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考研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问答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8:21:3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磺胺增效剂(TMP):TMP能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二氢叶酸无法还原成四氢叶酸,从而增强了磺胺的抑制作用。

10、什么叫微生物的耐药性(抗药性)?产生途径有哪些?试述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机制及如何克服青霉素的耐药性?

答:微生物通过遗传途径等的改变产生对药物的抗性。即微生物由于与药物长期接触,而变得对它们不敏感,作用效果越来越差。

途径:基因突变,遗传重组,质粒转移

机制:①细菌能产生使青霉素失去活性的β内酰胺酶,从而使青霉素的核心结构中的内酰胺键断裂而丧失活性。

②青霉素结合蛋白发生改变

③细胞壁对青霉素类的渗透性减低

方法:第一次使用的青霉素剂量要足,避免在一个时期或长期多次使用青霉素,不同的抗生素混合使用,对青霉素进行改造,并合成半合成抗生素以及开发生物药物素。

11、微生物产生耐药性的方式?

答:微生物通过遗传途径等的改变产生对药物的抗性。即微生物由于与药物长期接触,而变得对它们不敏感,作用效果越来越差。

途径:基因突变,遗传重组,质粒转移

方式:①产生能使药物失活的酶或合成了修饰抗生素的酶; ②修饰和改变药物作用的靶位点; ③形成“救护途径”;

④使药物不能透过细胞膜; ⑤抗性菌株发生遗传变异;

⑥通过主动外排系统把药物排出体外。

12、控制有害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措施及原理。 答:灭菌;消毒;防腐;化疗

防腐措施:低温、干燥、缺氧、高渗、高酸度、加防腐剂。

13、什么是高密度培养,如何保证好氧菌的高密度培养?

是指微生物在液体培养中细胞群体密度超过常规培养10倍以上的生长状态或培养技术。 方法主要有:

1 选取最佳培养基成分和各成分含量 2 补料

3 提高溶解氧的浓度

4 防止有害代谢产物的生成

14、影响湿热灭菌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在实践中应如何正确对待?

1.灭菌物体含菌量越高需要灭菌的时间越 2 各类空气排出程度,空气要全部排尽

3灭菌对象PH,PH<6.0微生物已死亡PH 在6.0-8.0 之间微生物不会死亡

4 灭菌对象的体积,大容积培养基灭菌时必须延长灭菌时间

5 加热与散热速度,会影响培养基成分的破坏程度,应适当控制。

15、设计一个实验,从自然界中分离到以苯为碳源的微生物。 答:①从苯含量较高环境中采集土样或水样;

②配制培养基,制备平板,一种仅以苯作为唯一碳源(A),另一种不含任何碳源作为对照(B);

③将样品适当稀释,涂布A平板;

④将平板置于适当温度条件下培养,观察是否有菌落产生; ⑤将A平板上的菌落编号并分别转接至B平板,置于相同温度条件下培养;

⑥挑取在A平板上生长而不在B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在一个新的A平板上划线、培养,获得单菌落,初步确定可利用苯作为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纯培养物;

⑦将初步确定的菌株转接至以苯作为唯一碳源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药瓶发酵实验,利用相应化学分析方法定量分析该菌株分解利用苯的情况。

16、在大肠杆菌高密度培养过程中,如何克服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酸对生长的抑制?

答:乙酸是大肠杆菌产生的对自身的生长代谢有抑制作用的产物。为防止它的生成可采用以下方法: ①选择天然培养基 ②降低培养基的pH

③以甘油代替葡萄糖作碳源 ④加入甘氨酸,甲硫氨酸

⑤降低培养温度(从37度降至26-30度) ⑥采用透析培养法。

17、现牛奶中含有的大肠杆菌的浓度为1/100ml,其繁殖一代所需时间为15min,规定牛奶中大肠杆菌数不得超过30000个/ml,问此牛奶最多可保持多久?(lg2=0.3010;lg3=0.4771) 答:

18、说明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答:微生物的生长具有相当高的温度依赖性,有最低、最高、最适生长温度。温度对微生物升长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①影响酶活性,温度变化会影响酶促反应速率,最终影响物质合成。 ②影响细胞质膜的流动性,温度高则流动性高,有利于物质的传输;温度低则流动性低,不利于物质的传输。

