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犯罪现象
犯罪现象:指一定时空条件下所发生的全部犯罪行为的总合。 二、犯罪的概念 ㈠刑法的犯罪概念 ㈡犯罪学的犯罪概念 三、犯罪的属性 ㈠犯罪具有阶级性 ㈡社会性 ㈢相对性
第二节 犯罪分类与犯罪人分类
一、犯罪分类的概念和意义
犯罪分类:是指根据不同的目的和标准把犯罪分为不同类别。分类标准可以是犯罪行为和犯罪人等。 二、各种分类的方法:
㈠按照对社会危害性大小对犯罪行为进行分类 ⒈英国(普通法)十四世纪把犯罪行为分叛逆罪(土地没有交给国王)、重罪(土地交给领主)、轻罪。 ⒉美国分为重罪(一年以上在联邦或州监狱服刑)、轻罪
⒊法国在刑法上分为重罪(由重罪法院判刑)、轻罪
13
(轻罪法院判处惩戒刑)。200年以来,法国重罪减少,轻罪增加,逐步将许多重罪轻罪化,即“轻罪化”运动。
⒋俄罗斯联邦在刑法典分为四类:特别严重犯罪(判刑10年以上)、严重犯罪(10年以下)、中等严重犯罪(5年以下)、轻罪(2年以下)。 ⒌我国学者按照对社会危害性程度分为:危害国家安全罪、普通刑事犯罪、轻微的违法犯罪(不追究刑事责任,但违反治安管理法的规定,需要进行行政处罚)。
㈡按照犯罪侵犯的客体不同对犯罪进行分类 ⒈1764年意大利犯罪学家贝卡利亚在他的著作《论犯罪与刑罚》中把犯罪分为三类
⒉据此许多西方国家按此思路,将犯罪分为:侵害国家权益(最早译为法益)的犯罪;侵害社会权益的犯罪
⒊我国新刑法的分类:(1997年修改后)把犯罪由八类增为十类
㈢按照行为的性质对犯罪行为进行分类
⒈意大利著名法学家加罗法洛把犯罪分为自然犯罪和法定犯罪
⒉我国一些学者按照犯罪行为性质的不同将犯罪分
14
为五类:财产犯罪 暴力犯罪 智能犯罪 风俗犯罪 破坏犯罪:
㈣按照行为形成的方式对犯罪行为进行分类 ⒈故意犯罪行为 ⒉过失犯罪行为 ⒊无罪过犯罪行为
⒋刑法理论叫绝对责任或严格责任 ㈤按照行为形式的方式对犯罪行为进行分类 ⒈作为的犯罪行为 ⒉不作为犯罪行为
㈥按照犯罪形成的特点对犯罪行为进行分类 ⒈蓄谋性犯罪 ⒉突发性犯罪行为 ⒊连带性犯罪行为
㈦西方的学者在研究犯罪进行统计时,发现实际发生的犯罪行为与司法机关掌握的犯罪行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他们主张根据犯罪行为的公开程度,把犯罪分为⒈司法犯罪⒉公开犯罪⒊实际犯罪: 三、犯罪人的分类
㈠犯罪人的定义:刑法的犯罪人与犯罪学的犯罪人的定义的区别
⒈刑法对犯罪人的定义
15
⒉犯罪学对犯罪人的定义 ㈡研究犯罪人分类的意义 ㈢犯罪人分类的一般方式
⑴根据性别⑵根据犯罪经历⑶根据年龄⑷根据精神状态⑸根据犯罪方式⑹根据犯罪性质⑺根据犯罪心理⑻根据身份⑼根据组织形态⑽根据罪行轻重⑾根据刑法条文对犯罪人的类型划分,等等。 ㈣龙勃罗梭对犯罪人的分类
⑴天生犯罪人⑵精神病犯罪人⑶常习犯罪人 ⑷激情犯罪人⑸偶然(偶发)犯罪人 ㈤菲利对犯罪人的分类
⑴常习犯罪人包括有三种,精神病犯罪人、生来身体或道德有缺陷而倾向犯罪的犯罪人、在社会环境影响下不可改正的犯罪人。
⑵偶然(偶发)犯罪人有两种,受外部影响的犯罪人、受自己感情支配的犯罪人。 ㈥从生物学角度对犯罪人分类
犯罪人的年龄、性别。如:老年犯罪人、成年犯罪人、未成年犯罪人、男性犯罪人、女性犯罪人。 ㈦心理学角度对犯罪人分类 ㈧社会学角度对犯罪人分类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