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4-2015学年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三中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6 17:45: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考点: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专题: 实验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 ①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应控制小车的质量保持不变;平衡摩擦力后用钩码的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

②控制实验所控制的变量,分析图象,根据图象特点得出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注意事项分析图象偏离直线的原因.

③实验探究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即应控制其它变量不变,探究其它两个变量的关系;

解答: 解:(1)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应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的合力.

用DIS系统测小车的加速度.在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中,不需要同时在小车上加减砝码.

(2)根据在某次实验中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小车的质量一定,加速a与合力F成正比.

由于OA段a﹣F关系为一倾斜的直线,所以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由实验原理:mg=Ma 得

而实际上

可见A,B段明显偏离直线是由于没有满足M>>m造成的,故

选项C正确.

(3)A、若探究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应控制抛出点的高度高度不变,可用表中序号为1、2的实验数据,故AD错误;

B、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应控制水平初速度不变,可用表中序号为1、3、5的实验数据,故B正确,C错误; 故选B 故答案为:(1)合外力 不需要

(2)①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②C (3)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实验数据处理、实验误差分析,实验误差分析是本题的难点;应知道当砝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时,可以认为小车受到的拉力等于钩码重力.

11.如图所示,静止放在水平光滑的桌面上的纸带,其上有一质量为m=1.0kg的铁块,它与纸带右端的距离为L=0.5m,铁块与纸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现用力F水平向左将纸带从铁块下抽出,当纸带全部抽出时铁块恰好到达桌面边缘,铁块抛出后落地点离抛出点

2

的水平距离为x=0.8m.已知g=10m/s,桌面高度为H=0.8m,不计纸带质量,不计铁块 大小,铁块不翻滚.求: (1)铁块抛出时速度大小;

(2)纸带从铁块下抽出所用时间.

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平抛运动. 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 (1)铁块离开桌面后做平抛运动,根据分位移公式列式求解得到初速度;

(2)对铁块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然后根据位移公式求得铁块直线加速的时间. 解答: 解:(1)设铁块抛出时的初速度为v0,由平抛运动规律,有 水平方向:x=v0t 竖直方向:H=gt解得

v0=2m/s

(2)纸带从铁块下抽出所用的时间与铁块向左运动到桌边的时间相等. 开始时距离桌面左端的距离就等于铁块在桌面上向左运动的位移. 铁块向左运动过程中,a=由公式v0=at

则有纸带抽出后铁块的速度可得:t==s=2s,

即得t=2s 答:(1)铁块抛出时速度大小2m/s; (2)纸带从铁块下抽出所用的时间2s. 点评: 本题关键是先分析清楚物体的运动情况,然后运用平抛运动的分位移公式、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联立列式求解.

12.如图所示,传送带以一定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将质量m=1.0kg的小物块轻轻放在传送带上的P点,物块运动到A点后被水平抛出,小物块恰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B点进入竖直光滑圆弧轨道下滑.B、C为圆弧的两端点,其连线水平,轨道最低点为O,已知圆弧对应圆心角θ=106°,圆弧半径R=1.0m,A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0.8m,小物块离开C点后恰好能无碰撞地沿固定斜面向上滑动,经过 0.8s小物块 第二次经过D点,已知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取sin53°=0.8,g=10m/s)求: (1)小物块离开A点时的水平速度大小;

(2)小物块经过O点时,轨道对它的支持力大小; (3)斜面上C、D间的距离.

2

2

=μg=1m/s

2

考点: 动能定理的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专题: 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

分析: (1)小物块离开A点后做平抛运动,根据经过B点的速度方向与竖直下落高度,求A点水平初速度的大小; (2)由动能定理求出物块经过O点的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轨道对小物块的支持力;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由运动学公式求解C、D间的距离.

解答: 解:(1)对于小物块,由A到B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有 vy=2gh ① 在B点时有tan

=

2

由①②解得 vA=3m/s

(2)小物块在B点的速度为 vB=

=5m/s

由B到O由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R(1﹣sin37°)=mvO﹣mvB;

2

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N﹣mg=m

解得FN=43N

(3)物块沿斜面上滑时,有 mgsin53°+μmgcos53°=ma1 vC=vB=5m/s

小物块由C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为 t1=

=0.5s

则小物块由斜面最高点回到D点历时 t2=0.8s﹣0.5s=0.3s

小物块沿斜面下滑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53°﹣μmgcos53°=ma2 C、D间的距离为 xCD=

t1﹣a2t=0.98m.

2

答:

(1)小物块离开A点时的水平速度大小为3m/s.

(2)小物块经过O点时,轨道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为43N. (3)斜面上C、D间的距离是0.98m. 点评: 本题是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及动力学问题的综合,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分过程处理.

【物理--选修3-5】(15分)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B.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

C. 一束单色光照射到某种金属表面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 D. 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光强一定,频率越高,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E. 大量的氢原子从n=3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只会辐射两种不同频率的光.

考点: 重核的裂变;光电效应;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衰变速度. 分析: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轻核聚变.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子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或入射光的波长小于极限波长;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光子频率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光强度会影响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从高轨道向低轨道跃迁时减少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辐射出去;所有的激发态都是不稳定的,都会继续向基态跃迁,故辐射光子的种类为

解答: 解: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轻核聚变,又称为热核反应.故A正确.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但还能再分,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就说明原子核能够再分,即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故B正确. 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则入射光子的频率小,波长长.故C错误. D、光子频率越高,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Ekm=hv﹣W0,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故D正确.

E、当电子从n=3向低能级跃迁时,跃迁的种类有3→2,3→1,2→1.即可以辐射光的种类为3种,故E错误. 故选:ABD. 点评: 本题要知道光电效应的条件,以及影响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的因素,知道入射光的强度影响的是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

14.如图所示,质量mB=2kg的平板车B上表面水平,开始时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平板车左端静止着一块质量mA=2kg的物块A,一颗质量m0=0.01kg的子弹以v0=600m/s的水平初速度瞬间射穿A后,速度变为v=200m/s.已知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不为零,且A与B最终达到相对静止,则系统产生的热量为多少?

考点: 动量守恒定律. 专题: 动量定理应用专题. 分析: 子弹、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求出AB的速度,然后由能量守恒定律求出系统产生的热量.

解答: 解:子弹、物块A和平板车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全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0v0=m0v+(mA+mB)vB, 解得vB=1m/s,

系统产生的热量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Q=△E=m0v

﹣(mA+mB)v

﹣m0v,

2

代入数据解得:Q=1598J. 答:系统产生的热量为1598J.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综合性较强,是道好题.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时,关键要合理地选择研究的系统.

2014-2015学年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三中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nql14qpgi7wp9820syt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