③影响物质的溶解度,温度上升,物质的溶解度上升,温度降低,溶解度下降,影响对物质的吸收和分泌作用。 ④温度过高,酶和蛋白质变性,细胞受损;温度过低,细胞质膜冻结,酶也不能迅速工作。所以,温度高于或低于最适生长温度时生长速度会降低。

第七章:

1、什么叫Ames实验法,其主要原理是什么?请简单叙述其实验步骤。 答:艾姆斯试验是一种利用细菌营养缺陷型的回复突变来检测环境或食品中是否存在化学致癌剂的简便有效方法。

原理: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组氨酸营养缺陷型(his-)菌株在基本培养基[-]的平板上不能生长,如发生回复突变变成原养型(his+)后则能生长。

方法:在含待可疑“三致”(如黄曲霉毒素)的试样中,加入鼠肝匀浆液,经一段时间保温后,吸入滤纸片中,然后将滤纸片放置于上述平板中央,经培养后,出现3种情况;在平板上无大量菌落产生,说明试样中不含诱变剂;在纸片周围有一抑制圈,其外周出现大量菌落,说明试样中有某种高浓度诱变剂存在;在纸片周围长有大量菌落,说明试样中有浓度适当的诱变剂存在。

2、产生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原理是什么?简述筛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方法。并各举一例说明在生产实践上和理论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答:营养缺陷型:。。。原理是基因突变。

方法:①诱变处理:选择简单有效的诱变剂,处理单细胞或孢子悬液。 ②淘汰野生型:由于在诱变处理后存活的个体中,营养缺陷型的比例较低,因此可通过抗生素法和菌丝过滤法淘汰野生型菌株,“浓缩”营养缺陷型。

③检出缺陷型:用一个培养皿即可检出的,有夹层培养法、限量补充培养法、逐个检出法、影印平板法。

④鉴定缺陷型:可借生长谱法进行。即在混有供试菌的平板表面点加微量营养物,观察营养物周围是否长菌来确定该供试菌的营养要求的一种快速、直观的方法。

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谷氨酸棒状杆菌的高丝氨酸缺陷型菌株作为赖氨酸的发酵菌种。

在理论研究中的应用:利用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组氨酸营养缺陷型的回复突变来检测环境或食品中是否存在化学致癌剂。

3、菌种退化的原因?常用菌种保藏方法有哪几种? 答:主要原因:基因突变

加速退化的原因:连续传代、不适宜的培养和保藏条件。

常用菌种保藏方法:斜面传代法、冷冻干燥保藏法、液氮保藏法、砂土保藏法、冰箱保存法(斜面)、冰箱保存法(半固体)、石蜡油封藏法、甘油悬液保藏法。

4、要使发酵工厂保持产量稳定和不断获得高产菌株,从微生物的遗传变异角度考虑,你觉得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要防止菌株因自发突变而衰退,并要定期复壮。

防止菌种衰退的措施:控制传代次数;利用不易衰退的细胞传代;创造良好的培养条件;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 菌种复壮的方法:纯种分离法;淘汰已衰退的个体;通过宿主体复壮;理化因素诱变。

5、试述自发突变的机制。

答:自发突变指生物体在无人工干预下自然发生的低频率突变。

自发突变的原因有很多:

①由背景辐射和环境因素引起,如天然的宇宙射线等; ②由微生物自身有害代谢产物引起,如过氧化氢等; ③由DNA复制过程中碱基配对错误引起。

6、某菌株在基本培养基上无法生长,如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0.1﹪碱水解酵母核酸,则该菌株能生长,那么该菌株为何种突变型的菌株?请设计一实验方案以进一步确定该菌株的生长必须物。

答:该菌株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生长,添加核酸水解物后能够生长,说明突变株为碱基类似物的营养缺陷型,可通过以下方案进一步确定其营养需求:1)将该菌接种于完全培养基中,适温培养至对数期,收集细胞,以无菌生理盐水洗涤3次,制成悬液。2)将洗涤后的细胞分别涂布于基础培养基平板、完全培养基平板,然后在基本培养基平板分别加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的药物颗粒,培养。3)观察每种药物周围是否有生长。实验结果:在基本培养基上不生长,完全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哪一种药物周围有菌生长,就表明该药物是突变株的营养需求。

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考研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问答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mv1a6mq7375cln2z0an3ef8l940oa007wd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