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 前言
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幸福感的感受和追求越来越具体。因而导致寻找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指标目前是研究主观幸福感的学者和专家们的主要兴趣之一,其预测指标最早的研究主要表现在确定带来满意生活的外部条件。大量的研究结果和事实表明,主观幸福感与家庭收入、婚姻状况、教育背景、健康等人口统计学的变量相关1。再有,在研究有可能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一系列社会心理因子并观察它们的联系时,研究者发现社会支持等社会心理学概论与主观幸福感确实存在着预期的联系2。20世纪80年代,主观幸福感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受到了大多数人的广泛关注。30多年来,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成果众多。而且不同的研究者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主观幸福感,其中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方向。人际关系作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之一,近年来也逐渐受到很多研究者的关注。鉴于以往对人际关系和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并不多,以及对高中学生这部分人的人际关系和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更少。本文以省锦屏县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当前高中学生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并且以人际关系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研究目的,关键在于探讨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并改善其人际关系状况,从而为他们的人际适应和心理健康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帮助。因此,加强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揭示高中学生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Diener.E,Subjective well being[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4年,95 (3):第542—575页.
Willits.F.K.Crider.D.M.Health Rating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the Later Middle Years[J].Journal of Gerontology,
1988年 ,43:第172 —176页.
.. ..
. . .
2 相关研究
2.1国研究
目前,有关于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五俊、俊彪等人研究的幸福感与家庭沟通模式表明观念定向沟通对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幸福感有积极影响, 而对关系定向沟通则有消极影响; 多元型沟通和一致型沟通的学生更倾向于进行积极应对并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仁刚等(2000)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网络有着紧密的关系3。而对高中学生的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的研究几乎没有。在国有研究(夏俊丽,2006)表明,青少年学生对学校生活的不满意可导致许多的负面性后果,并且我国高中生教育重点关注的还是学业目标和结果,对学生情感方面的问题比较忽视
4
。甘秀英、安(2009)的研究还发现学生主观幸福感是和人际交往呈显著性正相
关的,即人际关系越好,主观幸福感就越强5。丽平、王乾东(2012)的研究发现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与寝室人际关系及其各维度存在显著相关6。到目前为止,对高中学生的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同时从性别、学校类别、人际关系三方面进行探讨的还很少见。故本研究打算从高中生性别、学校类别、人际关系3个方面去分别探讨高中学生的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表明,高中学生人际关系不良可导致一系列的负性后果,包括学业成绩不良、退学等7。因此,加强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并揭示高中学生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2国外研究
Kitayama 等人的研究表明当个体遵从文化常模行动时, 就会有幸福感产生, 而背离文化常模则会导致紧不安的状况; Schimmach 等人结合研究人格、文化与主观幸福感间的关系,表明人格与文化在影响生活满意感时相互作用, 人格直接
3
刘仁刚,龚耀先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年,8(2):第73—78页
4 夏俊丽,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J]。中国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75
年,7(1):第40—42页
甘秀英、杨安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交往的关系研究[J]。滨州职业学院报,2009,4(2):第34—36页 6 孙丽平、王乾东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教育学文摘,2012年,第2页 7 丁新华,王极盛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 ,2004年,12 (1):第59—66页
.. ..
. . .
作用于正负性情感的平衡, 对生活质量及主观幸福感起间接作用而使人感到幸福或不幸; Oishi 等把人的目标与所处文化环境结合起来考虑, 认为幸福取决于个人现状与个体所在文化影响下的个人目标的接近程度, 当个体朝自己的目标努力或逐步靠近时, 就会觉得幸福。 Tatarkiewiecz(1976)等人的研究表明活动产生幸福幸福是进行适当复杂性活动的副产物,在年龄与幸福感关系研究中,Diner ( 1984) 及Costa 等研究都发现幸福感水平不随年龄而变化。 Wilson 的研究发现年轻人比老年人幸福, 年龄对人的主观幸福感有消极作用;Veenhoven ( 1984) 研究则发现随年龄增长, 老年人幸福感希求水平会降低而变得更容易满足。这些研究大多数争对的是大众,而单独对高中学生的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很少,特别是同时从性别、学校类别、人际关系三方面对它们进行探讨的更少,因此,本研究从以高中生这个群体为对象进行研究。
.. ..
. . .
3 研究容与方法
3.1 被试
从2012年9到11月,抽取省锦屏县锦屏中学和锦屏三中高中学生为对象,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 并将学校进行类别分成,有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95份,有效率97.5%,有效问卷中,男性100人(51.3%),女性95人(48.7%);市县80人(41%),乡镇115人(59%);独生子女40人(20.5%),非独生子女145人(79.5%);高一70人(35.9%),高二68人(34.3%),高三57人(29.8%);普通高中100人(51.3%),重点高中95人(48.7%);具体学生信息详见表1。
表1 高中学生数变量特征(n=195)
变量
男
性别
女 市县
家庭地址
乡镇 独生子女
是否独生子女
非独生子女
年级 学校 类型
高一 高二 高三 普通高中 重点高中
人数
百分比
100 95 80 115 40 145 70 68 57 100 95
51.3 48.7 41 59 20.5 79.5 35.9 34.3 29.8 51.3 48.7
3.2 研究工具
3.2.1 总体幸福感量表(GWB)(中国版)
该问卷是国心理学家段建华(1996年)对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进行修订,即采用该量表的前18项对被试进行施测,有对健康状况的忧心、精力、对生活的满意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以及松弛和紧(焦虑)等
.. ..
. . .
6个因子,每个项目得分与所有得分的相关和每个项目得分与所有得分的相关的系数分别为0.49-0.78和0.56-0.88,男性的稳定系数为0.91,女性的为0.95.分数越高的说明其幸福感越强烈。该量表共有十八项。 3.2.2 中学生人际关系调查问卷
该问卷是由师大学附属中学编制,该问卷的部信度和效度分别为0.912和0.83,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它可以分为三个维度,即人际情感、人际认知、人际行为,且三个维度的信度分别为0.745、0.723、0.912。该问卷有五个不同的答案选择:①完全不符合②比较不符合③不确定④比较符合⑤完全符合。这五个评定法中被试可以选择根据最符合自己的答案1-5分之间进行选择。在所有的题目中有的题目是采取反向计分的方式进行统计分数。
3.3 施测
针对研究对象只是锦屏县的高中生,采用分层的抽样调查方法,对锦屏中学
和锦屏三中的高一、高二、高三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本人亲自发和收取,调查时间在半小时完成,对收到的问卷进行筛选科学的分析。
3.4 数据处理
建立数据库,数据使用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 v17.0 中文版在计算机上统计处理。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