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16Ink4失活 E.钙稳态失活
29.死亡受体介导的凋亡通路不经过: A.死亡受体三聚化
B.活化死亡受体募集核酸内切酶 C.活化Caspases
D.可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 E.降解组蛋白,使染色体松驰
30.对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描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膜通透性降低
B.Smac/diablo可阻断凋亡抑制蛋白 C.AIF诱导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 D.细胞色素C结合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 E.活化Caspase信号
31.有关Caspase的描述错误的是: A.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B.具有底物特异性 C.分为启动型和效应型 D.在半胱氨酸之后剪切蛋白 E.在天冬氨酸之后剪切蛋白 32.Caspases不具有的功能是: A.检查DNA损伤 B.灭活凋亡抑制蛋白 C.裂解lamins
D.分解细胞骨架相关蛋白 E.瓦解核结构
33.与细胞凋亡执行过程无关的酶是: A.Caspases B.脱氧核糖核酸酶 C.超氧化物歧化酶 D.内源性核酸内切酶 E.calpains
34.下列哪项是细胞凋亡的主要执行者? A.Caspases B.内源性核酸外切酶 C.过氧化氢酶
D.端粒酶
E.超氧化物歧化酶
35.关于内源性核酸内切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正常情况下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于细胞核内
B.Ca2+可增强它的活性 C.Mg2+可增强它的活性 D.Zn2+可增强它的活性
E.能在核小体连接区切断DNA,形成180-200bp或其整倍数的片段
36.下列哪种物质能抑制细胞凋亡? A.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B.HIV
C.端粒酶 D.高温 E.TNF 37.抗凋亡成员是:
A.Fas
B.Bax C.Bcl-2
D.AIF
E.Bak
38.促凋亡成员是: A.NGF B.EGF C.Bcl-2
D.Bcl-XL
E.Bax
39.凋亡双向调控基因是: A.c-myc B.Bcl-2 C.Bax
D.Fax
E.EIB
40.“分子警察”指的是: A.AIF B.Bax C.野生型p53
D.Fas
E.ICE
41.与吞噬细胞清除凋亡细胞无关的是: A.凝集素 B.血小板反应蛋白 C.CD36 D.磷脂酰丝氨酸
E.FasL
42.细胞凋亡减弱性疾病有: A.白血病 B.帕金森氏病 C.糖尿病肾病
D.心力衰竭
E.艾滋病
43.细胞凋亡增强性疾病为: A.原发性肝癌
B.系统性红斑狼疮
33
C.前列腺癌 D.老年性痴呆 死为主
D.急性缺血以细胞凋亡为主,慢性缺血以细胞坏死为主
E.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
E.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44.下列哪种疾病的发病,既有细胞凋亡不足又有
细胞凋亡过度? A.肿瘤 C.脑缺血
B.阿尔茨海默病 D.艾滋病
细胞凋亡比同时间的单纯缺血严重
48.心肌缺血造成的细胞死亡形式,下列哪项说法
是正确的?
A.是坏死,有办法加以干预 B.是凋亡,有办法加以干预 C.是坏死,无办法加以干预 D.是凋亡,无办法加以干预
E.不但有坏死,而且有凋亡。凋亡有可能通过干预死亡程序加以挽救
49.关于肿瘤,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肿瘤是细胞增殖过度的疾病 B.肿瘤是细胞分化异常的疾病 C.肿瘤是细胞凋亡不足的疾病 D.Bcl-2高表达提示肿瘤的预后良好
E.p53基因突变/缺失时,肿瘤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50.关于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区别,下列哪项是错误
的?
A.细胞凋亡是一个被动的过程,细胞坏死则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B.凋亡时DNA片段化,电泳呈“梯”状;坏死时DNA降解,电泳呈均一片状
C.细胞凋亡时胞膜及细胞器相对完整;细胞坏死时细胞结构全面溶解
D.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的合成;细胞坏死过程中无新蛋白的合成
E.细胞凋亡时局部无炎症反应;细胞坏死时局部有炎症反应
E.动脉粥样硬化
45.HIV病毒感染导致CD4+淋巴细胞凋亡,与以下
哪种因素无关? A.Fas基因上调 B.感染细胞表达gp120 C.TNF分泌↑
D.感染细胞表达tat蛋白 E.IL-2分泌↑
46.关于艾滋病发病过程中的细胞凋亡,下列哪种
说法是错误的?
A.可终止病毒的复制和表达,因此具有一定的保护意义
B.氧自由基可参与CD4+淋巴细胞的凋亡 C.HIV感染可使CD4+淋巴细胞处于激活状态,因此其迅速发生增殖
D.HIV感染可通过多途径诱导CD4+淋巴细胞发生凋亡
E.HIV感染的CD4+淋巴细胞可形成合胞体而凋亡
47.下列哪项不是心肌缺血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
胞凋亡特点?
