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AB03222
总学分、学时:4.5学分;84学时(理论76,实践8); 适用专业:数控技术、模具制造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习》、《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为学生在制造技术方面奠定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学习本课程的主要要求是:
1、掌握金属切削的基本理论,具有根据加工条件合理选择刀具种类、刀具几何参数、切削用量及切削液的能力。
2、熟悉各种机床的用途、工艺范围、具有通用机床传动链分析与调整的能力。 3、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具备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装配工艺规程的能力,学会分析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并能针对具体工艺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4、对机械制造技术的新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 1、导论
要点:机械制造学科的范畴、研究内容及特点,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2、制造工艺装备
要点:1)金属切削刀具的基本知识;2)常用金属切削刀具与砂轮;3)自动化加工中的刀具;
4)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5)车床;6)齿轮加工机床;7)其他各类机床;8)数字控制机床;9)机床夹具。 3、切削过程及控制
要点:1)切削过程及切屑类型;2)切削力;3)切削热与切削温度;4)刀具磨损和耐用度;5)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6)切削液;7)切削用量的选择;8)磨削过程及磨削机理。
4、机械加工质量分析及控制
要点:1)机械加工精度概述;2)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3)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5、特种加工(自学); 6、典型表面加工工艺
要点:1)外圆表面加工;2)孔加工;3)平面加工;4)螺纹加工;5)齿形加工;6)成形表面加工。 7、工艺规程设计
要点:1)概述;2)零件的工艺性分析;3)定位基准的选择;4)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5)机床加工工序的设计;6)加工工艺过程的生产率与技术经济分析;7)工艺尺寸链;8)箱体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9)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三、课时分配
讲或让学生自学。 四、课程实验与课程设计 1
补充说明:因特种加工和先进制造技术另有专设的课程讲授,本课程的此部分内容略去不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
1、小作业3-4次,实验两次,熟悉基本知识及其应用,占总成绩10%左右; 2、大作业1次,占总成绩10%左右。 3、平时课堂发言及表现,占总成绩10%左右。 3、期末书面考试,占总成绩70%左右。
六、教材:《吴拓、勋建国《机械制造工程》(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第2版 参考书目:
张龙勋,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及习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 李益民,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2000年
顾维帮.《金属切削机床概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黄鹤汀.《金属切削机床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陆剑中.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