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第二十期中学校长、第十六期小学校长
任职资格培训班工作总结
朱广清
在常州市教育局和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和关怀下,在全体参训校长的积极投入和参与下,由常州市教师培训中心的组织实施的第二十期中学校长、第十六期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现将本期中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办班的基本情况
本期培训班共有参训者50名,其中中学校长26名,小学校长及幼儿园园长24名。50名参训校长中,来自直属学校10名,新北区18名,武进区5名,天宁区6名,钟楼区6名,戚区1名,溧阳市3名,民办学校1名。参训校长基本上都是新近提拔的校级领导,多数处于四十岁左右年富力强年龄段。培训时间从2009年12月8日至2010年10月23日,时间跨度近一年,采用集中理论学习、分散回岗消化、在岗操作实践、参观考察借鉴、总结研讨提高、培训成果展示共六个阶段进行,期间还参加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远程培训。培训班完成了教学计划,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收到了良好效果。 二、基本做法
1.用专业化的培训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校长的教育者、管理者和领导者角色赋予校长专业发展有其特定的内涵和特点。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因其培训对象是新任校长,使得它在培训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上不同于校长提高培训和高级研修。我们从新校长特点和需求出发,以合格校长为培训目标,从社会要求、学校发展和个人需要设计培训内容,实施以校长参与为主要特征的主体性培训,强调校长工作行为的改进。培训中,我们采用人本化的管理思想和手段,以先进的管理文化引领校长的管理文化,促进校长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的和谐发展。
2.用高品质的师资保证校长培训质量。为了办好本期培训班,我们邀请了省内外著名的教育专家、行政领导和知名校长前来授课。邀请的专家分别是:
吴志宏 李政涛 汪利兵 顾志跃 程振响 黄 菡 张肇丰 王力耕 张炳华 韩 涛 惠 方 胡建军 陈小平 欧 群 李伟平 林志明 薛丽君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书记、华师大教授、博导 华东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学教授、博士 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 省干训中心副主任、省教院教管系主任、教授 江苏省委党校教授、博士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上海教育科研》主编 扬州市梅岭中学校长、特级教师 南通市东洲中学校长 常州市教育局局长 中共常州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溧阳市后六中学校长 常州市北环中学校长 常州市花园中学校长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校长、特级教师 武进奔牛实验小学校长、特级教师 常州市觅渡桥小学校长、特级教师 这些教育专家、行政领导和知名校长或拥有精深的学术造诣,或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能够根据参训校长的需求,并本着学用一致、按需施教的原则,结合学校管理与教育方面的案例进行教学,获得参训校长的普遍好评。参训校长因此而获得了大量丰富而有价值的教育和管理信息,了解了当前教育改革的走向和动态,开阔了视野,激发了灵感,启迪了智慧,为进一步做好校长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用多元化方式保证良好的培训效果。在培训过程中将集中理论学习、分散回岗消化、在岗操作实践、参观考察借鉴、总结研讨提高、培训成果展示等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基于工作问题,尊重校长经验,强调案例教学,突出校长参与,重视深度考察,使培训与工作有效联结,促进经验转化为理性,理论转化为
实践。培训期间,我们组织了以“合格校长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在学校管理中我经历的最难忘的一件事”、“今天如何做校长?”、“学校文化建设——校长的责任与使命” 为主题的小组研讨和校长论坛。实地考察了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扬州市梅岭小学、上海张江高科实验小学、常州实验初级中学、宜兴市实验初级中学、无锡市蠡园中学、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和培养出新中国两位总理的天津南开中学。通过深度的教育考察,了解这些学校的办学经验和教育改革情况,让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具体实践中得到诠解和印证,使之内化为参训校长的自身素养。许多参训校长反映说:“教育考察针对性强,被考察学校的领导介绍的办学经验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移植性。”总之,多元化培训方式体现了参训校长的主体地位,开阔了参训校长的视野,使校长培训置于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获得了对校长工作极具重要性的实践知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名校长的经验介绍和名校考察,使校长们树立了专业成长的标杆和学校发展的榜样,感受了名校长的人格素养和名校的文化气息。
4.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优质资源丰富培训内容。《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这个网站是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在职提高培训指导方针》及教育部其他有关教育干部培训的政策文件精神,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打造,将优势中小学校管理培训资源进行整合,并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搭建成“中小学校长培训平台”。本期培训班的参训校长绝大多数都参加这种远程培训,并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必修课作业以及结业论文。
5.用参训者的认真和培训者的努力使培训任务圆满完成。在集中培训期间,参训校长能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克服各种困难特别是工学矛盾,出勤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在课堂上,他们尊敬教师,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在研讨会上,他们踊跃发言,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学校先进的管理经验;在课余时间里,他们抓紧时间自学或交流,及时完成相关作业。据观察和了解,多数参训校长通过培训,专业素养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能够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各种教育教学现象,已具有适应时代特点和未来需要的各种现代教育理念,增长了管理知识和提高了管理能力。
作为培训的组织方,我们力求以先进的培训理念,专业化的培训课程和人本化的培训服务开展培训,克服培训条件简陋,培训资源不足等困难,用专业水准、热情服务、严格管理和人本实施为学员创设了良好的培训环境,使培训得到了校长们的认可和肯定。 三、存在的问题
当然,本期培训班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校长论坛” 言犹未尽。尽管举办了“校长论坛”,让每位参训校长或介绍各自学校在课程改革以及学校管理中的具体经验、或介绍通过自学所了解的教育理论,但是时间安排太少,所有参训校长的发言时间被限定在十五分钟之内,致使许多参训校长言犹未尽。
2.实习考察基地欠缺。教育考察和实习可以开阔学员的视野,见识先进学校的教育文化氛围,领略名优校长的风采,学习先进的办学经验。借助实习考察基地,很多专题可以先讲理论,然后现场实习,能使校长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能更有效提高校长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因此,校长培训亟需建立实习考察基地,集中培训增加实习环节。
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我们将认真反思总结,不断学习改进,持续完善我们的工作,为常州市校长培训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常州市教师培训中心 2010年10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