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B企业生产产品领用材料8000元,车间一般消耗领用2000元,应记入( )。 A.原材料的借方 B.管理费用的借方
C.生产成本的借方 D.制造费用的借方 E.库存商品的借方
35.下列经济业务中,引起会计等式一方发生变化的有( )。 A.购进材料尚未付款 B.以银行存款购进材料 C.取得借款并存入银行 D.提取盈余公积
36.收回职工交同的预支差旅费现金500元。该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有( )。 A.应收账款 B.其他应收款 C.管理费用 D.库存现金
37.会计等式可用公式表示为( )。 A.资产=权益
B.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C.资产=负债+权益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E.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38.下列业务中,引起会计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发生增减变动的有( )。 A.接受投资人追加的投资 B.用银行存款偿还长期借款 C.购进材料尚未付款 D.收到应收销货款存入银行 39.下列经济业务中导致负债增加的有( )。
A.向银行借入2年期借款 B.向供应商赊购半成品一批 C.收到客户交来前欠货款一笔 D.收到投资人投入车床一台
40.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这 是( )账户四项金额要素之间的关系。 A.资产 B.负债 C.所有者权益 D.收入 E.费用 四、判断题
1.会计账户的设置确定了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 )
2.设置会计科目不仅可以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在相应的账户中进行分门别类地记录,而且还可以序时、连续、系统地反映因经济业务发生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以提供会计信息。 ( ) 3.账户的余额一般与该账户记录减少发生额的方向一致。 ( )
4.会计账户按其经济内容分类可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 ( )
5.在设置会计科目时,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 ) 6.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方法的组成部分。 ( )
7.账户中记录的金额包括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四项指标。 ( )
8.各个单位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经济管理要求,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确认、计
量规定的前提下,可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 ( )
9.在每一个具体账户的左右两方,究竟哪方登记增加,哪方登记减少,取决于所采用的记账方法和账户所记录的经济内容(即账户性质)。 ( ) 10.账户的左方只能记增加额,右方只能记减少额。 ( )
11.会计科目和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 ( )
12.总分类科目、二级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共同对某类会计要素的有关项目进行详
细程度不同的分类核算,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后者统驭前者,前者从属于后者。 ( )
13
13.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有什么样的会计科目就有什么样的账户。 ( )
14.任何一个明细分类科目都对应着一个所属总分类科目,任何一个总分类科目也同样对应着相应的明细分类科目。 ( )
15.反映利润实现情况的账户主要有“本年利润”账户和“利润分配”账户。( ) 16.所有盘存账户通过设置明细分类账,都可以提供实物和价值两种指标。 ( ) 17.如果企业的预收、预付业务不多,可以不单独设置“预收账款”、“预付账款”账户。 ( ) 18.债权债务结算账户是具有双重性质的账户,结算账户只提供价值指标,应该根据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余额方向判断账户的性质。 ( )
19.附加账户与其被调整账户的性质相同,账户的结构相同,账户的余额方向相同。如果被调整账户的余额在借方(或贷方),则附加账户的余额也必定在借方(或贷方)。( )
20.会计核算中所有的总分类账户都要设置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 ( ) 21.利润在本质上讲是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亏损则是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 ) 22.资产和权益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从数量上看,有一定的资产,就必然有对这些资产的权益,即任何企业在特定时点上所拥有的资产与其权益的总额必然相等。( )
23.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只会使资产和权益总额发生同增或同减的变化。 ( )
24.所有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会计恒等式两边发生变化。 ( )
25.资产是一种经济资源,具体表现为具有各种实物形态的财产。 ( ) 26.“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等式适用于所有企业的会计核算。 ( ) 27.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不仅不受任何会计事项的影响,而且不受企业类型、时间和地点的影响。 ( )
