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COS脱除反应机理如下,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 a.吸附:H2O→H2O*
b.反应:COS+H2O*→CO2+H2S* c.脱附:H2S*→H2S
①若COS(g)脱除速率v=kn(COS)·n(H2O)(mol·min),由图中的数据可算出x、k的值:x= ,k= 。
②“吸附”步骤为 (填“快反应”或“慢反应”),理由是 。
③脱除反应的决速步骤为 (填“a”、“b”或“c”)。
④少量氢气可以抑制催化剂积硫(S*)中毒,分析该流化床中可能存在的可逆反应是 。 (3)工业上常采用右图所示电解装置,将气态废弃物中的硫化氢转化为可利用的硫。首先通电电解K4[Fe(CN)6]与KHCO3的混合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再向所得溶液通入H2S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CN)6]+2CO3+H2S=2[Fe(CN)6]+2HCO3S↓。电解过程中阴极区电极反应式为 。
3-
2-
4-
-
x
y
-1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5.【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Cu、Zn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1)Cu、Zn在周期表中 区,焰色反应时Cu的4s电子会跃迁至4p轨道,写出Cu的激发态电子排布式 。
(2)分别向CuSO4、MgSO4溶液加氨水至过量,前者为深蓝色溶液,后者为白色沉淀。 ①NH3与Cu形成配合物的能力大于Mg的原因是 。
②溶液中的水存在H3O、H5O2等微粒形式,H5O2可看作是H3O与H2O通过氢键形成的离子,则H5O2的结构式是 。
(3)Zn的某种化合物M是很好的补锌剂,结构式如右图:
+
+
+
+
+
2+
2+
①1 mol M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 。
②常见含N的配体有H2NCH2COO、NH3、N3等,NH3的分子空间构型为 N3的中心N原子杂化方式为 。
③M在人体内吸收率高的原因可能是锌形成螯合物后,电荷 (填“变多”“变少”或“不变”),可在消化道内维持良好的稳定性。 (4)卤化锌的熔点如下表:
-
-
-
则ZnX2熔点如表变化的原因是 。
(5)Zn的某种硫化物的晶胞如右下图所示。已知晶体密度为dg·cm,且S、Zn相切,则Zn与S的核间距为 nm(写计算表达式)。
2+
2+
-3
2-
2+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那可丁是一种药物,为支气管解痉性镇咳药,能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抑制肺牵张反射引
起的咳嗽,化合物H是制备该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反应①的条件为 。 (2)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 。 (3)化合物G的结构简式为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D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 b.物质F具有碱性
c.物质G能和银氨溶液发生反应 d.物质H的分子式是C12H15NO4 (5)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 。
(6)满足下列条件,化合物A所有同分异构体有 种(不包括A)。 ①可以与活波金属反应生成氢气,但不与NaHCO3溶液反应; ②分子中含有
结构;
③含有苯环,且有两个取代基。
2(7)已知CH2?CHCH3????CH2?CHCH2Cl,请以5000CCl、CH3CHClCH3为原料合成化
合物
,写出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
泉州市2020届高三适应性线上测试化学试题解析及参考答案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C 12 F 19 P 31 K 39 7.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B.用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
C.牛奶、鸡蛋清均可用于重金属中毒解毒 D.碘酒、双氧水均可用于伤口消毒 答案 A
解析:考查生活中的化学常识。铝盐和铁盐,如明矾(KAl(SO4)2·12H2O)、FeCl3等均可以利用其水解产生的胶体粒子吸附水中悬浮杂质进行净水,但不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8.香茅醛Y主要用于食用香精,也用作其他香料的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别转化为X、Z。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Y的分子式为C10H18O B.X能与Z发生取代反应
C.可用新制Cu(OH)2鉴别出X、Y、Z D.X、Y、Z均存在对应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 答案 D
解析:考查有机物键线式、结构简式、分子式,官能团的性质,反应的类型,同分异构体的判断等。X、Y、Z的分子式分别为C10H20O、C10H18O、C10H18O2,A正确。X、Y分子中所含的-OH和-COOH能发生酯化反应(取代反应),B正确。Z分子中含有-COOH,能与Cu(OH)2发生中和反应,而使得新制Cu(OH)2变澄清;Y分子中含有-CHO,在加热下能产生砖红色沉淀;C正确。芳香族化合物分子中含有苯环,不饱和度大于等于4(即对比饱和碳原子,至少缺少8个以上氢原子,分子中H在14个以下;D错误。
9.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图1 图2 图3 图4
A.图1装置:吸收少量Cl2
B.图2装置:从KI和I2的固体混合物中回收I2 C.图3装置:制取少量CO2气体
D.图4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的有机层和水层 答案 B
解析:考查实验基础知识,仪器的用法,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等。
2FeCl2+Cl2=2FeCl3,且气体的流向为“长进短出”,A正确;蒸发皿用以少量固体的加热(可直接加热),利用I2易升华的性质,可以从KI和I2的固体混合物中分离出I2,但由于是敞口体系,不能达到回收的目的;B错误。
10.短周期主族元素X、Y、Z和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W位于不同周期,Y、Z、W的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Z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W>Z>X
B.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C.Y与Z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所得溶液呈碱性 D.与X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还原性:Y>Z>W 答案 D
解析:考查元素周期表(律)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识。
由题中信息推知,X、Z分别为H、Na,Y、W有两种组合,分别为O和Cl,或者F和S。简单离子半径Cl-(或S2-)>Na+>H+,A正确,但应注意O2->F->Na+,原子半径却为Na>O>F[规律为,一看电子层数、二看质子数、三看电子数]。W可以为Cl或S,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ClO4或H2SO4,均为强酸,且HClO4>H2SO4;B正确。Y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能为Na2O、Na2O2、NaF,溶于水则为NaOH溶液、NaF溶液,HF溶液为弱酸溶液[注:酸性HI>HBr>HCl>HF],NaF水解显碱性;C正确。与X形成的简单化合物可以为H2O(HF)、NaH、HCl(H2S),还原性应为NaH>HCl>H2O或NaH>H2S>HF;D错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