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计量认证质量手册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4:42: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 KCRF-2011-01 第 1 版 第 1 页 第 0 次 修 订 共 1 页 4.12 预防措施 4.12 预防措施

4.12.1 为防止发生不符合,本公司应采取主动行动,把握改进机会,消除潜在的不符合因素。

4.12.2 本公司应从潜在不符合工作的原因分析、检测质量趋势分析、能力验证结果分析等环节入手,确定管理体系、检测工作潜在不符合的原因和改进的需求。 4.12.3 通过对操作程序的评审、数据分析,包括趋势和风险分析和水平测试结果分析等活动提出切合实际的预防措施。

4.12.4 如确认需要采取预防措施时,应制订预防措施计划,实施并对其进行监控,以避免潜在不符合情况的发生并借机改进。具体执行3HP1101-2011《预防措施和持续改进程序》

4.12.5 支持文件

4.12.5.1 3HP1101-2011《预防措施和纠正、改进控制程序》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 KCRF-2011-01 第 1 版 第 1 页 第 0 次 修 订 共 2 页 4.13 记录的控制 4.13 记录的控制 4.13.1 总则

本公司对记录的识别、收集、索引、存取、存档、存放、维护和清理进行控制。具体执行3HP1201-2011《记录控制程序》。 4.13.2 记录的范围

a)记录包括: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

b)质量记录可包括(但不限于):内部审核报告及记录、管理评审报告及记录、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记录、投诉处理记录、各类质量监督记录等;

c)技术记录可包括(但不限于):检测报告副本、检测原始记录、检测合同、与设备有关的记录等。 4.13.3 记录控制的基本要求

a) 记录应清晰明了;

b) 记录应以便于存取的方式存放和保存在适宜的环境和设施中,以防止其损坏、

变质和丢失; c) 应规定记录的保存期;

d) 应对记录予以安全保护和保密;

e) 应对以电子形式存储的记录予以保护和备份,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侵入和修改。

具体执行3HP0303-2011《计算机管理程序》。

4.13.4 技术记录控制的特定要求

a) 每项检测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便识别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并保证该

检测在尽可能接近原条件的情况下能够复现;

b) 记录应包括抽样人员、检测人员和结果校核人员的标识; c) 观察结果、数据和计算应在工作时予以记录;

d) 记录的更改应划改,不可涂擦,以免原笔迹模糊或消失,将正确值填写在其

旁边。记录的所有改动均应有更改人的签名或盖章。

4.13.5 综合室在规定的期限内应保存下列记录:

a) 检验原始记录,保存期限5年; b) 检验报告副本,保存期限5年;

c) 实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记录,保存期限5年;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 KCRF-2011-01 第 1 版 第 1 页 第 0 次 修 订 共 2 页 4.13 记录的控制 d) 质量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记录,保存期限5年; e) 开展技术校核活动记录,保存期限5年; f) 新开展项目评审记录,保存期限5年;

g) 纠正偏离和允许例外偏离记录,保存期限3年;

h) 检验报告质量、仪器设备管理状况抽查记录,保存期限3年; i) 客户抱怨处理记录,保存期限3年; j) 其它质量活动记录,保存期限3年; k) 人员技术档案,永久保存; l) 仪器设备档案,永久保存; m) 检验能力分析表, 永久保存; n) 分包实验室档案,永久保存;

o) 本公司法律地位及建制文件,永久保存;

p) 本公司最高管理者、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任命文件,永久保存; q) 本公司中层干部任职文件,质量监督员、内审员、授权签字人聘任文件,永久保存;

r) 本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永久保存; s) 其它应存档的记录。 4.13.6 支持文件

4.13.6.1 3HP1201-2011《记录控制程序》 4.13.6.2 3HP0303-2011《计算机管理程序》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 KCRF-2011-01 第 1 版 第 1 页 第 0 次 修 订 共 2 页 4.14 内部审核 4.14.1 总则

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质量体系内部审核,每年至少一次,使质量体系不断改进完善,质量管理水准不断提高。

4.14.2 职责

4.14.2.1 质量负责人制定内部质量年度审核计划并组织实施; 4.14.2.2 内审员负责对质量体系的符合性进行内部审核。 4.14.3 内部质量审核

4.14.3.1 年度审核计划应将质量体系要素全部覆盖,特殊情况下和客户投诉涉及公司质量体系运行和检测工作的质量时,应针对有关要素增加审核频次。

4.14.3.2 审核人员应熟悉公司检测业务,有一定的检测技术工作经验,具有质量管理基本知识,受过质量审核相关培训,正直、正派,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和口头、书面的沟通能力。

4.14.3.3 审核人员的任职条件为:经过培训,获得具有相应资格证书,并能独立于被审核的工作;熟悉计量认证评审准则、质量手册及审核工作程序;能如实记录被审核方的实际状态,保证审核记录的客观、公正;内审员具有助工或相当于助工以上职称,从事专业工作3年以上的技术人员担任。

4.14.3.4 质量体系审核工作由质量负责人主持,质量负责人确定公司审核人员聘任名单,并担任审核主任。在实施具体审核时,质量负责人聘任审核员,必须保证审核员与被审核部门无直接责任关系。审核活动以公司质量体系文件和计量认证评审准则为依据,检查实际运行与规定的符合性,具体按公司3HP1301-2011《内部审核》和3HP1401-2011《管理评审》程序进行。

4.14.3.5 审核活动的目的是检查质量要素控制、质量活动实施效果是否符合质量手册规定的要求。因此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审核组应发出不符合项报告,落实纠正措施并跟踪检查。当审核发现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可疑时,质量负责人应立即通知检测部门负责人书面通知可能受到影响的客户暂停对检测结果的使用。审核活动结束后,质量负责人根据审核实际情况和不符合项报告编制审核报告,提交公司领导层和相关部门。

搜索更多关于: 计量认证质量手册 的文档
计量认证质量手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mf619obgv4mu7525ek7_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