A.缺血早期以细胞凋亡为主,晚期以细胞坏死为主
B.在梗死灶的中央以坏死为主,梗死灶的周边以凋亡为主
C.轻度缺血以细胞凋亡为主,重度缺血以细胞坏
34
第九章 应 激
一、选择题 【A型题】
1.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产生的: A.特异性反应 B.非特异性反应 C.生理性反应 D.损害性反应 E.代偿性反应
2.全身适应综合征的警觉期体内分泌增多的激素主要是:
A.垂体加压素 B.甲状腺素 C.胰高血糖素 D.儿茶酚胺 E.胰岛素
3. 全身适应综合征的抵抗期内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 A. 胰岛素 B. 胰高血糖素 C. 垂体加压素 D. 醛固酮 E. 肾上腺皮质激素
4. 全身适应综合征时,体内持续升高的激素是: A. 胰岛素 B. 生长激素 C. 肾上腺皮质激素 D.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E.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5. 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轴的基本组成单元是: A. 室旁核 B. 腺垂体 C. 肾上腺皮质 D. 脊髓运动神经元
E. 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6. 参加应激反应的关键性器官是:
35
A. 心脏 B. 肺 C. 前列腺 D. 甲状腺 E. 肾上腺
7. 应激反应中对免疫起抑制作用的最主要激素是:
A. 肾上腺素 B. 去甲肾上腺素 C. 糖皮质激素 D. 胰岛素 E. 生长激素
8. 应激反应中对炎症反应起抑制作用的激素: A. 肾上腺素 B. 去甲肾上腺素 C. 糖皮质激素 D. 胰岛素 E. 生长激素
9. 在应激中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 A. 心率加快 B. 心肌收缩力增加 C. 心输出量增加 D. 皮肤血管收缩 E. 肾动脉扩张
10. 持续强烈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对机体明显有利的是: A. 腹腔器官小血管收缩 B. 皮肤小血管收缩 C. 冠脉扩张 D. 纤维蛋白原增加 E. 血液粘度增加
11. 应激时最核心的神经内分泌反应是: A. 释放肾上腺素(E) B. 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E)
C. 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D. 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E. 释放糖皮质激素(GC)
12. 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既有防御意义又有不利意义的是: A. 心收缩力加强 B. 血糖增加 C. 心脑血流增加 D. 支气管扩张 E. 儿茶酚胺增多
13. 一般在应激时体内分泌减少的内分泌激素是: A. 抗利尿激素 B. 胰高血糖素 C. 胰岛素 D. 糖皮质激素 E. 醛固酮
14. 应激时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是: A. 降低血糖 B. 抑制蛋白分解 C. 增加溶酶体酶的外漏
D. 抑制前列腺素及缓激肽的生成和释放 E. 抑制心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 15. 应激影响机体情绪反应的主要结构基础是: A. 下丘脑 B. 间脑 C. 中脑 D. 大脑边缘系统 E. 大脑皮质
16. 急性期反应蛋白的主要来源是: A.巨噬细胞 B.内皮细胞 C.肝细胞 D.白细胞 E.心肌细胞
17.应激时糖皮质激素浓度升高的情况下出现其功能不足的原因是: A.促进蛋白质合成
B.糖皮质激素受体与糖皮质激素亲和力降低 C.糖皮质激素受体数目增加 D.促进巨皮质素生成
E.维持循环系统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 18.关于热休克蛋白的错误说法是: .. A.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 B.可稳定新生肽链折叠的中间状态
36
C.帮助新生蛋白移位 D.在进化过程中保守性很小 E.主要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19.应激时HSP的基本功能是: A.抑制蛋白酶 B.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 C.抗感染、抗损伤 D.结合、运输功能
E.帮助蛋白质的正确折叠、移位、维持和降解 20.AP的生物学功能是: A.促进吞噬细胞功能 B.帮助新生蛋白质的成熟 C.帮助新生蛋白质的移位 D.帮助新生蛋白质的折叠 E.帮助新生蛋白质的转运 21.可称为负急性期反应蛋白的是: A.白蛋白 B.铜蓝蛋白 C.纤维蛋白原 D.结合球蛋白 E.C-反应蛋白
22.应激时急性期反应蛋白浓度升高最显著的是: A.纤维蛋白原 B.铜蓝蛋白 C.血清淀粉样A蛋白 D.C-反应蛋白 E.α1-酸性糖蛋白
23.临床上作为炎症和疾病活动性指标的AP是: A.铜蓝蛋白 B.结合珠蛋白 C.α2-巨球蛋白 D.C-反应蛋白 E.血清淀粉样A蛋白
24.慢性应激出现的贫血与缺铁性贫血不同点是: .. A.发热 B.黄疸 C.血红蛋白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