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关于一起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结案报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7 12:33: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 1 页 共 4 页 专题报告之三(2010年)

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一起食物中毒探讨

俞保社 庐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沙门氏菌是一大群寄生于人类和动物肠道,其生化反应和抗原构造相似的革兰氏阴性菌。其种类繁多,少数能使人致病,其他可使动物致病,偶尔可传染给人。主要引起人类伤寒、副伤寒以及食品中毒或败血病。在世界各地的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食品中毒常占首位或者第二位。沙门氏菌菌型繁多,已确认的沙门氏菌有2 500 个以上血型。在常规检测中,血清学作为诊断依据,但经常发生生化符合而血清不凝集的现象。2012年5月25日市一院急诊科收治4名疑似因吃卤菜引起的食物中毒患者,标本检测出现此现象,具体处置如下。 【材料】:

基本情况:发病患者晚上就餐食物为某板鸭店购买的板鸭及家中自备的部分菜。首发病例4小时后出现腹痛、腹泻、发热等不适症状,其余三人陆续出现发类似症状, 4人至合肥市某院急诊科就诊。经流行病学调查:7人于在家就餐,餐后4小时左右陆续发病。最早发病5月24日晚11:30左右(餐后4小时,最先发病的蒋志容据推断应该个体差异的问题对被污染的食物较为敏感,较早地出现了症状。),最迟发病5月25日早晨8时左右(餐后约11时)。发病统计时长约11小时。 样品采集:采集蒋某大便标本1份,胡某大便标本和肛拭子各1份,患者家中剩余板鸭1份、水果刀涂抹样1份,板鸭店砧板、刀具、容器、从业人员手的涂抹样及板鸭各1份共10份样品进行检测。 【实验室检验】:

前增菌:除便样和肛拭子外,样品称取25g放入盛有25mlBPW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90S。样品为液态,直接进行培养,于36℃±1℃培养18h。

增菌:轻轻摇动培养过的样品混合物,移取5ml,转种于10mlTTB内;于42℃±1℃,18h~24h培养。同时,另取5ml,转种于10mlSC内,于36℃±1℃,18h~24h培养。

分离:便样和肛拭子直接分离培养,取经TTB增菌液1环,划线接种

1

第 2 页 共 4 页 专题报告之三(2010年)

于一个BS琼脂平板和一个HE琼脂平板。同时,另取SC增菌液1环,划线接种于一个BS琼脂平板和一个HE琼脂平板。于36℃±1℃分别培养18h(HE琼脂平板)或48h(BS琼脂平板),观察各个平板上生长的菌落。

菌落特征:BS平板:可见黑色有金色光泽、棕褐色或灰色菌落,菌落周围培

养基呈黑色或棕色,周围培养基不变;HE平板:见蓝绿色或蓝色菌落,多数菌落中心黑色或几乎全黑色; 生化试验

1. 接种生化培养基

自选择性琼脂平板上,分别挑取两个以上典型或可以菌落,接种到三糖铁琼脂,接种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和对照管,并加入已灭菌液体石蜡3-4滴覆盖培养基表面。于36℃±1℃培养18h~24h,必要时可延长至48h。同时,直接接种蛋白胨水(供做靛基质试验)、尿素琼脂(pH7.2)、氰化钾(KCN)培养基、甘露醇和山梨醇试验。同时转种HE及半固体。

所有接种样于36℃±1℃分别培养18h~24h,必要时可延长至48h,按表3判定结果。将已挑菌落的平板储存于2℃~5℃或温室至少保留24h,以备必要时复查。

2 生化结果观察与判断

2.1 在三糖铁琼脂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内,沙门氏菌的反应结果见表2。

表2 可疑标本在三糖铁琼脂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内的反应结果

三糖铁琼脂

斜面 底层 -

产气

硫化氢

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

初步判断 可疑沙门氏菌属

+ +(-) +(-)

