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4:05: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楚人学舟

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遮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②折:调头。旋:转弯。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④亟:突然。犯:碰到。⑤柁:同“舵”。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其始折旋疾徐( ) (2)乃四顾胆落( ) . 1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椎鼓径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鲁人徙越

读下列这则文言文,回答14~16题(6分)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屦:麻鞋。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④跣:赤脚。

14.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2分)

(1)或谓之曰 (2)以子之长 15.翻译划线句(2分)

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16.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三、芒山盗

宣和间,芒山有盗临刑,母亲与之诀(jué)。盗对母云:“愿如儿时一吮母乳,死且无憾。”母与之乳,盗啮断乳头,流血满地,母死。盗因告刑者曰:“吾少也,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故恨杀之。”呜呼!异矣,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 1.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1)愿如儿时一吮母乳 (2)盗因告刑者曰 (3)以至不检 (4)夫语“教子婴孩”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 吾少也,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 译文:

(2) 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 译文:

3.对下列句中的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芒山有盗临刑 (3)愿如儿时一吮母乳 (2)盗一菜一薪 (4)母与之乳

A、(1)与(2)相同,(3)与(4)不同 B、(1)与(2)不同,(3)与(4)也不同 C、(1)与(2)相同,(3)与(4)也相同 D、(1)与(2)不同,(3)与(4)相同 4.这个故事留给我们的启示是:

四、月攘一鸡

今有人日攘(rǎng) ①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②”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选自《孟子》) 注释:①攘:窃取,偷。 ②君子:这里指行为端正的人。道:此处指行为道德。 1.解释下列加点字。(4’)

(1)是非君子之道 (2)请损之 (3)以待来年然后已 (4)或告之曰

2.选出与“以待来年然后已”中“已”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 A、欺速已矣 B、惧其不已

C、可以已大风 D、此印者才华,则第二板已具 3.翻译: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4.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五、陈万年教子

万年尝病,召其子咸①教戒②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chǎn)也。” 注释:①咸:陈咸,陈成年之子。 ②戒:同“诫”,教训。 1.解释下列句子的加点字

(1)欲杖之 (2)具晓所言 (3)咸叩头谢曰 (4)大要教咸谄之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召其子咸教戒于床下

A、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B、一狼洞其中

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D、孰知赋剑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3.翻译:大要教咸谄也。

4.你认为陈万年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六、农夫殴宦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日:“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 尝与人佣耕 B 今以柴与汝 甚矣,汝之不惠 C不取直而归 系向牛头充炭直 D我有死而已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刀劈狼首 B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3.将“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翻译成现代汉语。

4.文中卖柴农夫与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的遭遇,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卖柴农夫与卖炭翁这两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七、农夫殴宦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1.解释文中加点词:

(1)才与绢数尺 (2)农夫涕泣 (3)不取直而归 (4)遂殴宦官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以刀劈狼首 B、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3.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4.文中卖柴农夫的遭遇,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八、敝帚自珍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①,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话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注释:①傅毅、班固均为东汉文学家,史学家。②[超]班超。班固之弟,东汉名将。③[自休](冗长松散)自己也止不住。④[自见]即见自,表现自己的长处。⑤[体]体裁⑥[里语]俗语,民间谚语。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自古而然( ) (2)而固小之( )

(3)鲜能备善( ) (4)斯不自见之患也( )

2.选出与“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中加点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武仲以能属文 B、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盖亦以精力自致者 D、策之不以其道 3.文中分析“文人相轻”的原因是什么?

4.“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在文中是什么意思?现代汉语常用“敝帚千金”、“敝帚自珍”的表达形式,那么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

九、樊重树木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来求假焉。引种植之不可已出。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注解:樊重:人名。梓漆:梓树和漆树。

1.解释句中的加点词:

(1)向之笑者 (2)咸来求假焉 (3)然积以岁月 2.下列句中的“之”与“时人嗤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怅恨久之 B、何陋之有

C、亲戚畔之 D、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4.“此之谓也”说的是什么道理?对你有何启示? 道理: 启示: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答案(翻译)

一: 参考答案: 11.(1)慢;(2)看。12.(4分,各2分)(1)于是就认为已经完全掌握了驾船方法(技术)。(2)用椎敲着鼓,径直向前驶去。13.(2分)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或学习、工作不能自满,或学习、工作应该不断进取) 二: 参考答案: 14.(1)有人(2)凭 15、你们编了麻鞋是给人穿的,可是越国人是光脚走路的。你们织了白绢是给人做帽子戴的,可是越国人是被散头发不戴帽子的。 16、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 三:答案:1.(1)吮吸 (2)于是 (3)约束、检点 (4)语气词

2.(1)我小时候,偷一棵菜、一根柴,我的母亲看见了很喜欢我的这种不良行为,以至于后来不能约束自己,才有今天的下场。 (2)“教给孩子需要从幼儿开始”话不假啊! 3.B 4.教育孩子要从小开始(意见对即可)

四:参考答案: 1.(1)远 (2)减少 (3)明年 (4)有人 2.D

3.如果知道那样做不应当,就应该赶快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4.对于错误的东西,要下决心立即改正,决不能因故拖延,更不能明知故犯。 (感:这个故事在今天,似乎显得太平淡乏味。既无哲理又无智能。只是简单的说教:知错就改。)

五:参考答案:答案1.(1)用杖打 (2)完全,都 (3)认错 (4)大致

2.A 3.主要的意思是教我奉承拍马啊!

4.不对,陈万年教儿子学会拍马屁,这是一种卑劣的行为,是不准确的。

六:参考答案:1. D 2. A 3. 译文:我有父母亲,妻子儿女,等我卖柴得钱

后才能有饭吃。4.答:揭露了“宫市”对劳动人民的剥削与迫害。卖柴农夫性情刚烈,敢于奋起反抗;卖炭翁淳朴善良,逆来顺受。

七:参考答案: 1.(1)给 (2)眼泪 (3)通“值”价值 (4)就 2.A

3.我有父母亲、妻子儿女,等着卖柴得钱后,才能有饭吃。4.揭露了“宫市”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迫害。

八: 参考答案: 1.(1)这样 (2)轻视(3)少(4)害处 2.B

3.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4.比喻人无自知之明。比喻东西虽不好,但由于自家之物,也看得非常宝贵。 九:参考答案:1.(1)从前 (2)都、借 (3) 但是 2.C 3.作一年的打算,不如种谷;作十年的打算,不如种树。

4. 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早作准备,有长远打算。 启示:学习也是如此

搜索更多关于: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 的文档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na4t2tscm3sk4u08kf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