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要求画出建筑限界示意图如下所示:
图1 建筑限界示意图(单位:cm)
(二)选择洞门结构类型
2.2.1 地形条件
根据长坞岭隧道地形平面图,可见隧道出口处地形对称无偏压(偏压不明显),故选择洞门结构时无需考虑偏压。
2.2.2 工程地质条件
由长坞岭隧道工程地质纵断面设计图中可知,隧道出口附近30m左右,围岩稳定性较差,围岩级别为V级,具体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如下:
全风化千枚岩,黄褐至浅灰色,岩芯呈砂状,碎石状,湿,密实,岩体结构,构造已破裂,呈砂,碎石状结构,整体性差,Vp=500~900m/s,Vm=200~300m/s,围岩稳定性差。V级围岩。
综上,选择翼墙式洞门。翼墙式洞门示意图如下:
(三)确定洞口位置
2.3.1 出口里程及设计高程
本设计只要求设计长坞岭隧道出口,根据长坞岭隧道工程地质纵断面设计图可知,出口里程大致为1364.133,设计高程为189.711m,地面高程为201.239m。
2.3.2 边仰坡率及洞门参数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V级围岩,取边仰坡坡率为1:1.5,取边仰坡最大开挖高度为10m。翼墙顶面斜坡坡度,取1:0.75,则C=7.5m。端墙为直墙,略向后倾斜,坡度取10:1。洞门位置至仰坡坡脚水平距离不小于1.5m,本设计b取2.5m。
2.3.3 开挖方法及开挖参数计算
本设计采用甲式开挖,甲式开挖后的边、仰坡范围由六个面组成:即一个仰坡面,两个边坡面,两个边仰坡的弧形联接面和一个路基面构成。在确定洞门位置时,可以近似将洞口路基面视为一个水平基准面。甲式开挖示意图如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