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09临床专业预防医学复习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20:31: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一)名词解释

1、地方病是指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发生或流行的疾病,或是在某些特定地区经常发生并长期相对稳定的疾病。

2、碘缺乏病是指机体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因碘摄入量不足所导致的以智力障碍为主要危害的一系列障碍,主要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亚临床型克汀病、智力障碍、生殖功能障碍等。

3、地方性氟中毒是生活在高氟地区的居民长期摄入过量的氟而引起的以氟斑牙和氟骨症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慢性疾病。

(二)单选题:1、E 2、B 3、D 4、E 5、C 6、D 7、B 8、C (三)判断是非题: 1、√ 2、X (四)填空题

1、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亚克汀病

2、山区>丘陵>平原>沿海;各年龄组均可发病,青春期高发; 除重病区外,女性多于男性

3、氟斑牙;氟骨症 (五)简答题

1、分类:①元素缺乏性疾病:如碘缺乏病或称碘缺乏障碍。②元素中毒性(过剩性)疾病:如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等。③某些尚未明确病因的疾病,如克山病、大骨节病等。④自然疫源性(生物源性)地方病,其病因为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

特点:1)地方性,即地域的特异性。2)当地居住的人群均可患病,患病率一般随年龄而升高。3)非病区迁入的健康人与病区居民同样生活一定时间后也会发病。4)迁出病区的病人,病情可逐渐减轻或自愈。5)病区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和人类相似的地方病。6)病区根除致病因子后可转变为非病区。

2、氟斑牙的诊断:凡出生并长期生活在高氟地区者,牙齿出现白垩、着色、缺损,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牙齿改变,即可诊断为氟斑牙。

氟骨症的诊断:①生活在高氟地区,并有饮高氟水、食用被氟污染的食物或吸入被氟污染空气的经历。②有氟斑牙(成年后迁入病区者可无氟斑牙),同时伴有骨关节痛,肢体或躯干运动障碍及变形者。③骨及骨周软组织具有氟骨症的X线表现。④尿氟含量多超过正常值。

3、碘缺乏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形式:(1)甲状腺肿(2)克汀病。防治措施:(1)补碘;(2)防治监测。4、主要采取第一级预防 减少氟元素摄入量是根本性预防措施。(1)改水降氟 如果更换水源有困难可采用饮用水除氟的方法来降低氟的摄入量。(2)改良炉灶、更换燃料(3)控制食物氟污染(4)综合措施。

第九章 职业有关疾病

(一)名词解释 1、职业病 2、工作有关疾病 3、工伤 4、职业有害因素 (二)单选题

1、防止职业病发生的根本措施是( )

A.加强健康教育 B.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C.加强毒物的安全保护工作 D.合理使用个体防护用品

E.将生产环境有害因素浓度或强度控制在职业接触限值以下 2、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的特点( )

A.病因明确 B.有群发性 C.可以预防 D.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E.有剂量-反应关系

3、职业性危害因素不包括( )

A.机器的噪声 B.长时间处于不良劳动体位 C.生产性粉尘 D.工作情绪不佳 E.电离辐射 4、粉尘对人体可有以下作用( )

A.致纤维化作用 B.刺激 C.中毒 D.致敏 E.以上都是 (三)判断是非题

1、法定职业性损害仅限于职业病。( )

2、多数职业病无特效治疗方法, 因此职业病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 3、职业病的发生取决于职业史。( ) (四)填空题

1、职业病的诊断依据有 , , 。

2、职业病的发生取决于三个因素,即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_。 (五)简答题

1、如何运用三级预防开展职业病的防制? 2、如何进行职业病诊断?

3、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疾病的异同。

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职业病: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造成的损害超出了机体的代偿能力,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功能性和(或)器质性的病理变化,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统称为职业病

2、工作有关疾病:职业性有害因素还能使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潜在的疾病显露或已患的疾病加重,从而表现为接触人群中某些常见病的发病率增高或病情加重,这类疾病称为工作有关疾病。

3、工伤:工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或缺乏安全操作知识和防护措施而发生的突发性意外损伤称为工伤。

