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验
成功考生谈申论学习经 第十章 成功考生谈申论学习经验
申论我考了91分
帅理
人生中有很多事情是冥冥中早已注定的,就像我和公务员考试的结缘。最早接触到公务员考试是在大学时代,对于理工科的同学来说,我们在读书之余没有纷繁的娱乐方式。直到有一天,有一个同学拿了一套据说是测试智力的题给我做,做完之后,得到的分数虽然不高,但是题目却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从中认识了像小学奥数一样的数学题,像福尔摩氏侦探集中经常出现的逻辑推理,像计算机数学模型中的图形报表和资料分析,还有很多五花八门的常识题,以及每一段话讲一个故事的片段阅读题。
由于题目的趣味性,公考的题目逐渐成为我学习之余的娱乐方式,陪伴我度过了从大学到研究生的漫长岁月。在其间,我也参加过多次考试。记得第一次行测考试,我考到七十分左右,心里的紧张让我失去了节奏,很多平时都能完成的题目在考场上却一片茫然。下来我进行了总结,发现很多平时有用的办法,
在考试的时候是很不实用的,因为考试的时间非常紧迫,考试时承受的心理压力很大,所以必须采用一些简单而通用的办法,来适应考试的需要。
之后,全国的辅导机构慢慢多了起来了,我不断学习各个辅导机构的行测解法,对每一种题型都在反复比较之后提炼出一种最优化的解法。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解法越粗犷,适用的题越多,但是每道题的精度越小。解法越细致,每道题的精度越高,但是越难以掌握,甚至到最后会产生思路上的混乱。就像我们所说的:数学题用数学专业的方法来解、逻辑题用逻辑专业的方法来解、语文题用语文专业的方法来解,到最后,要考试成功必须精通多个专业的知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我在归纳方法的时候,除了注重节约时间、提高准度,还特别注意了方法的简单化和系统化,追求一种题型一句话,一句话解决所有问题。带着这些方法,我又走上了行测的考场,考出了78分的成绩,这次做题的时候我感觉上是比较轻松的。不过,还没有达到完全的突破,我总感觉还差点什么。
直到最后,我遇到了郭五林老师。在向郭老师学习的过程中,我领会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行政能力测试是对公务员的各项能力进行考察和筛选,而不
是专业性的考试。至此,我终于从专业考试的局限中跳出来,不再把行测看作语文考试、数学考试、逻辑考试等的组合,而是从公务员考试的角度来看待行测。以言语理解为例,我们不再把其看作是语文考试的中心思想归纳、选词填空等等,而是从考察公务员的四个基本能力(一是全面分析问题,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从现象中推测出对策,进行有关联的引申的能力,三是把握细节信息,定位判断语句正确与否的能力,四是分析词句间的关系,判断信息关联和对应的能力)入手,分析题目的类型和考察重点;从考察公务员日常行为准则入手(要立足于务实有效解决,要立足于全面综合解决,要立足与中庸平和解决),分析我们选出的选项应该具有的特点(带有对策、全面综合、语气相对)。郭老师对公务员特点规律进行的深入研究,帮助我实现了对行测的突破。我带着最新研究出的行测万能模式,在多次的考试中,都取得了80分以上的好成绩,而且在最近的考试中还获得了第一名。
自己的成功不算成功,大家的成功才是最大的幸福。为了实验行测万能模式的实用性,我们选择了6个不同专业的同学进行实验。他们在使用了这个方法之后,都顺利地考上了国家机关或者省级机关的公务
员。当前,正在使用这套办法的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央团校)的同学、团中央下属事业单位的同学、人民日报的同学、中央电视台的同学等等,腾讯QQ的也对这套办法的推广给予了关注,我们希望可以把这套方法推荐给更多考生使用。
行测万能模式有三个主要的特点:
一是系统化,建立了解题体系。无论题型怎么变化,都包含在体系之内,避免考生背尽历年真题、遇到新题仍无从下笔的悲剧。同时,形成批量解题,不去计较个题得失,保证整体成功率,不仅让考生会做题,还要让考生会选题来做。
二是又好又快做题,拒绝一般解法,采用优化解法,节约做题时间,提高做题准确率。
三是形成做题三步曲。第一步,一秒钟看出题型。第二步,每种题型给出一句话。第三步,一句话解决所有问题。
最后,再分享一下我申论考试的经历。本来申论一直是我的薄弱环节,在这里要特别感谢郭老师帮我解决了申论的难题。郭老师是“中国申论研究第一人”、“中国申论大师”,并且作为宜宾学院中国公务员考试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公务员考试研究,深谙命题规律,熟悉阅卷规则,具有丰富的培训经验,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