28.单式记账法在核算有关应收款、应付款的现金、银行存款收付业务时,可以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登记,因此,单式记账法可以全面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 ) 29.复式记账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通过三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以相等的金额来记录每一项经济业务。 ( )
30.无论发生什么类型的经济业务,资产总额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总额总是相等的。( )
31.复式记账法具有能够反映资金运动全貌、有完整的账户体系和便于检查账户记录正确性的特点。 ( )
32.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是反映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如考虑收入、费用等动态要素,则资产与权益总额的平衡关系必然被破坏。 ( )
33.借、贷不仅作为记账符号,其本身的含义也应考虑,“借”只能表示债权的增加,“贷”只能表示债务的增加。 ( )
34.借、贷两字不仅是记账的符号,而且是债权、债务的真实反映。 ( ) 35.借贷记账法要求,如果在一个账户中记借方,在另一个或几个账户中则一定记贷方。 ( )
36.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有左必有右,左右必相等”。 ( )
37.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每个账户的借方数一定要等于贷方数。 ( )
38.在借贷记账法下,收入和费用类账户期末一般无余额。 ( )
39.不管是一贷多借,还是一借一贷,借、贷方的金额肯定是相等的。 ( ) 40.成本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的结构是相同的,即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为零。 ( )
五、案例分析题
14
1.曙光工厂的财务状况如下所示: (1)工厂的厂房200万元。
(2)工厂车间当期发生的设备修理费2万元。 (3)工厂储备的原料50万元。
(4)工厂仓库中的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20万元。 (5)工厂购买的生产用的煤炭13万元。
(6)工厂以交易为目的投资的股票25万元。
(7)工厂购买的、准备持有到期的国债10万元。
(8)工厂和客户发生的交易金额为8万元,对方尚未付款。 (9)工厂和供应商发生的交易金额为15万元,工厂尚未付款。 (10)工厂收到投资者甲追加的货币资金投入40万元。
(11)工厂收到新投资者投入的超过持股比例的货币资金20万元。 (12)工厂当月实现的净利润为30万元。
(13)根据计算结果,工厂应当付给投资者的分红为10万元。 (14)工厂的库存现金5万元。
(15)工厂存在开户行的存款为23万元。
(16)工厂物资采购人员预借的差旅费为8000元。
(17)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工厂提取的盈余公积金为3万元。
(18)工厂对西海公司进行长期投资15万元,占西海公司注册资本的50%。 (19)工厂当年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额为13万元。 (20)工厂当年销售产品取得的收入为58万元。 (21)工厂当年发生的销售产品的成本为40万元。 (22)工厂当年发生的管理费用为26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填写表4—14: 表4-14 单位:万元 项目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科目名称 资产 负债 所有者 权益 基本 帐户 调整帐 户 成本帐 户 损益计算 帐户 15
(15) (16) (17) (18) (Ⅱ9) (20) (21) (22) 2. A企业相关财务数据如下所示: (1)2010年1月1日权益总额238000元。 (2)2010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252000元。 (3)2010年全年收入总额135000元。
(4)2010年度没有借款也没有接受投资,也没有其他事项。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2010年度的费用支出是多少?并列出期末资产与权益的会计等式。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会计科目
2.总分类科目 明细分类科目 3.账户的名称 账户的方向 4.会计科目
5.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发生额 本期减少发生额 期末余额 6.反映资产的账户 反映负债的账户 反映所有者权益的账户 7.反映收入的账户 反映费用的账户 反映利润的账户 8.投资者投入资本 留存收益 企业利润的实现和分配情况 所有者
权益其他来源
9.收入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10.基本账户 调整账户 成本账户 损益计算账户 11.静态会计等式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12.所有者权益 债权人权益
13.动态会计等式 收入 费用 利润 14.交易 事项
15.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16.资产 负债 17.借贷
18.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19.一借一贷 一借多贷 多借一贷 多借多贷 20.290 21. 5000
二、单项选择题
1.C 2.D 3.C 4.A 5.D 6.C 7.B 8.A 9.A 10.C 11.D 12.C 13.A 14.C 15.C 16 B 17.B 18.A 19.C 20.A 21.C 22.A 23.D 24.B 25.C 26.B 27.A 28.A 29.B 30.D 31.D 32.B 33.D 34.C 35. C 36.B 37.D 38.D 39.D 40.B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