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届高考历史-新航路的开辟-历史专题练习(三十二)及答案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1 9:23: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8届高考历史专题练习(三十二)

新航路的开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 A.商贸中心的转移 C.世界市场的形成

B.殖民争霸战争的失败 D.西班牙、葡萄牙的竞争

2.从整体史观讲,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世界近代史上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 A.西方的殖民掠夺 C.正常的文化交流

B.东西方的借鉴学习

D.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碰撞

3.明初以来一直维持在1:6上下的金银比值到崇祯(1628~1644)年间变为1:15.对此,顾炎武认为是“天启中权阉用事,百官献媚者皆进金卮,金价渐贵”所致。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应该是( ) A.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长期入超 C.海禁造成对外贸易大幅萎缩

B.新航路推动全球贸易时代来临 D.明朝政府推行赋役征银的结果

4.1675年,皇家出资的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成立,查理二世在委任状中规定,天文台的任务是“修订行星运动表和恒星方位表,以寻求确定经度的精确方法”。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 A.民主政治推动科学进步 C.思想解放开拓人类视野

B.工业革命呼唤理论指导 D.远洋航行需要科技支撑

5.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16世纪的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

A.“工业革命” B.“价格革命” C.“商业危机” D.“商业革命”

6.“中世纪的西欧人认为,这些由习惯限定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农奴占有土地的权利,都具有法律效力……当佃户的权利受到领主侵犯而又不能得到法庭保护时,自由身份的佃户可以越过庄园法庭向王室法庭申述冤情。……在许多情况下,在佃户的集体压力下,地租不仅难以浮动,还出现一再下降的趋势。”这反映了西欧( )

A.中世纪收取固定地租的原因 C.商业革命推动资本原始积累

B.价格革命对农民有利 D.封建制度已完全解体

7.有同学看到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欧洲十大城市排行榜,发现伦敦、里斯本、阿姆斯特丹在1400年的时候尚未进入排行榜,1700年的时候不仅都跻身排行榜,而且排名靠前,分别位列第二、第五和第六。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 A.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C.商业和贸易的发展

B.资产阶级革命 D.殖民扩张活动

1 / 9

8.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在他第一次航海87年后,西方航海家的探险活动也相继开始。郑和去世之后中国的航海活动就此终结,而西方的航海活动却方兴未艾。出现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A.制度和文化的不同 C.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B.参与者思想解放的程度不同 D.领导者和航海家的目的不同

9.西班牙萨拉曼卡学派提出了“价格革命”一说,认为发生于西班牙的物价飞速上涨是由于美洲金银大量进口所致。后来的绝大多数人接受了这个观点。而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了货币数量方程式,即“PT=MV”(P、T、M、V分别代表价格、交易量、货币、流通速度),认为在均衡条件下价格水平是货币供给量的函数。费雪的观点( ) A.理论上充实了“价格革命” C.认为“价格革命”由贸易决定

B.认为“价格革命”并没有发生 D.从根本上否定了“价格革命”

10.据记载,随着美洲的发现,17~18世纪共有大约10万吨白银流入欧洲,而同时这些白银又以40%(约3.2万吨)的比率流入亚洲。欧洲白银“外溢”( ) A.加速了价格革命的发生 C.促进了世界性贸易的发展

B.导致了西欧经济的衰退 D.反映了商业中心的转移

11.15世纪早期,“一公斤胡椒在印度产地的价格为1至2克白银,在亚历山大港的价格为10—14克,在威尼斯达14—18克,在欧洲各消费国则达20-30克。”这反映了( ) A.东西方之间的陆路通商要道被阻断 C.商业危机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因素

B.欧洲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大量香料 D.价格革命导致欧洲商品价格的暴涨

12.在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非洲、亚洲和美洲的经济都发生了变化。由于欧洲与世界的贸易联通,一场全球范围内的交换开始了,包括人种、商品、技术、观念,我们将这种变化称为“哥伦布大交换”,以此来纪念克里斯特夫·哥伦布。该材料说明新航路开辟( ) A.促进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推动了世界经济文化交流 商业联系。”这表明( )

A.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快速发展 C.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B.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 D.经济活动取代了战争

B.引发了早期殖民扩张 D.推动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

13.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在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

