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禁止标志、通告标志、指示标志、提示标志 19.下列关于安全标志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B )
A.可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示标志、提示标志四大类型
B.主要用以表达特定安全信息,有、由图形符号、安全色、几何形状或文字构成 C.警告标志的基本形式是带斜杠的圆边框 D.禁止标志的基本形式是正三角形边框
20.下列关于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与生物安全水平组合中正确的一项是:( D )
A.基础实验室——一级和二级生物安全水平 B.防护实验室——三级生物安全水平
C.高级防护实验室——四级生物安全水平 D.以上均正确 二、判断题
1. PM10是指空气中的全部粉尘量去掉10μm以上的颗粒物,剩余的“可吸入颗粒物” 。
( √ )
2. 高效空气过滤器是对粒径大于或等于0. 3μm的粒子捕集效率在100%以上的空气过滤
器。(× )
3. 生物安全实验室中的基础实验室包括一级和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 4. 防护实验室属于二级生物安全水平。(× ) 5. 高级防护实验室属于四级生物安全水平(√)
6. 防护实验室是为处理危险度4级微生物和大容量或高浓度的、具有高度气溶胶扩散危险
的危险度2级微生物的工作而设计的。(× ) 7.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分为1至4级防护。(× ) 8. 教学、研究中产生的含有菌落及病原株培养液和保菌液的废弃物以及感染的动物尸体也
属于医疗废弃物。(√ )
9. 禁止标志的基本形式是正三角形边框。(× )
10. 安全标志分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四大类型。(√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C A C B D 6~10 B D A C D 11~15 B A C A D 16~20 D B A B D 二、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第四章 动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一、单项选择题
1.实验动物按对携带的微生物控制程度分成不同的等级,国际分级为:(D ) A.普通动物、悉生动物、无菌动物 B.普通动物、清洁动物、无菌动物 C.普通动物、清洁动物、悉生动物
D.普通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无菌动物
9
2.在参照国际标准的基础上,从我国实验动物实际情况出发常将实验动物分为以下几级:( D )
A.普通动物、悉生动物、无菌动物
B.普通动物、悉生动物、清洁动物、无菌动物 C.普通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无菌动物
D.普通动物、清洁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无菌动物 3.国内分级法与国际分级法相比,在普通动物与无特定病原体动物间增加了一类等级动物:( C )
A.悉生动物 B.无特定病原体动物 C.清洁级动物 D.无菌动物
4.以下不属于实验动物携带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体的是:( C )
A.狂犬病毒 B.汉坦病毒 C.梅毒螺旋体 D.马尔堡病毒
5.结核分枝杆菌可以通过何种途径侵入易感机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皮肤损伤 D.以上说法都对 6、以下不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沙门菌是:( C )
A.鼠伤寒沙门菌 B.肠炎沙门菌 C.副伤寒沙门菌 D.猪霍乱沙门菌 7、深部真菌的易感动物有:( D )
A.人 B. 猫 C.猴 D.以上都对
8、以下可以引起实验动物携带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体的是:( D )
A.狂犬病毒 B.汉坦病毒 C.猴痘病毒 D.以上都对
9、实验动物中结核分枝杆菌对 最敏感?( A )
A.猕猴 B.猪 C.松鼠 D.松鼠 10、动物实验室的安全防护分几级?( D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1、在安全柜型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生物安全四级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实验动物应饲养在什么级别安全柜内?( C )
A.一级生物安全柜 B.二级生物安全柜 C.三级生物安全柜 D.四级生物安全柜 12、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规范涉及:( D )
A.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 B.实验动物的操作与处理内容 C.实验操作后的护理 D.以上都对
13、病原分离的培养物,何种结果需要121℃30分钟高压消毒? ( D )
A.阳性结果 B.阴性结果
