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知
可知当
时,
则
的最大值的取值范围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综合题目,需要学生有一定计算能力,并能熟练运用公式进行化简求值,在解答此类题目时往往将边的范围转化为求角的范围问题,利用辅助角公式进行化简,本题还是有一定难度。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已知在等差数列若
(1)求数列(2)求数列【答案】(1)
,与
中,.
的通项公式; 的前项和.
;(2)
.
运用错位相减法求得前项和
,其前项和为.等比数列
的各项均为正数,且
,公比为
.
【解析】试题分析:(1)由已知条件计算出和的值,从而得到通项公式解析:(1)设等差数列∵∴整理得解得∴∴
(2)设数列由得∴
,或,
.
的前项和为, ,
,
,
,
上述两式相减,得
,
, (舍去).
,
,
的公差为, . .
.
∴∴数列
. 的前项和为
.
是边长为的正方形,且
平面
,
,且
,
与平
18. 已知在几何体中,四边形面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1)求证:平面(2)求二面角
平面的大小.
;
【答案】(1)详见解析;(2). 【解析】试题分析:(1) 取
,利用定理证得结果
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平面解析:(1)取∵∴∵∴四边形∴∴∵∴∴∵
,设,
,
, 为
与平面
,
,,连接
, ,,
.
所成的角.
平面在平面
,又
的中点,连接
,
,结合已知条件证得
,
,
平面
,由勾股定理得
以点为原点,分别以的法向量为,求平面
,
,
所在直线为,,轴,建立如图所示的
的法向量为,运用公式求出结果
的中点,连接,
,
内的射影为
,∴
, ,
为平行四边形,
∴∵∵∴∴∴又∵
平面平面
, ,∴,,
.
,
.
,又平面平面,
,. .∴平面
,
平面.
,
,
所在直线为,,轴,建立如图所示
(2)∵两两垂直,以点为原点,分别以
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则设平面则得设平面
,
,
,,,, 取
,
,
的法向量为即. 的法向量为即
.
,
,
取,得
设二面角∵
的平面角为,
,
∴,即二面角的大小为.
名学生,按性别分层抽样从高三学生中抽取名男生,名女生期未某学科的考试成
19. 某学校高三有
绩,得到如下所示男生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和女生成绩的茎叶图.
(1)试计算男生考试成绩的平均分与女生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每组数据取区间的中点值); (2)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认为,男生这次考试的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区间
内的概率及全校考试成绩在
,试计算男生成绩落在
内的男生的人数(结果保留整数);
(3)若从抽取的名学生中考试成绩优势(分以上包括分)的学生中再选取名学生,作学习经验交流,记抽取的男生人数为,求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参考数据,若
,则,
【答案】(1)
;(2)410;(3)详见解析.
由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计算出结果,结合茎叶图给出女生成绩的中位数人
利用公式
,
.
【解析】试题分析:求出
给出分布表,利用组合求出各种情况的概率,从而计算出数学期望
.
.
解析:(1)男生的平均分为女生成绩的中位数为(2)由(1)知可知成绩落在
,可知内的概率为
(人). 的人数为
.
,所求考试成绩在
内的男生的人数大约为
(3)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男生的考试成绩在量
.
,
,女生的人数为,可知随机变
,
,
.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