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写方程时回路中所有的电阻电压都写在等式的一边,而回路中所有的电动势都写在等式的另一边。
对回路1,由KVL有:I1R1-I2R2 = E1-E2 对回路2,由KVL有:I2R2+I3R3 = E2-US
3. 进行电源等效变换时,变换前后电压源电动势的参考方向与电流源电流
的参考方向有何关系?
答:变换前后电压源电动势的参考方向与电流源电流的参考方向应一致。即电流源电流的参考方向应从电压源电动势的负极指向正极。
4.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能进行等效变换吗? 答:不能。
5. 应用叠加原理时,不作用的电源应如何处理? 答:应将不作用的理想电压源短路、不作用的理想电流源开路。
电流源单独作用 电压源单独作用
6. 试求图中 a、b 点的电位。 解:求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即求该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电压。
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求 Va 即求a 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电压,从a 点出发,沿R3、E2、R2到参考点,应用KVL可列出方程(流过R2的电流为0)
Va = -IR3 + E2 = -1×4 +10 = 6V
根据电压与路径无关的性质,从a 点出发,沿E3、R1、E2、R2到参考点,也可求出 Va 。应用KVL可列出方程
Va = - E3 + IR1+ E2 = -6 +1×2 +10 = 6V
求 Vb 即求b 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电压,从b 点出发,沿E1、E2、R2到参考点,应用KVL可列出方程
Vb = - E1 + E2 = -5 +10 = 5V
7. 应用叠加原理求图示电路中理想电流
源的端电压和流过4?电阻的电流。
解:所求电压与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本题图中有两个电源,根据叠加原理它们分别单独作用时得出图(a)、图(b)两个电路。
对图(a )电路可解得: 对图(b )电路可解得:
根据叠加原理:
8. 电路如下图所示,已知电动势E=18V,电流源电流IS=10A,R1=R2=6W,R3=R4=3W,
R5=8W。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I。
解:应用戴维宁定理关键是求出等效电压源的电动势E 和内阻Ro。 1) 求等效电压源的电动势E = Uo(开路电压)
将待求支路断开,对应的电路如图(a)所示,在本题中用叠加原理求开路电压 Uo较为简单。
(a)
当电动势E 单独作用时,电路如右下图所示
当电流源电流IS单独作用时,电路如右下图所示。
=10(6//3+ 3//6)= 40V 则 Uo = U\ = -6+40 =34V 2) 求等效内阻Ro
将图(a)电路中所有电源除去,可得图(b)所示无源网络
Ro = R1// R4+ R3// R2 = 6//3+ 3//6 = 4
图(b)
3)戴维宁等效电路如图(c)所示 所求电流
图(c)
二、正弦交流电路
基本要求
1. 理解和掌握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正弦量的表示方法; 2. 会用相量法分析计算简单的正弦交流电路; 3. 理解和掌握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及计算;
4. 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5. 搞清谐振的条件和特征。
6. 了解三相电源的产生、特点、表示方法及星形和三角形连接方式的特点;
7. 掌握负载星形和三角形连接的电路中相电压与线电压,相电流与线电流之间的关系及计算。
8. 了解负载接入三相电源的原则及其中线的作用; 9. 掌握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
学习要点
一、正弦交流电路
1. 正弦量的三要素为幅值、频率和初相位。正弦量的大小通常用有效值表示,有效值为幅值的 两个同频率的正弦量的相位差等于它们的初相之差(注意不同频率的正弦量不能比较其相位)。 2. 正弦量的三种表示方法是:三角函数式(瞬时值表示法),波形图和相量表示法。搞清三者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注意各种表示法符号的意义。
3. 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采用相量法(复数运算和相量图)。在RLC串联电路中
。
(注意不同参数时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大小关系
和相位关系)。在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分支电流的相量和;直流电路中所讲的基本定律和电路的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交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但注意必须采用相量的表示形式,而不能采用有效值进行运算(除非同相位)。
4. 正确区别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不同的含义。并掌握其计算方法。注意总的有功功
率 (W);总的无功功率
(Var);总的视在功率 (VA)。
5. RLC谐振电路,谐振条件电压和电流达到同相,电路呈阻性;谐振频率
(并
联时R<< L);P=S,Q=QL-QC=0。串联谐振特点:Z=R 为最小, 时,
。并联谐振特点:Z为最大,则I为最小;当
最大; 时,
。
6. 通常采用并联电容的方法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注意并联电容后对原负载无影响,而对电源来说,提供的有功功率P不变,但电流减小,无功功率Q和视在功率S减小,功率因数使电源有能力再带更多的负载。
提高;
二、 三相电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