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八下语文第一次月考
质量检测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7分)
1.背诵默写。(11分,每空1分)
①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②《过零丁洋》中表现作者崇高爱国情怀和坚贞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有一句诗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与这句诗意境相似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千古名句是: , 。
⑥杜牧《赤壁》中作者抒发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题。(6分)
时间像一条宁静的小溪,清澈的流动之间响亮着脆美的水声。流过高山,流过峡谷,流过花团锦簇( )的草原,流过广袤( )无垠的沙漠,流经翠阴花香的小弯,流经..蝴蝶翻飞的青草地。有时我míng sīxiá xiǎng____________:时间的流逝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又让我们忘记太多的不美丽,所有的一切经过时间的清理和过滤都会变得清新、美好。在时间面前,或许一切都显得àn rán shī sa______________,由于我们在与时间同行时,也怀揣一份美好,并坚持这份美好,努力向前,微笑着前行! ①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2分)
花团锦簇( ) 广袤( )无垠 ..②根据文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míng sīxiá xiǎng( ) àn rán shī sa ( ) ③划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2分)
修改后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性学习。(6分)
活动一:探究下列材料,写出你的发现。(2分)
1
(1)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的嫦娥三号探测器送入轨道。玉兔月球车,将开展预定的月面巡视勘察,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等一系列科学探测。
(2)2014年2月22日,“玉兔号”月球车再次进入月夜休眠,至今尚未醒来。两会期间,恰逢月球上的月夜,第三次进入月夜休眠的月球车玉兔,受到很多代表委员的牵挂。包括广大科学爱好者,普通老百姓,都牵念着月球车玉兔的健康和安危。
(3) “啊??我坏掉了”“ 掐爪一算,月夜又快来了。上次入睡前让好多小伙伴伤了心??这次一定会高高兴兴睡过去!”??月球车“玉兔”的微博用第一人称的讲述、卖萌的语言风格在中国网民与玉兔间维系着穿越地月的人机联络,的确萌劲十足,引发高度关注。 探究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玉兔号”月球车将担负起中国乃至世界的登月重任。请你为“玉兔号奔月”写一则宣传标语。(2分)
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嫦娥三号登陆月球第三次进入月夜休眠的月球车“玉兔”至今未醒, “玉兔”号月球车的健康和安危牵动人心,网友排队在微博留言栏里叫玉兔“起床”。假若你也有微博,在留言栏里你会对“玉兔”留下怎样的祝福?(2分)
我的留言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著阅读(4分)
①《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的凡尔纳,他被公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部小说主要讲述______________号潜艇的故事。(2分)
②凡尔纳小说的许多科学幻想已被后来的科学幻想所证明。现在不但海底潜艇早已成为现实,而且连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这样的梦想也早已实现。(2分) 二、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5—9题。(14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媵人持汤沃灌( ) (2)同舍生皆被绮绣( ) ..(3)援疑质理( ) (4)礼愈至( ) ..6. 翻译下列句子。(4分)
2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_______ _____ (2)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____________ _ ________ 7.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两处即可)(2分) 余因得遍观群书。 8.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思索作者的求学经历,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你所获得的启示。(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再塑生命》选段,完成10-12题。(7分)
记得有一天早晨,我第一次问起“爱”这个字的意思。
①当时认识的字还不很多,我在花园里摘了几朵早开的紫罗兰送给莎莉文老师。她很高兴地想吻我,可我那时除了母亲外,不愿意让别人吻我。那时候,莎莉文小姐用一只胳膊轻轻地搂着我。在我手上拼写出了“我爱海伦”几个字。 “爱是什么?”我问。
②莎莉文老师把我搂得更紧了,用手指着我的心说:“爱在这里。”
我第一次感到了心脏的跳动,但对老师的话和动作依然迷惑不解,因为当时除了能触摸到的东西外,我几乎什么都不懂。
我闻了闻她手里的紫罗兰,一半儿用文字,一半儿用手势问道: ③“爱就是花的香味吗?” “不是。”莎莉文老师说。
我又想了想。太阳正温暖地照耀着我们。
④爱是不是大阳?”我指着阳光射来的方向问,“是太阳吗?”
当时在我看来,世界上没有比太阳更好的东西了,它的热力使万物茁壮生长。但莎莉文小姐却连连摇头,我真是又困惑又失望,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老师不能告诉我,什么是爱呢?
一两天过后,我正用线把大小不同的珠子串起来,按两个大的、三个小的这样的次序。结果老是弄错,莎莉文小姐在一旁耐心地为我纠正错误。弄到最后,我发现有一大段串错了,于是,我用心想着,到底应该怎样才能把这些珠子串好。莎莉文老师碰碰我的额头,使劲地拼写出了“想”这个字。
3
这时,我突然明白了,这个字原来指的是脑子里正在进行的过程。这是我第一次领悟到抽象的概念。
我静静地在那里坐了许久,不是在想珠子的排列方式,而是在脑海中用新的观念来寻求“爱”的解释。那天,乌云密布,间或有阵阵的细雨,突然间太阳突破云层,发出耀眼的光芒。
⑤我又问老师:“爱是不是太阳?”
“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老师回答说。她似乎意识到我仍然是困惑不解,于是又用更浅显、但当时我依然无法理解的话解释说:“你摸不到云彩,但你能感觉到雨水。你也知道,在经过一天酷热日晒之后,要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会是多么高兴呀!爱也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没有爱,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
刹那间,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
10.选段最后一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出了海伦真正理解了什么是“爱”,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画线处运用了什么描写?有怎样的表达作用?(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爱”这种抽象的概念来看,沙莉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阅读《雾霾》选段,完成13-15题。(7分)
雾霾
⑴连日来,一条深褐色的巨大污染带斜穿1/3的国土.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空气污染指数纷纷爆表,雾霾天袭扰中东部大城市。 网友调侃,“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究竟什么雾霾天,在这,我给大家做一下科普性的介绍。
⑵霾(mái),也称灰霾(烟霞)。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或灰霾,它可在一天中任何时候出现。 ⑶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成因有三: ..一是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 二.是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三. 是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形成在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