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一框 家的意味教案 新人教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1:49:3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20

《家的意味》教学设计

课题 家的意味 1、知识目标 了解什么是家庭; 认识家庭在我们成长中的作用; 了解中华文化中“家”的意味。 学习 2、能力目标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 目标 明确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知道“孝”是中国家庭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内涵; 能够做到孝亲敬长。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热爱家庭、热爱亲人的道德情感。 重点 难点 教材分析 认识家庭在我们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孝”是中国家庭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内涵。 明确中国家庭文化中“孝”的精神内涵。 家庭关系是“我与他人”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本课是“亲情之爱”的第一节,本节课让学生对家庭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庭文化有更深刻地认识。第一目“生命的居所”以“家”是什么的体验活动导入,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家的内涵和意义;第二目“中国人的家”阐释了中国家庭独特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孝亲敬长。通过本课培养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与交往的能力,既是学生现实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又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性。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进入青春期,许多学生在与父母的沟通中出现矛盾和问题,引导学生协调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学习与父母的交往沟通,是帮助学生感受家庭温暖、感受父母之爱、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提高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是初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必修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家字的起源 播放歌曲:我想有个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理解家这 设计意图 个字的演变。 通过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对家的概念的思考。

2020

讲授新课 一、生命的居所 运用你的经验 :P71“家”是什么 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 说说你能想到的对应“家 ”的英文单词。 得出结论:家庭的含义 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情形 探究与分享:P72家庭的功能 得出结论: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探究与分享:P73心灵的港湾 问题:富豪为什么说那房子不是他的家? 通过这两个故事的对比,你对家又有何新的认识呢? 学生结合自己体验谈谈对家的理解。 学生阅读并感悟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爱家要知家,体验家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引导学生感受家的内含。 陈述家庭的外延。 让学生全面感受自己在家庭中享受的温暖,感谢父母提供的各种呵护。 引导学生感悟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2020

二、中国人的“家” 你听说过“春运”吗? 为什么大家不管多远,多累,多忙都要回家呢? 得出结论:中国人心目中的家 播放视频: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 中国的家训、家风、家规 播放视频:妈妈的等待 相关链接:P74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 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 学生观看图片并思考 学生观看并朗读中国的家训、家风、家规 学生观看 学生阅读 学生欣赏 通过中国春运这一特有的现象,让学生明白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含。 通过对家规、家训、家风的认识,了解中华文化中的家庭美德的内容,明白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通过视频,引导学生要多陪伴父母 旨在让学生了解孝亲敬长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是法定义务。 通过歌曲打动学

2020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一框 家的意味教案 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mb4q50b7j7s7tu43p391qw0b8cv4600t3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