犯罪的特征。

逐一阅读教材P104~105的正文、链接、点评、活动框的内容,思考、讨论问题,并对大义灭亲案展开讨论,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发言;了解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的三个基本特征,以及社会危害性这一最本质特征。

(3)探究活动三:刑罚的定义、特点和种类。

阅读教材P106刑罚体系图、正文和链接,在讨论的基础上听老师讲解,了解刑罚的定义、我国刑罚的特点和种类,并认识到刑罚较之其他处罚法具有最大的严厉性。

第二目:惩罚犯罪,保护人民。(10分钟) 1.教学内容 刑法的作用。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四:刑法的作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07活动框中的四个案例,讨论回答PPT出示的问题:这些犯罪行为都危害了什么利益?在打击这些犯罪的过程中,刑法除了惩罚犯罪以外,还起到什么作用?要求学生结合阅读教材P108的正文、链接来回答。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指出案例一危害的是公共安全和他人的健康权、生命权;案例二危害的是他人的健康权;案例三危害的是他人的财产权和人身权;案例四则是妨害了社会管理秩序。刑法的作用,其一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其二是震慑潜在的犯罪人,使他们不敢轻易以身试法;其三是教育、鼓励人们与犯罪作斗争;其四是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接着,重点讲解惩罚与保护的关系。

搜索更多关于: 第十课第一框懂得犯罪后果教案 的文档
第十课第一框懂得犯罪后果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m6d63hybk72h8v7sa970wk4t3v47w00u2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