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平平稳稳
学习目标:
1、理解对称或匀衡的原理,找出我们周围的对称或均衡的物体。
2、运用物体的对称或均衡原理,通过剪纸、拼贴、绘画等手段把自己的感觉表现出来。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感受物体的对称或均衡的表现形式。 难点:用各种材料来表现对均衡的感受。 教学准备:
图片、实物投影仪、水彩笔、油画棒、彩色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实物投影仪放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中的物体造型有什么特点
师小结:对称、均衡的物体给人以庄重、严肃、整齐、平稳的感觉。 二、发展阶段。
引导学生感受均衡:中心线两边的图形、色彩虽不相同,但在视觉上有平衡感。
举例:一棵树、一篮水果,它们的左右不一定对称,但视觉
上看去是平衡的。教材中的《大鹏古城墙的印象》、《镜前的少女》等都是给人的视觉上以平衡感,所以它们看上去是平稳。图片《金玉满堂图》,海面上船有的大、有的小,画面左边一艘大轮船,右边有远近三艘小船。画面左右不对称,但视觉上看是平衡的。
小组讨论:请同学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对称或均衡的,小组个别同学汇报小结。
师小结:这些对称的或给人以平衡感的物体、图片,都给人平稳、庄重、整齐的感觉。 三、作业布置。
我们可以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完成一幅表现对称或均衡感受的作品。可以一人完成也可以俩人合作完成。 四、拓展。
可用小组合作完成,还可以用立体折纸或泥塑形式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
第5课 感受音乐
学习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依靠听觉激发美感情绪,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视觉符号的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对音乐节奏的认识与表达。运用线、形、色等诸因素的重叠来体现听觉感受。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 难点:让学生听音乐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教师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聆听)
选择节奏轻柔的轻音乐和节奏强烈的迪斯科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节奏。
(学生小组讨论对音乐的感想)
轻音乐感觉柔和、优美、甜润、流畅;迪斯科音乐感觉坚硬、热烈、紧张。 二、发展阶段。
启发视觉表现。如果把这种感觉用线来表示,(学生小组讨论)
哪些线感觉硬,哪些线感觉柔软
直线有硬的感觉,曲线使人感到柔和,用线表现节奏如同音乐的节拍,有上下、强弱、长短、起伏变化。由线组成的形有几何形和自由形,通过点、圆、方、三角等基本形,产生规律的运动节奏。其基本方法是:数量的变化、位置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由此产生各种缓慢、激烈的运动节奏。给人流动、滑行、奔驰、激荡、升腾的感觉。
三、探究阶段。
(欣赏抽象绘画作品)
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用黄、红、蓝不同的方块表示爵士音乐欢快的旋律。用彩色方块连成的直线表现一种活泼、游动、变幻的感觉。
夏加尔的《音乐的胜利》用纯度较高的黄色和红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明黄的漩涡卷起一群享受音乐的天使,配以大红色的背景,形成了神秘莫测的宇宙空间。 四、启发创作阶段。
闭上眼睛听音乐,根据乐曲节奏想象出现的图形,也可以根据乐曲中的乐器奏出的乐音创造符号进行表达,符号需有大小、位置、方向的不同变化。 五、学生创作阶段。
教师注意启发学生的感受,使用造型语言不必过于工细行装饰。(欣赏学生作品)
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六、课堂延伸。
启发学生可选择各种方式和材料来表达音乐,如人体动作(舞蹈)、雕塑等。 教学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