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 B、4 C、5 D、6
22、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在建设工程合格后( A )个工作日出具质量监督报告。 A、5 B、7 C、10 D、15
23、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 B )。 A、有关施工图纸 B、有关工程质量的文件和资料 C、有关财务资料 D、有关计算机管理文件
24、质量监督人员在检查中发现工程质量存在问题时,有权( A )责令限期改正。 A、签发整改通知 B、罚款 C、局部停工 D、进行检测
25、建筑结构包括建筑工程的( C )。
A、地基和基础 B、结构工程 C、基础和主体结构 D、主体结构
26、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档案主要内容包括( C )项。 A、10 B、8 C、12 D、15
27、现场监督抽查方法可以采用检测仪器对工程结构进行( A )。 A、现场抽样测试 B、现场检测 C、现场试验 D、现场检验
28、反映工程质量发展状态和变化的信息是指( D )。 A、内部质量信息 B、外部质量信息 C、指令质量信息 D、动态质量信息
29、建设工程质量信息的内容主要包括( B )。 A、7 B、8 C、9 D、10
30、实行工程质量信息的( C ),是开展建设工程质量信息管理的基本原则。 A、分级管理 B、统一管理 C、闭环管理 D、优化管理
31、物理检验法包括:度量检测法、机械检测法、电性能检测法和( A )。 A、无损检测法 B、化学检验法 C、光学分析法 D、破损检测法
32、误差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 D )。
A、检测误差 B、绝对误差 C、相对误差 D、过失误差
33、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信息由( C )和其他信息构成。 A、文件信息、语言信息 B、图片信息、网络信息 C、文字信息、语言信息 D、文字信息、语音信息
4
34、按照国际通行规则推行各种标识制度,包括产品安全标志、生产许可证标志、警示标志、特性标志、认证标志、( A )和保险标志等。
A、防伪标志 B、质量标志 C、产品标志 D、商品标志
35、质量监督经济效果是衡量( D )的重要标志。 A、质量管理 B、质量水平 C、质量效果 D、质量监督活动
36、工程质量信息收集要求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 C )。 A、真实性 B、连贯性 C、连续性 D、系统性
37、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于( C )实施。 A、1998年 B、1999年 C、2000年 D、2001年
38、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 B )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A、单位 B、行政机关 C、个人 D、执法机关
39、当事人对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 C )或者提出行政诉讼。 A、不执行 B、进行调解 C、申请行政复议 D、上告
40、工程竣工验收工作由( D )负责组织实施。
A、施工单位 B、监理单位 C、监督机构 D、建设单位
41、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是建设部( B )。 A、279号令 B、81号令 C、79号令 D、50号令
42、在我国的国民经济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管理的活动中,为了保证这些环节健康和有效的实施,( A )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A、监督 B、检查 C、指导 D、执法
43、( C )是国民经济管理范畴的概念,是国民经济管理学的组成部分。 A、质量管理 B、监督管理 C、质量监督 D、质量监督管理 44、目前信息传递中,( B )速度快、质量高。 A、传真传递 B、计算机网络传递 C、电讯传递 D、直接传递
45、信息的加工处理主要是指对所收集的事故的原始信息按一定的( B )进行审查,筛选、分类、统计、计算和分析的过程。
A、内容和方法 B、程序和方法 C、分类和条件 D、内容和程序
5
46、信息反馈根据时限要求分为定期反馈和( D )。 A、不定期反馈 B、准时反馈 C、及时反馈 D、紧急反馈
47、质量监督的效果存在于各个不同的相互制约,互相关联,纵横交错的方面,需要进行综合分析,以获得最佳效果,就是( A )。
A、质量监督的综合性 B、质量监督的广泛性 C、质量监督的实效性 D、质量监督技术效果
48、对标准及其指标的( D )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必要的论证,是制订标准的技术依据。 A、科学性 B、适用性 C、公正性 D、先进性
49、( D )是工程建设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的基础。
A、企业管理 B、企业目标 C、企业原则 D、企业标准化
50、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是( A )。
A、技术标准 B、技术规程 C、强制性标准 D、地方标准
51、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依据的重点是( B )条件。 A、地方标准 B、国家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 C、国家工程建设标准 D、工程建设推荐性标准
52、建设工程的实体质量监督以( C )方式为主,并辅以科学的检测手段。 A、检查 B、巡查 C 、抽查 D、定期抽查
53、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必须有健全的技术管理和( C )。 A、行政管理制度 B、质量监督制度 C、质量管理制度 D、岗位管理制度
54、抽查型的质量监督应以( B )为主。
A、抽样检验 B、抽样检查 C、全数检验 D、全数检查
55、建设单位进行竣工验收时,应组织设计、( A )、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 A、施工 B、勘察 C、装修单位 D、监督机构
56、施工单位必须按照( B )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不得偷工减料。 A、施工图册 B、工程设计图纸 C、施工方案 D、施工质量标准
57、设计文件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设计( A )要求,注明工程合理使用年限。 A、深度 B、程度 C、广度 D、标准
6
58、质量认证一般分为“合格认证”和“( B )”。
A、质量认证 B、安全认证 C、中介机构认证 D、产品认证
59、抽样检查中常用的批质量表示法有( C )种。 A、6 B、5 C、4 D、3
60、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建设工程的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最低保修期限为( A )。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61、建设单位应当自领取施工许可证之日起( B )内开工。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一年
62、质量监督机构实行站长负责制,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实行( A )责任制。 A、质量监督工程师 B、监督人员 C、岗位 D、监督工程师
63、建设单位应当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 D )日内,依照《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向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A、7 B、9 C、5 D、15
64、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报告,申请工程竣工验收。实行监理的工程,工程竣工报告须经( A )签署意见。
A、总监理工程师 B、总监督工程师 C、监督工程师 D、监理工程师
65、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的主要内容是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 D )和与此相关各方质量行为。 A、竣工验收 B、使用功能 C、竣工备案 D、环境质量
66、根据国家强制性标准,对材料和预制构件的外观( B )、性状、数量等进行检查。 A、规格 B、尺寸 C、质量 D、材料
67、产品质量存在波动和变异是客观存在的,对产品正常波动的因素应视为( A )。 A、不可消除因素 B、可消除因素 C、固定因素 D、不可预见因素 68、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不仅是咨询、勘察、设计、施工企业据以生产的标准,也是国家据以进行( B )的标准。
A、质量统计 B、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和评价 C、制定工程质量方针 D、工程质量大检查
69、所谓质量控制是指( A )。
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