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动植物增养殖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4 14:04:4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章 鲍的养殖

1、杂色鲍、皱纹盘鲍对温、盐度适应性如何? (1)对温度的适应性:

皱纹盘鲍适温范围8-24℃最适20℃左右。杂色鲍适温范围10-28℃,最适范围22-28℃ (2)对盐度适应性

皱纹盘鲍28-35‰(1.019-1.024)为适范围。杂色鲍27-37‰为适应范围,最适32-34‰。盐度低于17‰和比重低于1.013长时间会发生死亡。 2、鲍催产方法主要哪几种?叙述其催产方法。

(1)变温剌激法:升降温2-3次,每次升降温幅度3-7℃,可促进精卵排放。但要注意,九孔鲍升温不能高于30℃,降温不能低于23℃。 (2) 阴干诱导法:

1)亲鲍露空阴干1-2小时后,放于过滤海水中让其自然排放精卵。

2)每隔30min把催产水槽内的海水排干,阴干15-20min,反复进行几次,可促进亲鲍自行排入精卵。

(3)紫外线照射海水诱导法: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海水,照射剂量通常要求达到800毫瓦.小时/升海水,然后用紫外线照射海水浸泡亲贝,每次浸泡60min-120min。连续换紫外线照谢海水2-3次,就可促进精卵排放。

照射量=紫外线灯功率×照射时间÷照射水量 (mw) (h) (L)

(4)阴干、变温、紫外线照射海水综合诱导法:

1)♀♂比例3:1;2)阴干60min左右;3)诱导水体10-80L;4)亲鲍密度1-2个/L;5)雌雄分别放于不同诱导水槽中;6)微充气;7)紫外线照射海水剂量300-800毫瓦.时/L;8)诱导过程:亲鲍先用紫外线海水浸泡30min,然后升温或降温1-1.5h ,再换新的紫外线海水后升温或降温1-1.5h ,反复进行就可诱导精卵排放。(阴干→紫外线海水浸泡→升温或降温→换新的紫外线海水→升温或降温→换新的紫外线海水,反复进行就可排放精卵。) (5)过氧化氢海水处理诱导法:

在每1升海水中加入H2O2含量30%的试剂0.3 mL配制成过氧化氢溶液,接着把雌雄亲鲍分开装入塑料网袋中,放进过氧化氢溶液浸泡30-60 min,然后把取出用海水冲洗,再把亲鲍放入砂滤海水中,经过这样处理,一般在30 min后亲鲍即大量排精与产卵。 3、叙述鲍幼体、稚鲍、幼鲍培育的技术要点。 幼体培育

1、密度:4-8万个/㎡ 2、充气:微充气

3、流水:附着前不流水,附着2天后开始流水,流水量为育苗水体的2倍左右(但现在日流水量约20%-50%.)

4、光照强度:用90%遮光率遮阳网遮光,光照度约2000-5000Lx。 5、附着密度:0.1-0.2个/平方厘米较为适宜

6、施肥:尿素1-2 ppm,磷酸二氢钾0.1-0.2ppm. 稚鲍培育

稚鲍培育:出现第一个呼吸孔后至剥离前的培育阶段 1、施肥:施肥繁殖底栖硅藻。

2、流水:日流水量为水体的2-4倍。

3、充气:连续充气,充气量比幼体培育期有所增加。

4、光照强度调节:用90%遮光率遮光帘遮光。

5、观察幼体生长情况:摄食、消化盲囊颜色、生长速度,脱板等情况。

6、补充饵料:如饵料严重不足,可泼螺旋藻物或配合饲料(微粒子)投饵量为0.5-1ppm。 4、叙述深水式立体养鲍的技术要点。 深水式立体养殖 1、养殖设施:

(1)养殖施:陆上水泥池,面积20-40㎡(6m×4m、8m×3,深1.35-1.70m) (2)养殖笼:0.4m×0.3m×0.1m (3)供水、供气和遮阳设施 2、养殖技术要点

(1)养殖池及养殖笼消毒:用20ppm高锰酸钾消毒20分钟。(2)鲍苗规格与密度:壳长2cm以上,每笼放养30-40个,每立方水体放养900-1000个。(3)投饵:江蓠、海带、麒麟菜,日投量为体重的10-13%,3-4天投饵1次,投饵时干露时间在1小时以内。(4)流水量:养殖水体的3-6倍。(5)充气:连续充气,保持溶解气5ppm以上。(6)规格与分笼:壳长2-4㎝,40-35个/笼;壳长4-5㎝,34-30个/笼;壳长5-6cm,30-25个/笼。(7)做好病害防治工作。

