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点讲座: 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测量
——欧姆定律在实验题中的灵活应用 湖北省建始县第一中学
王学章
序:全国高考“理综卷”中的物理实验题,电学实验出现的频率很高,这类实验须遵守三个原则:安全性原则、精确性原则、方便性原则。为了让学生对有关问题有一个基本的把握,我今天给大家讲座的是“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测量。” 【知识预习】
1、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I?【讲座设计】
(一)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测量
1、据实验器材的给定设计实验电路 2、数据处理的方法及其拓展
(二)电阻的测量及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测量的交错设计 【讲座进程】
一、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测量
1、粗测电动势——用电压表测电源的开路电压(电压表内阻越大,测量结果越精确) 2、中学教材的给定实验电路:
实验原理:E?U?Ir
实验方法:测量多组U、I数据,用
公式法或图象法求E、r
3、不同器材的给定和相应的方程表达——公式法处理实验数据 (1)伏特表、安培表、滑动变阻器:?U R2、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I?E R?r?E?U1?I1r 联立求出E、r
?E?U2?I2rU2?E?U?r1?R?1(2)伏特表、电阻箱: ? 联立求出E、r
U?E?U?2r2?R2?(3)安培表、电阻箱: ?
4、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
?E?I1(R1?r) 联立求出E、r
?E?I2(R2?r)(1)测量多组I、U值 U ①图线纵截距=E
E 作出U?E?Ir图象 ②图线斜率绝对值=r
O I短 I (2)测量多组U、R值 ①:图线纵截距? 作出
1 E11rr??图象 ②:图线斜率? UEE(R0?R)E例1:由图象求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由图象求得:E=10V r=46?
(3)测量多组I、R值 ①:直线斜率 =E 作出R?RA?E1 ?r图象 ②:纵线截距的绝对值=r
I例2:由图象求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
由图象求得:E=3V r=1?
5、关于给定电源和电阻构成的确定电路的图象分析 (1)图象:
(2)图象信息:
①图线Ⅰ的纵截距——电源电动势E=3V ②图线Ⅰ的斜率——电源内电阻r = 0.5Ω ③图线Ⅱ的斜率——外电阻R=1Ω
④图线Ⅰ和Ⅱ的交点的物理意义——该电源(E、r)和R组成电路的工作状态
图线Ⅰ的方程:U=E-Ir 图线Ⅱ的方程:U=IR
⑤交点纵坐标——电源的输出电压(交点横坐标—电路中的电流) ⑥交点两坐标乘积——电源的输出功率 P=IU=4W ⑦电源效率??
二、电阻的测量及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测量的交错设计,相映成趣
例题3:现要测电阻R0阻值和干电池的电动势E及内阻r,给定的器材有:两个理想电压表○V(量程均为3V),理想电流表○A(量程为0.6A),滑动变阻器R,待测的电阻R0,两节串联的电池,电键S及导线若干;某同学设计一个如图(a)所示的电路同时测电阻R0阻值和电池组的电动势及内阻,调节变阻器,两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得多组U1、U2、I的读数,并作出U1—I图(图线1)和U2—I图(图线2),见图(b)。 (1)由图可知得出电阻阻值为 4.0 Ω
(2)电池组E的电动势为 3.0 V,内阻为 2.0 Ω
例4:请从下列器材中选择适当仪器设计一个电路,要
求用此电路既能测量待测电阻Rx的电阻(约500Ω),又能测量电源E的电动势。
U?100%?66.7% Ea.待测电阻Rx:阻值约500Ω
b.滑动变阻器R1:总阻值1000Ω
c.电阻箱R2:最大阻值999.9Ω
d.电阻箱R3:最大阻值99.9Ω
e.电流表G:量程3mA,内阻约50Ω
f.电源E:电动势约为3V,内阻很小但不可忽略
g.单刀双掷开关一个及导线若干
(1)实验中应选取的器材有: abcefg (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序号) (2)请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3)在测出电阻Rx的值后(记为Rx),再利用此电路测量电源E的电动势:调节相应元件,测量两次并记录电阻箱读数R和R′ 记对应的电流表读数I和I′ 用上述物理量表示电源E的电动势为
II?(R?R?)
I??I结束语:在复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常规实验和创新实验的联系与区别,我希望今天的讲座能对同学们突破实验“瓶颈”、提高解实验题的能力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