14.《欧洲瓷器史》第一章提到:(明清时期,欧洲)“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地道的欧洲风格的器皿”。这段材料主要说明( ) A.中国传统手工业发展受世界市场影响 C.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B.明清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 D.欧洲普遍采用中国的制瓷技艺

15.南宋《梦梁录》记载“风雨其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材料中“针盘”在欧洲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 A.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C.诞生了地理大发现

B.加速了文化进程 D.引发了工业革命

2 / 9

16.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当时美洲印第安人后裔也用一种另类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以下几条标语,你认为哪一条最能表现他们的感悟( ) A.“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C.“新大陆的伟大发现者”

B.“感谢哥伦布将光明带给我们” D.“美洲近代化的开创者”

17.有些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的“分水岭”的含义是( ) A.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到大西洋沿岸 B.人类从封闭走向开放

C.世界从孤立、分散、隔绝走向整体的开始 D.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

18.16世纪,来自美国的玉米、烟草,亚洲的香料、茶叶,非洲的黄金、象牙等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市场。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 A.新航路的开辟 C.汽船的出现

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D.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19.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的手段。”这反映出15世纪的欧洲( ) A.东西方贸易开通 C.宗教改革开始

B.商品经济发展 D.出现了商业革命

20.1492年8月,三艘帆船从西班牙帕洛斯角启航,到了10月7日他们发现了飞鸟,但是没有看到陆地,船员们焦躁不安起来,船长许诺,如果三天内看不到陆地就返航。恰好第三天,他们发现了巴哈马群岛,并在岛上看见几乎全身赤裸土著人——印第安人,船长立即宣布该岛为西班牙王室所有。该船长可能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二、非选择题:(本大題共3小题,共计5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新大陆发现,世界开始变得越来越小。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显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现如今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材料二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进行的征服和掠夺,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殖民时代》

材料三

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有10个国家接受邀请,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始,后来逐步发展

3 / 9

成为世界性盛会。为了显示国力,英国政府耗用4000多吨铁和400吨玻璃,建造了一座长逾1800英尺、高逾100英尺的“水晶宫”。此次博览会令人瞩目的展品当属引擎、印刷机和纺织机械等产品。

——《水晶宫及其经验》

材料四

有人描述20世妃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 (1)材料一中说“世界开始变得越来越小”得益于什么事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1851年英国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英国为工业革的开展做了哪些准备?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世界市场是怎么形成的? 2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材料二

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机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唱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认为“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的理由是什么?概述英国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的政治、经济条件。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工业文明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23.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是一部各个地区相互联系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这两个事件某种程度上把世界上相距遥远的部分连结在一起,使它们能互通有无,增加彼此的快乐,促进彼此的工业,因此,它们的总体趋势似乎是有益的。

——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二

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以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 / 9

材料三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两位作者评述历史问题的角度。并归纳两人在看待新航路开辟问题上的异同。(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1763年至1914年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根据所学知识,简述欧洲是如何成为“全球主人”的。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世界市场形成过程对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2018届高考历史专题练习(三十二)

新航路的开辟

答 案

1~5.AABDD 6~10.ACAAC 11~15.CCBAC 16~20.ACABC 21.(1)新航路开辟

(2)第一次工业革命,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为工业革命开展奠定基础;海外殖民虐夺为工业革命积累资金;圈地运动的开展为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劳动力;广阔的开海外殖民地为工业革命提供的市场;手工广场积累了大量生产经验。

(3)新航路的开辟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22.(1)理由:葡、两西国最早支持开辟新航路。条件: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确立(或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制度确立);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2)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型交通工具出现;新型娱乐传媒出现。 23.(1)角度: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世界联系等)

同:都认为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是人类由分散走向统一的开始。

异:材料一认为新航路开辟对世界总体上是有益的;材料二认为是有冲突的,而且欧洲人是占支配地位的。(依据材料其它表述也可,离开材料的表述不给分,)

(2)简述: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确立并完善了近代民主政治,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工业革命改变经济结构,实现了工业化,增强了经济活力和综合国力;通过启蒙运动使人文主义思想进一

5 / 9

2018届高考历史-新航路的开辟-历史专题练习(三十二)及答案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n3jo1bas19da6a52gje3fmdy9ulfu00gi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