4、职业有害因素:即职业环境中存在的某些能对劳动者的健康和作业能力产生一定的有害作用的因素。

(二)单选题:1、E 2、D 3、D 4、 E (三)判断是非题: 1、X 2、√ 3、× (四)填空题

1、职业史,生产环境监测资料 病史与临床检查

2、人(接触者);职业有害因素的存在;职业有害因素作用条件。 (五)简答题

1、第一级预防,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消除或最大可能地减少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和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这是最有效的措施,如改革工艺、改进生产过程,制订职业接触限值等,使工作场所或生产过场达到职业安全卫生标准要求。

第二级预防,早期检测,及时处理,防止职业性损害的进一步发展,如开展职工的健康监护,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第三级预防,劳动者已发展成职业或工伤的患者,应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处理。 2、职业病的诊断应由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组织三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依据职业病诊断标准,结合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临床表现和医学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做出集体诊断。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在排除其他致病因素后,应当诊断为职业病。 3、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疾病的相同点是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疾病的发生都与职业性有害因素有关,控制和消除职业性危害因素,不但可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和发展,也可减少工作有关的疾病。不同点:(1)职业病是指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造成的损害超出了机体的代偿能力,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功能性和(或)器质性的病理变化,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所引起的疾病;工作有关疾病是指职业性有害因素使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潜在的疾病显露或已患的疾病加重,从而表现为接触人群中某些常见病的发病率增高或病情加重;(2)职业病病因明确,即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水平与发病率及病损程度有明确的剂量-反应关系(剂量-效应关系);工作有关疾病与职业病不同,职业有害因素不是工作有关疾病的唯一致病因素,而是该病发生发展中的许多因素之一,接触职业有害因素水平与发病率及病损程度无明确的剂量-反应关系(剂量-效应关系)。

第十三章 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内容

(一)名词解释:1、计量资料2、计数资料3、总体4、样本5、抽样误差6、概率7、小概率事件 (二)单选题

1.在实际工作中,同质是指( )

A.被研究指标的非实验影响因素均相同 B.研究对象的测量指标无误差 C.被研究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同 D.研究对象之间无个体差异 E.以上都对 2.小概率事件是指是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P ( )

A.P≤0.05 B.P≤0.5 C.P≤0.1 D.P≤0.20 E.P

A.资料的完整性与正确性 B.资料有无遗漏,重复或项目不清

C.资料正确与否,有无遗漏、错误 D.资料真实性,错误性 E.资料原始性,现实性 4.医学统计的研究内容是( )

A.研究样本 B.研究个体 C.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D.研究总体 E.研究资料或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5. 由于各种偶然的因素影响,造成同一对象多次测定的结果不完全一致,往往是有的稍高,

有的稍低,这种差异是:

A.系统误差 B.随机测量误差 C.抽样误差 D.偏倚误差 E.标准误差 6. 某事件发生概率为0,即意味着:

A.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100% B.某事件可能发生 C.某事件可能不发生 D.某事件必然不发生 E.某事件必然发生 7.医疗卫生工作对原始统计资料的要求:

A.完整,准确,及时,要有适当的数量,代表性和对比条件 B.字迹清楚 C.填写工整 D.避免重复 E.没有遗漏 8.抽样调查是指:( )

A.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进行调查 B.从总体中任意选择一部分调查 C.从总体中选择典型部分调查 D.选择某一地区进行调查 E.调查总体所包含的每一个个体

9.为了由样本推断总体, 样本应该是( )

A. 总体中任意的一部分 B. 总体中的典型部分 C. 总体中有意义的部分 D. 总体中有价值的部分 E. 总体中有代表性的部分 10.抽签的方法属于( )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二级抽样

11.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 )

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等级资料 D.分类资料 E.有序分类资料

12.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 )

治疗结果 治愈 显效 好转 恶化 死亡 治疗人数 8 23 6 3 1

该资料类型是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无序分类资料D.有序分类资料E.数值变量资料

13.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 ) A.统计设计 B.收集资料 C.整理资料 D.分析资料 E.以上均不对 (三)判断是非题

1、任何一种计量资料都可根据需要转换成计数资料或等级资料。( ) 2、统计工作的关键是分析。 ( ) 3、常用的抽样方法均会产生抽样误差。( ) 4、抽样误差是偶然因素造成的,是无法克服的。( ) (四)填空题

1.在研究工作中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误差是可以而且应该避免的,统计方法能处理的是 误差。

搜索更多关于: 09临床专业预防医学复习题 的文档
09临床专业预防医学复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og8t9r6w16vudb8ceoe_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