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9劝学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3 13:28: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9 劝 学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巩固文言基础知识。 2.了解荀况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3.学习议论文比喻论证的写法。

相关链接

1.走近作者

荀子(约前313—前238),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名况,当时人们尊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是《荀子》的第一篇。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对立的两派。在宇宙观方面,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利用它,以趋吉避凶。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认识客观事物,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的口号,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仪以化之”。他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性。荀子既是思想家,又长于文学,在先秦诸子中,他与孟子、庄子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最深。

2.关于学习的名言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4)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5)顽强而勤勉地钻研,永远可以使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舒曼

自主认知

一、整体感知

1.结合文中注释,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文意。 2.收集有关荀子的资料。 二、自练自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槁暴( )( ) 砺( ) 参省( )( ) .....

知明( ) .彰( ) .跬( ) .镂( ) .

须臾( ) .

舆( ) .驽( ) .螯( ) .

跂( ) .

蛟龙( ) .锲( ) .鳝( ) .

2.文言知识检查。

(1)找出各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①君子生非异也( )

②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 )

1

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④其曲.中规( ) ⑤用心一.

也( ) (3)解释下列多义词。 ①绝

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以为妙绝( ) 佛印绝类弥勒( )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 ②假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 大臣犯法,无所宽假( ) ③望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 先达德隆望尊( ) 七月既望( ) (4)文言虚词。 而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吾尝终日而思矣( ) (5)指出句式类型。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6)固定句式 无以..

至千里( ) 三、质疑问难

通过预习本文,你有什么问题?请写在下面。

合作探究

1.文章中关于学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

) ) 2

2.讨论课文的第2、3、4三段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怎样展开论述的?

3.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与荀子的“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是否矛盾?

课堂练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槁暴(pù) 锲而不舍(qì) 中绳(zhòng) 忏悔(chàn) ....

B.蛟龙(jiāo) 省乎己(xǐng) 跬步(kuǐ) ...C.磨砺(lì) 驽马(nú) 纤细(qiān) ...D.肄业(yì) 放肆(sì) 造诣(yì) ...

给予(jǐ) .

埃土(āi) .

莘莘学子(xīn) .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虽有槁暴 虽:连词,虽然。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致:动词,致使。 .C.驽马十驾 .

驾:名词,马拉车走一天的路程为“一驾”。

跬:数量词,一步。

D.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学不可以已 B.木直中绳,以为轮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

(二)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5~8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利:对……有利。 .

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3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水:游水,游泳。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一:专一。 .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A.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

知明而行无过矣 C.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D.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7.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也能做到形象生动,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所选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时也需要后天努力。

D.所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二)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9~12题

劝 学

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义。不知理义,生于不学。

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 .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敌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

凡说者,兑之也,非说之也。今世之说者,多弗能兑,而反说之。夫弗能兑而反说,是拯溺

而(同“缒”zhuì)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 .故为师之务,在于胜(同“循”)理,在于行义。理胜义立则住尊矣,王公大人弗敢骄也,

上至于天子,朝之而不惭。凡遇合也,合不可必。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而欲人之尊之也,.不亦难乎?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

曾子曰:“君子行于道路,其有父者可知也,其有师者可知也。夫无父而无师者,余若夫何哉!”此言事师之犹事父也。曾点使曾参,过期而不至,人皆见曾点曰:“无乃畏邪?”曾点

4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9劝学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o8f05bcqd41z4g1sgcd5uqa87r003016t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