注:+阳性, -阴性;+(-)多数阳性,少数阴性;+/-阳性或阴性。

表2说明,在三糖铁琼脂内斜面产酸,底层产酸,同时赖氨酸脱羧酶试验阴性的菌株可以排除,其他的反应结果均有沙门氏菌属的可能,同时也均有不是沙门氏菌属的可能。 2.2

通过TSI反应中的H2S、靛基质试验、尿素琼脂(pH7.2)、KCN实验结果,查表3将可疑反应分为A1、A2、A3。 2.3

2

第 3 页 共 4 页 专题报告之三(2010年)

表3 沙门氏菌属生化反应初步鉴定表

反应序号

硫化氢 (H2S)

A1 A2 A3

+ + -

靛基质 - + -

pH7.2尿素

- - -

氰化钾 (KCN) - - -

赖氨酸脱羧酶

+ + +/-

注:+阳性, -阴性;+/-阳性或阴性。

反应序号A1:典型反应判定为沙门氏菌属。如尿素、氰化钾和赖氨酸脱羧酶3项中有1项异常,按表4可判定为沙门氏菌。如有2项异常为非沙门氏菌。

表4 沙门氏菌属生化反应初步鉴别表

pH7.2尿素 氰化钾(KCN) 赖氨酸脱羧酶

判定结果

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要求血清学

鉴定结果)

沙门氏菌Ⅳ和Ⅴ(要求符合本群生

化特性)

沙门氏菌个别变体(要求血清学鉴

定结果)

- + +

+ - +

注:+阳性, -阴性。

反映序号A2:做甘露醇和山梨醇试验,沙门氏菌靛基质阳性变体两项试验结果均为阳性,但需要结合血清学鉴定结果进行判定。

反应序号 A3:做ONPG,ONPG阴性为沙门氏菌,同时赖氨酸脱羧酶阳性,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为赖氨酸脱羧酶阴性。

ONPG试验结果为深黄色是阳性,淡黄色为阴性。

必要时按表5进行沙门氏菌生化群的鉴别。

表5 沙门氏菌属各生化群的鉴别

项目 山梨醇 ONPG 氰化钾

Ⅰ + - -

Ⅱ + - -

Ⅲ + + -

Ⅳ + - +

ⅤⅥ + + +

Ⅵ - - -

3

第 4 页 共 4 页 专题报告之三(2010年)

(KCN) 卫矛醇 水杨苷 丙二酸盐

+ - -

+ - +

- - +

- + -

+ - -

- - -

注:+阳性, -阴性。

如上述,本次标本检出沙门氏菌,血清学分型:在标本中检出2株可疑菌,血清凝集为:A-F多价,O4,H不凝集。将标本转种营养琼脂斜面,36℃±1℃培养18h~24h后,重新进行血清凝集,Hi1,2凝集。盐水对照不凝集。 【结果】

从上述反应表中,结合菌落特征,该菌株为沙门氏菌;经血清学凝集,为鼠伤寒沙门氏菌,血清型为O1,4,5,12 Hi1,2 【结论】

根据现场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患者发病的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从板鸭剩余物和患者蒋治容的大便样本中检测出鼠伤寒沙门氏菌)等情况来分析,此次事件结果判定为一起“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血清学分型作为判断标本同源性的重要依据,当出现A-F多价不凝集时,应该判断是否有Vi存在(可使用营养琼脂),此时必须去除Vi抗原的影响。具体方法是将待检菌做成浓菌液,放入100℃沸水中煮沸15-60分钟,目的是破坏Vi抗原,然后再挑取菌液做O多价血清;如果还是不凝集,才能判定为阴性。当O多价凝集而H不凝集时,我们可以采用转钟营养琼脂斜面而后进行凝集,一般转钟1-2次基本上就可以得出结论。

附:检测报告、原始记录等

4

关于一起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结案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o2sx8ee1f8jj329naic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