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自动控制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花式喷泉的单片机控制 院 系: 专 业: 年 级: 姓 名: 指导教师: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2010年 7 月 22 日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开题日期:2010年 7 月 14 日 完成日期:2010年 7 月 22日
题 目 花式喷泉的单片机控制
一、设计的目的
进一步掌握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软件、硬件设计方法和步骤,提高思
维逻辑判断能力,训练自我综合运用已学课程的基本知识,独立进行单片机应用技 术和开发工作,掌握单片机程序设计、调试和应用电路设计、分析及调试检测。
二、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设计以8051单片机为基础,通过控制程序,实现可选择、可输入 的多种方式的单步、连续自动运行,以实现自动控制的目的。
三、指导教师评语
四、成 绩
指导教师 (签章)
年 月 日
花式喷泉的单片机控制
I
基于MCS-51单片机的花式喷泉控制
摘要:本设计是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花式喷泉控制方案,通过单片机实现对喷泉喷
水样式的的控制。本方案以单片机作为主控核心,通过编写合理的控制程序实现对多个电磁阀不同方案的顺序控制,从而达到控制喷水阀开关的目的,以此来控制不同喷泉样式的形成。本系统具有体积小、硬件少、电路结构简单及容易操作和阅读等优点,通过更改控制程序,还可形成更多的喷泉样式。该控制器实际应用效果较好,运行模式多。与其他喷泉控制相比,具有体积小、价格低、低能耗等优点。在能源比较匮乏的今天,这种控制装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不仅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能为节约能源作出重大的贡献。
关键字:花式喷泉 控制程序 电磁阀 低能耗 单片机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花式喷泉的单片机控制
II
目录
摘要--------------------------------------------------1 第一章 绪论--------------------------------------------------------1 ?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选题的意义----------------------------------1 ? 单片机的简介 -----------------------------------------------2
? 单片机发展概述----------------------------------------------------------------2 ? 单片机的应用领域-------------------------------------------------------------3 ? MCS-51系列单片机简介-----------------------------------------------------4
第二章 喷泉控制设计任务及要求--------------------------------------7
? 概述--------------------------------------------------------7 ? 设计任务及要求:------------------------------------------------------------------8 第三章 喷泉控制硬件设计--------------------------------------------8
? 输入输出管理------------------------------------------------8 ? 硬件接线图--------------------------------------------------8 ? 喷泉控制系统的控制流程图------------------------------------8 ? 操作指示----------------------------------------------------9 第四章 喷泉控制程序设计--------------------------------------------10
? 主程序---------------------------------------------------------------------------------11 ? 方式1子程序------------------------------------------------------------------------12 ? 方式2子程序------------------------------------------------------------------------12 ? 方式3子程序------------------------------------------------------------------------13 ? 方式4子程序------------------------------------------------------------------------13 ? 延时1S程序-------------------------------------------------------------------------14 ? 延时2S程序-------------------------------------------------------------------------14 第五章 调试与模拟------------------------------------------------- 15
? 编译结果--------------------------------------------------- 15 ? 仿真截图--------------------------------------------------- 19 第六章 参考文献--------------------------------------------------- 20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