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8:25:1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注意:a.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例如CO、CO2、H2CO3、Na2CO3 等

碳酸盐就属于无机化合物。 b.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2.2 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 的化合物。但包括CO、CO2、H2CO3、Na2CO3 等碳酸盐。 (三)、无机化合物可分为: 氧化物 、 酸 、 碱 和 盐 。 1.1 氧化物:由 两种元素 组成.其中一种是 氧元素 的化合物,“二元一氧”。 氧化物可分为:氧化物按元素组成分 金属氧化物 和 非金属氧化物 : 金属氧化物如CuO、Fe2O3、CaO、MgO等。 非金属氧化物如CO、CO2、H2O、SO2等。 1.2 酸:电离出的阳离子 全部是氢离子 的化合物。 1.3 碱:电解质电离出的阴离子 全部是氢氧根离子 的化合物。 1.4 盐:由 金属 (或铵根)阳离子和 酸根 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三、物质转化的规律: (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1) 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相应的非金属氧化物,如:

点燃 点燃 S + O2 ==== SO2 C + O2 ==== CO2 (2)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可以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如: CO2+H2O == H2CO3 SO2+H2O == H2SO3 SO3+H2O == H2SO4 (二)、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6

(2)某些金属氧化物和水反应可以生成相应的碱。如:

CaO + H2O === Ca(OH)2 Na2O + H2O === 2NaOH K2O + H2O === 2KOH (三)、金属的冶炼 1.金属冶炼主要是指将金属氧化物转化为金属的过程。在金属氧化物中加入还原剂,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从而使其还原成全属单质。 2.可以作还原剂的物质主要有 碳 、 一氧化碳 和 氢气 。

(1) 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或金属氧化物。 如: ? 点燃 点燃 Fe + S === FeS 2Fe + 3Cl2 ==== 2FeCl3 3Fe + 2O2 ==== Fe3O4

(1)、木炭和氧化铜粉末在高温下的反应: C + 2CuO === 2Cu + CO2 ↑ 实验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从孔雀石中冶炼铜: ①孔雀石(或铜锈)的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为绿色粉末。 ②孔雀石加热: Cu2(OH)2CO3 === 2CuO + H2O + CO2 ↑ ③氢气还原氧化铜: H2 + CuO === Cu + H2O

现象:黑色粉末状固体逐渐变为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操作注意事项:实验开始时需先通一会氢气,再加热氧化铜,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加热时试管爆裂;实验停止后,要继续通人氢气,直到试管冷却为止,防止灼热的铜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氧化铜。 (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 ==高温=== 2Fe + 3CO2

操作注意事项:实验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实验时应该先通—会一氧化碳,以排除试管中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引起爆炸。多余的一氧化碳不

7

能直接排到空气中,应对着火焰烧掉。

3.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取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能从氧化物中夺取氧的能力叫做还原性,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可作还原剂。如碳、一氧化碳和氢气等。(有化合价升降变化的) 重要提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中容易出现的典型错误:

(a)试管口高于试管底。应使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

(b)试管口加了胶塞。 试管口不能加胶塞,否则气体排不出,容易造成试管炸裂。 (c)导管略伸入试管口。应使导管贴试管上壁伸入试管底部。 4.有关纯度问题的汁算 (1)根据混合物质量及其纯度,计算纯净物质量: 纯净物质量 = 混合物质量 × 纯度 (2)根据纯净物的质量,求出其中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 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 = 某组成元素的质量 / 纯净物的质量 (3)求工业产品中的含杂质的物质的质量(即混合物质量) 混合物质量 = 纯净物质量 / 纯度

(四)、 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1.鸡蛋外壳与稀盐酸的反应: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 现象:蛋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鸡蛋不断地上沉和下浮。 物质转化的规律 (1)金属 → 金属氧化物 → 碱 → 盐。如

Ca → CaO → Ca(OH)2 → CaCO3、

(2)非金属 → 非金属氧化物→ 酸 → 盐。如

C →CO2→ H2CO3→ Na2CO3、 燃烧

(3)金属 + 非金属 →无氧酸盐。如2Na + Cl2 === 2NaCl

(4)金属氧化物 + 非金属氧化物 → 含氧酸盐。如Na2O + CO2 === Na2CO3 (5)酸 + 碱→ 盐 + 水。如HCl + NaOH === NaCl + H2O