5、叙述鲍幼虫发生过程的分期。

杂色鲍在水温24-26℃条件下。受精后20min,出现第一极体,紧接着出现第二极体。受精后45 min,出现第一次分裂;受精后60 min出现第二次分裂。(1)担轮幼虫:受精后8-10小时孵化出担轮幼虫;(2)面盘幼虫:受精后16h30 min形成面盘幼虫;(3)围口壳幼虫:受精后78小时左右为围口壳出现阶段的匍匐幼虫;(4)上足分化幼虫:受精后幼虫经过10-12天的发育,上足开始分化出上足突起,贝壳增厚,变圆;(5)稚鲍:受精后第24天,发育较快的个体完全形成第一个呼吸孔成为稚鲍。 第二章 合浦珠母贝

1、 合浦珠母贝对温度、盐度的适应性如何?

对温度适应性 :适温范围:15-27℃,最适水温23-23℃。13℃代谢机能降低,10℃时贝壳几乎完全停止活动。

盐度的适应性:适应比重1.015-1.028(盐度20-37)最适比重1.020-1.025(盐度26-33) 2、 叙述合浦珠母贝幼虫与贝苗培育的技术要点。 1、放养密度:进水池深的3/4(1.0-1.1m),幼虫密度1-2个/mL。 2、加水与换水

(1)加水:幼虫入池后前4天,每天加水约5-10cm,第4天加满水。

(2)换水:幼虫入池第5天开始换水,壳顶初期换水1/3水量,壳顶中后期换水1/2水量,变态附着阶段换水2/3水量。

3、吸底:根据池底沉积物情况,采用虹吸法底。 45、充气:连续微充气或间断微充气均可。 6、投饵:

(1)亚心形扁藻:D形幼虫期300-500个细胞/mL;壳顶幼虫期500-1500个细胞/mL;变态期1500-2000个细胞/mL;附着后贝苗:3000个细胞/mL

(2)湛江等鞭金藻:D形幼虫期200-500个细胞/mL;壳顶幼虫期:600-1000个细胞/mL;变态幼虫期:600-1000个细胞/mL;附着后贝苗:1000-3000个细胞/mL。 (3)干酵母:0.3克/m3、温盐度控制:水温23-28℃,比重1.020-1.024 7、预防敌害 (1)、严格过滤育苗用水;

(2)、防止敌害生物污染饵料 8、投放采苗器

幼虫经过15天左右培育开始进入变态阶段,当20%幼虫再现眼点时,就可投放采苗器进行采苗,一般采苗器在2-3天内投放完成。(足基部出现深紫红色眼点) 贝苗的采收

贝苗附着后经过30多天培育,壳长达2-3mm,可用泡沫海绵将贝苗轻轻抹下收获。个体较大的贝苗,用锋利刀片逐个采收。

3、 叙述人工培育珍珠的珍珠囊形成过程。 人工培育珍珠原理

利用外套膜能在贝体中增殖形成珍珠囊原理,在贝体内移殖外套膜形成珍珠囊,分泌珍珠质形

珍珠囊的形成过程

小片的上皮细胞从基底膜上脱落,变成星状或有许多细胞质突起的多角细胞,珍珠核表面增殖形成珍珠囊。形成珍珠囊后,细胞由高柱状细胞变为圆柱状细胞,最后变为扁平的上皮细胞,细胞机能也随之变化。 高柱状细胞分泌壳皮质; 圆柱状细胞分泌棱柱质; 扁平状细胞分泌珍珠质。

成无核珍珠,或移植片的同时移植珠核,形成有核珍珠。 4、 叙述先放插核法的施术过程。 先放插核法(先放小片后送核)

手术贝置于插核台上 用平板针轻按足部 开口刀在足基部黑白交界处切一弧形

的刀口 用通道针(钩针)向左右袋部位通道 送左袋小片 送左袋核 送右袋小片 送右袋核。

5、影响珍珠质量有几方面因素?

