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7:00:3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 汇总

第十一章 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1 / 8

7、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 (n - 2)×180°,则正多边形各内角度数为:(n - 2)×180°÷n

8、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外角和=N*180-(N-2)*180=360度。

9、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三、公式与性质

1、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2、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3、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4、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内角和为360°。 5、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

(1)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n-3)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词(n-2)个三角形。 (2)n边形共有

n(n-3)条对角线 2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2 / 8

二、知识概念

1、全等三角形: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都一样时,其中一个可以经过平移、旋转、对称等运动(或称变换)使之与另一个重合,这两个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及推论有: (1)“边角边”简称“SAS” (2)“角边角”简称“ASA” (3)“边边边”简称“SSS” (4)“角角边”简称“AAS”

(5)斜边和直角边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HL) 除了边边角和角角角行不通。

4、角平分线推论: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5、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或利用它证明线段或角的相等的基本方法步骤:

①、确定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

②、回顾三角形判定,搞清我们还需要什么;

③、正确地书写证明格式(顺序和对应关系从已知推导出要证明的问题).

第十三章 轴对称

一、知识框架

3 / 8

二、知识概念

1、对称轴: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性质:(1)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3)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5)轴对称图形上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4、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为“三线合一”。 5、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 6、等边三角形角的特点:三个内角相等,等于60°,

7、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8、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9、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第十五章 整式的乘除与分解因式

1、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a?a?amnm?n(m,n都是正数)

mnmn(a)?a2.、幂的乘方法则:(m,n都是正数)

4 / 8

n?a(当n为偶数时),一般地,(?a)n??n??a(当n为奇数时).

3.、整式的乘法

(1)单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是通过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把它转化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即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3)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中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22(a?b)(a?b)?a?b4、平方差公式: 222(a?b)?a?2ab?b5、完全平方公式:

6、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a?a数,且m>n).

在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mnm?n (a≠0,m、n都是正

①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同底数幂相除”而且0不能做除数,所以法则中a≠0.

00a?1(a?0)10?1,(-2.5)0=1,其中00无意义. ②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即,如

a?p?③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p次幂(p是正整数),等于这个数的p的次幂的倒数,即

1ap( a≠0,p

是正整数), 而0-1、0-3都是无意义的;当a>0时,a-p的值一定是正的;当a<0时,a-p的值可能是正也可

(-2)-2?能是负的,如

11(?2)?3??4,8。

④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 7、整式的除法

单项式除法单项式: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5 / 8

搜索更多关于: 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的文档
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mmv537x427wp9920czo7b3ef97x1a0105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