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单元概述
本单元围绕“成长”共安排了一篇精读课文《小英雄雨来(节选)》,两篇略读课文《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一次口语交际“朋友相处的秘诀”,一次习作“我学会了________”,一个“语文园地”。
《小英雄雨来(节选)》选自作家管桦写的中篇小说,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我们家的男子汉》以风趣生动、幽默含蓄、富有童趣的语言,生动而细腻地描写了一个男孩子成长的过程。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纯真可爱的小男孩形象,让人感受到一个小男孩的男子汉魅力。《芦花鞋》选自著名作家曹文轩写的《青铜葵花》,让我们看到一个正视生活苦难、在快乐中成长的少年。
本单元课文篇幅较长,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运用给各部分列标题的方法,指导学生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1.掌握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生字、生词。 2.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3.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4.给课文各部分列标题、换标题。 5.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6.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重点
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难点
给课文各部分列标题、换标题。
《小英雄雨来》2课时 《我们家的男子汉》1课时 《芦花鞋》1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习作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18 小英雄雨来(节选)
课文节选自作家管桦写的中篇小说,讲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做斗争的故事。围绕这一主题,课文分六个部分叙述。
用较快速度默读本篇课文,了解内容,这对四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求不能太高,可在学生默读每一部分时,教师提出阅读时间要求,促使学生加快默读速度。对于每部分内容的把握,可采用加小标题的形式予以落实。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注重课堂内外延伸,训练学生对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能力。通过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学会读书;让学生读议结合,读写结合,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表达机会,让学生乐于表达。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
2.给课文各部分列标题,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
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培养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爱国的品质。
重点
给课文中的各部分列出小标题,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
找出描写还乡河景色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作用。
教师:课件。
学生:观看《小英雄雨来》的电影。
2课时
初读课文,整体感悟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体会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
一、激发情感,参与预习
1.导语: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鬼哭狼嚎。后来,他和其他的孩子们一起站岗放哨,送鸡毛信,配合八路军与鬼子周旋……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
2.放录音:配乐诗《小英雄啊,雨来!》。
思考: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你还了解关于小英雄雨来的其他事迹吗? 出示图片:雨来与鬼子斗争的片断。
3.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朗诵以及观看图片,我们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特定情境中,心中仿佛充斥着浓浓的爱国之情。此情此景,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雨来吗?通过读课文,相信雨来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回答。
4.生提问题。雨来,人们为什么称你是小英雄? 5.出示课题: 理解课题:
小——指的是雨来的年龄小,是一个十二岁少年。 英雄——指的是雨来的特点。
雨来——课文中的主人公的名字。 课题表现出文章的中心——英雄 6.学生预习课文。 (1)出示预习提纲。 思考题:
A.文章通过哪件事表现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掩护李大叔、同鬼子斗争) B.文章的其他部分与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有什么关系?(围绕各部分重点问题讨论,教师加以点拨。)
第1自然段:芦花村的自然环境有多美?文中通过一件什么事说明雨来勇敢、机智、灵活,游泳本领高?
第2自然段:从哪里看出雨来上夜校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在书中用横线画下来。 第5自然段:芦花村的乡亲对雨来不怕牺牲的精神表示怎样的赞叹? 第6自然段:雨来是怎样机智脱险的?
(2)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分为若干的学习小组),注意粗读和精读相结合,养成边读、边想、边标画的习惯。
二、汇报预习,交流解疑 1.出示生字,学生指认。
2.询问学生在预习中的不解之处。 3.汇报预习的情况。
4.分角色朗读,参与评价。
(1)确定重点部分:哪部分最能表现雨来是一位英雄,哪部分就是重点部分。
(第4部分写的是雨来与鬼子展开斗争,决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2)分组讨论:作者是根据哪些情节和词语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的?把有关的词语标画出来。(敌人的手段是哄、骗、恐吓、毒打,甚至用死来威胁,而雨来始终说“没看见”)
(3)在组内分角色读一读。
(4)指名在班上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者表演。 A.自愿读或者表演。 B.大家评议。
C.谈谈雨来的童年,你有什么发现和感受? 三、布置作业
1.读课文,体会雨来的品质。 2.体会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小英雄雨来
掩护李大叔 和鬼子斗争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练习给课文加上小标题。 2.体会景色描写的作用。
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体会景色描写的作用。
一、复习巩固,回忆旧知
1.指名说出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2.说说小英雄雨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指名朗读课文的第4部分。 二、回顾全文,深入探究
1.从重点内容入手,理清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1)鬼子为什么要枪毙雨来?
(2)雨来在鬼子面前为什么表现得如此坚强?
(3)雨来又是怎样从鬼子手中脱险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4)你认为雨来是一个怎样的人? 2.同学讨论。
画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课文中的位置。重点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这句话有什么重要的意义?从而体会雨来的优秀品质。
(第一次出现在第二部分中。雨来在夜校学习时,女老师用手指点着黑板上的字念着:“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说明雨来在夜校不仅学了文化,还接受了爱国思想教育。这种爱国主义的思想,在他头脑里扎下了根,是雨来与敌人斗争的力量源泉和思想基础。第二次出现在第四部分中。敌人的威胁、利诱,软硬兼施,都不能使雨来屈服。“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鼓舞鞭策着他,使他经受住敌人的毒打。在严峻的斗争面前,雨来重温这句话,倍感亲切。“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是他意志、信念、力量和经受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
3.归纳各部分的主要意思,提炼成小标题。 (1)归纳各部分的主要意思。
第一部分:雨来家乡的景色优美,他游泳的本领高强。 第二部分:雨来上夜校读书,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部分: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第四部分:雨来与鬼子展开机智斗争,始终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第五部分:乡亲们以为雨来牺牲了,都很难过。 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
(2)提问思考:怎样编写小标题呢?
既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词语。既可以用书上的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编写。 (3)出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小标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