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藏戏
?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藏戏》 ? 设计说明:
1.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这是第三学段也就是五六年级孩子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本册第二组选文关注多元文化,将视线投诸民风民俗,《藏戏》 一文就是对藏族传统剧种的生动阐释。本文以总分总的结构编排,脉络清楚,有详有略,运用反问、比喻、、排比、夸张等手法详细介绍了藏戏的形成发展与主要艺术特色。本课语言丰富多样,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特点和独特的表达方法,体会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2.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结构清楚,语言丰富多样,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具备一定的独立阅读和思考能力,读通读懂,掌握课文大意,对于了解藏戏的形成与主要特色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孩子们眼界尚不开阔,文化风俗、地理人情了解博度不够,因此教学本文,须借助一些媒体资源,丰富学生对藏戏的文化内涵的感受和把握,以期达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
3.教学方法:
在设计本课中,我关键是引导学生抓住阅读提示中“形成”和“特色”这两个词,设计训练点,通过理解、感悟、拓展运用等教学环节的开展,启发孩子展开丰富的想象,来感受藏戏独特的文化魅力,从而达到积累语言,内化感受,提升品味的目的。
? 课时安排:
一课时 ?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剧种、面具、激流、发誓、旷野、布施、鼻祖、柔顺、压抑、能歌善舞、别无所求、蜂拥而至、铺天盖地、肃然起敬、美不胜收”等词语。
2.了解藏戏的形成发展,通过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词学会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藏戏的形成过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藏戏独特的三个艺术特点,感受藏戏的魅力。
4.学习文章准确的语言和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发展,体会藏戏独特的
艺术特点,领悟文章运用反问、排比、夸张的表达方法。
?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收集有关藏戏的资料。 ?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走进藏戏
1.揭示课题“藏戏”。
师: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璀璨文化,戏剧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地方戏剧吗?这些戏剧全部都真实的反映了我国戏曲文化的精髓。
师:可是,今天老师要带着你们来到一个神秘的地方,认识一种神秘的戏剧。那就是——藏戏。藏戏,顾名思义就是——藏族地区的戏剧(由学生作答)。藏族人民可以很自豪的说一句话(学生读):我们的戏剧有600多年的历史,比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出示课件第3页)
2.简介藏戏。
(出示资料)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
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藏戏是以民间歌舞形式来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表演艺术。藏语叫“阿吉拉姆”“阿吉”是大姐或女性的意思,“拉姆”是
仙女的意思,都是藏族人民对藏戏的昵称。其形式和风格带有强烈鲜明的藏民族特点和浓郁突出的雪域神奇色彩。(出示课件第4页)
3.学生观看藏戏表演图片,自由谈谈对藏戏的感受,提一提对藏戏的疑问。(出示课件第5、6页)
预设:藏戏是怎样进行演出的?藏戏在哪里演出?藏戏演出的曲目有哪些?藏戏是怎么来的?藏戏有哪些值得人们称颂的地方?
二、入情初读,走近藏戏。
1.指名读“阅读提示”,从阅读提示中,你抓住了哪些关键词,了解到《藏戏》这篇课文主要围绕哪两个方面来写?
“形成”——“特色”
2.请你快速浏览课文,划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形成”与“特色”这两块内容分别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中?
3.出示 “旷野、布施、开山鼻祖”等词语,认读。(出示课件第7页)
4.反馈交流。
(1)形成发展:4-7自然段。 (2)艺术特色:8—20自然段。
三、话说历史,传说戏神。
1.师:同学们,藏戏历史真可谓是悠久,那它到底是怎样形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