C.以上两种均不需要 D.以上两种均需要 14、实验动物按对携带的微生物控制程度分为不同级别,何种级别为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及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寄生虫或原虫的动物?( C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5、实验动物按对携带的微生物控制程度分为不同级别,何种类别为确知已带的微生物丛并
10
经无菌条件饲养的动物?(B )
A.无菌动物 B.悉生动物
C.清洁级动物 D.无特殊病原体的动物 16、汉坦病毒在临床上主要引起何种急性传染病?( C )
A.肾综合症出血热 B.汉坦病毒肺综合症 C.以上都能 D.以上都不能
17.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可通过何种途径引起人畜共患病?( D )
A.消化道和呼吸道 B.吸血昆虫叮咬 C.垂直传播 D.以上均可
18.关于无脊椎动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 )
A.已感染和未感染的无脊椎动物应分开房间饲养。 B.房间能密闭进行熏蒸消毒。
C.所有通风管道和可开启的窗户可不需要安装防节肢动物的纱网。 D.已感染的节肢动物可以在冷却盘上操作。
19.关于实验动物护理的基本原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 )
A.实验动物的饲养和使用应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和规定。 B.动物实验可以在实验室内任何的区域进行。
C.使用过程中要求保证周围环境和实验人员的安全。
D.完善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或减轻因实验对动物造成的不适或痛苦。 20.关于实验动物使用操作规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 )
A. 大动物饲养区域应每天打扫、保持清洁、每周将地面消毒3次。 B. 原则上活检时应对动物进行麻醉。
C. 喂给大动物瓜果、蔬菜等洗净即可不需消毒。 D. 根据实验要求,按不同的动物,不同途径给药。 二、判断题
1. 实验动物的检疫指将新抵达的动物与已有动物暂时分隔,直至新引进动物的建康情形及
微生物状况被确定评估为合格为止。( )
2. 实验动物的适应是指在检疫期内,无论时间长短,任何新引进动物在使用之前,都需要
给予一段时间,使其生理、心理及营养需求状态均能以适应新环境。( ) 3. 动物福利指为了保证动物在建康舒适的状态下生存,而人为给动物提供的相应物质条件
和采用的行为方式,以保证动物处于生理和心理愉快的感受状态。( ) 4. 动物福利条例和法规中没有要求动物经销商和使用者持有许可证。( × ) 5. 存在于自然状况下的狂犬病毒称为固定毒,在实验室中通过连续的动物传代而具有固定
特性的狂犬病病毒则称为街毒。( × )
6. 三级动物设施的生物安全水平要求其所有系统、操作和规程每年都需要重新检查和认
证。( )
7. 清洁级动物对微生物的控制要求要低于无特定病原体动物。( ) 8.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规范就是指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 × )
9. 动物实验过程行为规范的物理限制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包括检查、收集标本、给药、治
疗或实验操作等),用手工或工具限制动物活动的过程。( )
10. 实验动物护理和使用的基本原则没有规定禁止在非麻醉状态下对动物进行手术。
( × )
参考答案
11
一、单选题
1~5 D D C C D 6~10 C D D A D 11~15 C D D C B 16~20 C D C B C 二、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第六章 实验室的消毒与灭菌
一、单项选择题 1.灭菌是指:( D )
A.杀灭或清除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B.在体外防止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 C.不存在活菌的状态
D.是杀灭物品上的一切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 2.下面哪种灭菌方法不属于化学消毒灭菌法:( C ) A.含氯石灰消毒灭菌 B.来苏水消毒灭菌 C.高压蒸汽灭菌 D.过氧化氢消毒灭菌 3.高压蒸汽灭菌的条件是:( A ) A.121℃,15-30分钟 B.115℃,15-30分钟 C.160℃,1小时 D.160℃,2小时
4.杀灭芽胞最可靠的方法是:( C ) A.干热灭菌法
B.流通蒸汽灭菌法 C.高压蒸汽灭菌 D.巴氏灭菌法
5.滤过除菌法要求最终过滤的滤膜孔径为:( A )
A.0.22μm B.0.36μm C.0.45μm D.0.65μm 6.用于伤口消毒的过氧化氢浓度为:( A ) A.3% B.5% C.1% D.0.5% 7.甲醛消毒液的使用浓度是:( B )
A.8% B.5% C.10% D.12% 8.2%戊二醛对医疗器械消毒灭菌的时间分别是:( C ) A.25min达到消毒消毒要求,8小时达到灭菌要求 B.10min达到消毒要求,8小时达到灭菌要求
C.10min达到消毒消毒要求,10小时达到灭菌要求 D.25min达到消毒消毒要求,8小时达到灭菌要求 9.医疗器械处理方法是:( B )
A.消毒 B.灭菌 C.清洗 D.一般处理 10.压力蒸汽灭菌物品存放时间( C )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