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深圳市教师职员招考试教育学南开版笔记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6 10:16:3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精神文化:学生文化 教师文化

(2)物质文化:校园面积 校园布局 校园建筑 教学设备 图书馆 (3)制度文化:传统 仪式 规章

*学校传统:学校长时间形成的,影响所有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定势。受学生文化影响

*学校仪式:学校的某种固定化的活动程序和形式。受教师文化影响。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运动会、升旗仪式、周会、校训、校歌

*学校规章:学校中的一种制度化了的行为规范。如学生守则、教学规范、学校常规工作

九、学校文化的来源:(两个方面)

(1)一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特定要求及社会的主流文化的基本特征精心设计和有意安排的文化

(2)二是年轻一代的文化,主要是来自学生 中的各种习惯、风俗、民约、传统、时尚、规范、语汇、价值观念等

*学校文化最终要表达这样的内容:教育的理想或追求;对学校功能及其社会责任的理解,对学习、工作的态度以及对集体的看法等

十、社会组织的一般特征 (1)实体性 (2)目的性 (3)系统性 (4)程序性

十一、学校组织特征的独特性 (1)垄断性 (2)非自愿性 (3)公益性

十二、学校管理的组成 (1)管理者 (2)管理手段 (3)管理对象

十三、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 基层20%~60% 中高层60%~90% *沟通的功能:信息传递 控制 激励 情感交流

*沟通的形式:正式沟通 非正式沟通(自发交往 聚会 社会传闻) *沟通的障碍:

(1)主观方面的障碍:学识 个性 知觉选择 (2) 客观方面的障碍 (3) 沟通渠道方面的原因 *克服沟通障碍的方法

(1)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建立彼此信任、相互尊重的良好关系 (2)使用恰当的、准确的语言文字 (3)选择最佳沟通媒体 (4)注意信息的时效性

(5)重视对信息的反馈

十四、学校绩校模式 (1)目标模式

(2)投入——产出模式 (3)需求满足模式 (4)环境适应模式 (5)学校内质优化模式

十五、学校绩校的分类

(1)按性质分: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 (2)按形式分:

*口头评估和书面评估 *个别评估和集体评估 *直接评估和间接评估

(3)按主体分:上级 同级 自我 下级 (4)按时间分:日常 定期 不定期

(5)按标准分:绝对标准评估 相对标准评估

十六、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 (1)行政管理方法 (2)法律方法 (3)思想教育方法 (4)经济方法 (5)学术方法

十七、中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 (1)思想品德教育管理

(2)教学工作管理(学校的中心工作) (3)教务行政管理 (4)总务工作管理

十八、国家对中小学的管理和监督 (1)课程计划的编制和颁行制度 (2)教科书的编写、审定和使用制度 (3)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 (4)人事管理制度

十九、家庭关系和家庭教育的类型 (1)独裁型 (2)保护型 (3)和平共处型 (4)合作型

二十、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

(1)根据子女的思想情况,制定家庭教育的计划和措施,并与学校密切配合做好教育工作 (2)加强对子女的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教育 (3)为子女的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4)保护子女的身心健康,增强他们的体质

二一、社会文化

(1)艺术作品:音乐、美术、戏剧、文学

(2)大众传媒:电视、电影、书报刊物、音像制品

(3)文化娱乐场所: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影剧院、游乐场、歌舞厅

二二、社会教育的主要任务:

(1)组织校外社会文化教育场所,对青少年儿童实施德、智、体诸方面的教育。 (2)在学校和家庭的配合下,组织好学生的寒暑假生活及式子假日的活动 (3)为学校培养科技、文艺、体育、美术等学生骨干,推动学校的课外活动。

(4)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树立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观点

(5)开展各种家庭服务

二三、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1)一般性指导 (2)针对性指导 (3)分类指导 (4)个别指导

二四、学校教育与家庭相互配合的方法: (1)互访 (2)家长会 (3)家长委员会

二五、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的主要途径:

(1)学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关心了解学生在校外活动中表现

(2)学校应经常向校外教育机构提出建议和意见,给予具体的指导 (3)学校利用社会各种团体为儿童提供的活动条件对条件施加影响 (4)学校通过社区教育委员的组织形式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第三章 学生

一、历史上不同的儿童发展观

(1)遗传决定论:柏拉图人分三等论 基督教“原罪说” 孟子性善论 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2)环境决定论:洛克“教育万能论” 华生“环境决定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辐合论 施太伦“早期儿童心理学” “合并原则” “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

二、当代儿童发展观

(1)皮亚杰 1968《结构主义》 1970《发生认识论原理》 (2)基本内涵:

a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

b蕴含于儿童主体活动之中,儿童主体的活动是儿童发展的源泉 c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三、儿童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1)顺序性 (2)不平衡性 (3)阶段性 (4)差异性(长善救失) (5)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四、学生主体性的基本结构 (1)自主性 (2)主动性 (3)创造性

五、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的方法:

(1)建立民主而和谐的是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重视培养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让学生获得主体参与的体验,尤其让学生体验成功 (3)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教育

六、尊重笔发挥儿童的主体性的基本原则 (1)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

(2)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余地,并尊重学生的感受 (3)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第四章 教师

一、教师的含义: (1)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的职责是教育教学 (3)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 二、教师专业化的条件: (1)具备专门的知识

(2)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

(3)具有为学生和社会所公认的复杂知识技能权威和影响力

(4)具有充分的自治和自律性,有正式的专业组织对行业服务,培训及资格认证进行管理

三、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 (1)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

深圳市教师职员招考试教育学南开版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mdub2ql333ef8l940oa3cwgi893aj006df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