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下多少”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27~29页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二课时“还剩下多少”。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活动中,认识减法的含义。
2、能列出、读出减法算式,并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3、能根据提供的情境,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减法问题。 三、重难点:
重点:理解体会减法的含义,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通过情境教学法理解体会减法的含义,在尝试中、活动中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学法:通过组织学生摆小棒、玩游戏、小组合作等方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情境图。 请学生观察图,读取图中信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这些信息,解决问题“一共有几只小鸟?”。
提出问题:“现在飞走一只小鸟,还剩下多少呢?”(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课题“还剩下多少” (二)体会减法的含义
1
1、还剩下多少?
师:你们看苹果熟了,有的苹果都掉了下来。有几个苹果落地了?(生:2个) 师:那树上还剩下几个苹果呢?(板书课题) (生:3个)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回答) 师:你们能用一个数学问题来描述吗?
生:树上有5个苹果,掉下了2个,还剩3个。(师板书)
师:同学们,掉下了2个后,树上的苹果是多了,还是少了?(生:少了) 师:对,比原来少了。那我们能用一个数学算式来表示吗?谁来说说? 生:5﹣2=3 。(学生说,教师板书)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发言)
师:从 5个中取走了2个,就是从5中去掉2,在数学中,可以用一个减法算式来表示:,中间的这个符号“﹣”就是减号,这个算式读作:5减2等于3。5﹣2=3就表示有5个苹果,掉下了2个,还剩3个。
全班学生和教师齐读一遍算式。
师:老师现在请同学上来摘苹果,谁来?(摘苹果,说算式)
学生分别列出:5﹣1=4 5﹣3=2 5﹣4=1 5﹣5=0 (师板书) 2、动手操作 (1)摆小棒。
规则:每2人一组,每组准备5根小棒,1本数学本。一人摆5根小棒,从中拿走若干根(1根、2根、3根、4根、5根),另一人根据这个动作在数学本中写下相应的算式,写完后用语言表达这个算式的意义(从5根小棒中拿走几根,还剩几根)。
(2)说一说,数一数。
课件出示小老鼠搬奶酪的情境图。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