大小:大珠8mm以上,中珠6-8mm,小珠5-6mm,细珠5mm以下。 形状:以正圆形为标准形状,其他为异形或畸形。 光泽:光泽强为优。

颜色:黑色、粉红、银白颜色好。但不同地区人们喜欢颜色不同。 珍珠层厚度:厚度应有0.5mm以上,大型珠至少应达1mm以上。 瑕疵或污点:无瑕疵和污点为优质珠。 第三章 大珠母贝

1、大珠母贝对温度、盐度和溶解氧的适应性如何? 水温、盐度的影响

适应温度范围20-35℃;最适温度范围25-30℃;

低温16℃和高温39℃是它生活的温度界限, 15℃低温和40℃的高温,是大珠母贝频临死亡或致死的温度。 适应比重1.015-1.030 适应盐度24-43 溶解氧的影响

幼贝:1.260-1.820mL/个.小时,平均为1.377mL/个.小时。 成体:20.13-4.573mL/个.小时,平均3.495mL/个.小时。

幼贝软体部每克湿重耗氧量:0.041-0.059mL/克.小时,平均为3.495mL/g.小时。 成体软体部每克湿重耗氧量:0.011-0.019mL/g.小时,平均0.015mL/g.小时。

大珠母贝养殖的容解氧要求:3mg/L 2、叙述大珠母贝幼虫饲养的技术要点。 1、 幼虫放养密度:1-2个/mL。

2、 换水:幼虫进池时水深一米左右,幼虫下池后4天内,每天加水5-10cm,第五天开始换水,日换水量1/5-1/3(一般1/4-1/2)

3、温盐度调节:控制水温在23.5-31.0℃,最好调节在27.0-29.5℃;控制比重在1.018-1.025范围,好调节在1.020-1.024范围。 4、 充气:连续微充气。 5、饵料投放:

直线铰合期(D形幼虫):扁藻200个cell/mL+干酵母片0.3g/m3。 壳顶期:扁藻500个cell/mL+干酵母片0.3g/m3。 变态期:扁藻3000-5000个cell/mL。 贝苗附着后:扁藻5000个cell/mL以上。

一般幼虫下池后经过13-18天左右培育出现眼点进入变态期。

3、简述大珠母贝插核手术的操作过程。 插核手术和小片移植

一般采用“后放”插核法(先送核后放小片)

1、切口:足黑白交界处,刀口与珠核大小一致或稍小。 2、 通道:用通道针向腹嵴部位通道。

3 送核:用钩针掀开刀口,然后用送核器送核。核进入2/3体内后,用钩针把送核到部位。 4、送小片:用钩针轻掀开刀口,小片针把小片送到核后端转,使小片紧贴核珠。 5、取出栓口器或开口器 第四章 方斑东风螺

1、我国东风螺养殖种类有哪几种。

2、方斑东风螺对温度、盐度适应性如何?

方斑东风螺垂直分布于潮下帶数米至数十米水深的海区,底质为沙泥或沙质。水温适应范围14~33℃,最适水温23~30℃;盐度适应范围25~36,最适盐度28 ~ 32,盐度低于20则容易发生死亡。pH适应范围8.0-8.4.

3、简述方斑东风螺幼虫培育技术要点。

面盘幼虫放养密度为 0.1-0.2个/ mL较为适宜。投喂饵料种类有:牟氏角毛藻、湛江叉鞭金藻、球等鞭金藻、绿色巴夫藻、亚心形扁藻、云微藻、微绿球藻和小球藻;螺旋粉、虾片、BP和酵母粉等。单胞藻种类单一或混合投喂,每日投饵2次,每次投饵量为2-3万个细胞/ mL ;螺旋粉、虾片、BP和酵母粉,日投饵量0.1-0.3克/m3。

第1~3d幼虫:主要以活体单胞藻为饵料,同时补充投喂螺旋藻粉或小球藻粉,每天投饵2次。单细胞藻每次投饵量3.0~6.0×104细胞/ml;螺旋藻粉或小球藻粉每次投饵量为0.06~0.09g/m3。

第4~10 d幼虫:除了投活体单胞藻和螺旋藻粉以外,还增投虾片和黑粒等饵料,虾片每次投饵量为0.06~0.09g/m3,黑粒每次投饵量为0.04 g/m3.日投2 ~ 3次。 第11~14d:幼虫开始变态为稚螺时,除投以上几种幼虫饵料外,开始投喂冷冻的卤虫无节幼体,卤虫无节幼体每次投饵量为0.3~0.5 g/m3,日投3 次,以投饵后2h后无残饵为宜。 添加水与换水:幼虫孵化时水深为0.8m,第3d开始添加过滤海水,添加海水于每天或隔天

搜索更多关于: 动植物增养殖 的文档
动植物增养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nyjo4tp5h47le14llgm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