(6)盐 + 盐 → 新盐 + 新盐。如NaCl + AgNO3 === AgCl↓+ NaNO3 (7)金属氧化物 + 酸→ 盐 + 水。如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8)非金属氧化物 + 碱 → 盐 + 水。如SO2 + 2NaOH === Na2SO3 + H2O (9)金属 + 盐 → 新全属 + 新盐。如Fe + CuSO4 === Cu + FeSO4

8

(10)金属 + 酸 → 盐 + 氢气。如Fe +2HCl === FeCl2 + H2 ↑

1. 盐跟金属的反应,要求参加反应的盐必须是可溶的,由于盐跟金属的反应一般都在水溶液中进行,因此一些非常活泼能够跟水发生反应的金属(如钾、钙、钠等)也不符合要求。

2. 盐与盐的反应、盐与碱的反应除必须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气体,水或沉淀)外,其反应物必须都可溶。

四、常见的材料 (一)、常见的材料:金属材料(合金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以及 有机合成材料 。

1.合金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在一起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大多数的金属材料实际是合金,钢是最常见、应用较广的一种合金。 (1)铁锈蚀条件:铁与空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 (2)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①使铁制品隔绝空气或隔绝水,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或在铁制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刷油漆,涂油、电镀、烤蓝等。 ②改变铁的组成、结构,制成合金钢,如不锈钢。

2.常见的三大无机非金属材料为 水泥 、 玻璃 和 陶瓷 。

2.1 水泥:晋通水泥是由石灰石与黏土混在一起在炉中煅烧成熟料后加石膏磨细而成。 2.2 玻璃:普通玻璃是将石英和石灰石等经过配料、熔化、成型、退火等工序制成的。 2.3 陶瓷:用天然的硅酸盐和其他矿物原料制成,具有耐水、耐酸碱和绝缘性好等优点。 2.4 红色玻璃中加了氧化亚铜(Cu2O),在蓝色玻璃中加的是氧化钴(Co2O3)。 3.三大有机合成材料为: 合成塑料 、 合成纤维 和 合成橡胶 。 五、材料的发展: 1.根据人类在不同时期的材料发展情况,可将人类的历史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新材料时代。 2.新型材料是指那些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优异特性和功能并能满足技术进步所需要的材料,如光电子信息材料、先进复合材料、超级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

第三章基础知识分析 第一节 能量的相互转化

1. 雪崩时的能量转化: 势能转化为动能 2. 人造卫星: 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3. 青蛙跃起扑食的过程: 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和势能 4. 胶片感光成像: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5. 特技跳伞: 势能转化为动能和热能

9

6. 森林火灾: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7. 植物生长: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8. 水电站(工作时):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第二节能量转化的量度

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另一个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 功的计算公式:W=Fs=Pt 功的单位:焦 3. 功率 (1) 功率是反映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 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功率 (3) 功率的计算公式: P=W/t P=Fv (4) 功率的单位:瓦 常用单位还有:千瓦、兆瓦 (5) 1千瓦=1000瓦 1兆瓦=106瓦

第三节 认识简单机械

一、 杠杆

1. 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的硬棒叫做杠杆。 2. 杠杆的五要素 (1) 支点:使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2)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3)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3、 杠杆平衡:指杠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

4、杠杆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二、 杠杆的分类 (1) L1>L2时,叫省力杠杆,其特点是省了力但费了距离。如开瓶盖的起子、铡刀、老虎钳、道钉撬等。 (2) L1<L2时,叫费力杠杆,其特点是费了力但省了距离。如钓鱼杆、筷子、镊子、缝纫机脚踏板等。 (3) L1=L2时,叫等臂杠杆,其特点是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如天平、定滑轮等。 三、 滑轮 (1) 定滑轮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 动滑轮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二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F=G/2。 (3) 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力的几分之一:F=1/nG,拉力所通过的距离为物体上升距离的几倍。

10

搜索更多关于: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的文档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nu5l2fkfb6h1tx45fg2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